浅析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问题解决方法论文_夏乾益

浅析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问题解决方法论文_夏乾益

(四川省广安江泓输变电有限公司 四川广安 63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城镇建设飞速发展,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随着电力建设监管机制的不断优化,我国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过去传统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已经满足当下的发展需求。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证电力施工的有序进行,从根本上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问题;方法

引言

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合理有效地利用新能源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电力工程建设日渐加速发展,输电线路作为电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也呈现出传输距离远,环境复杂以及容量大的特点,为了使输电线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输送,在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多多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并且把握好每个输电线路施工环节,确保整体施工质量,保证输电线路有效安全的运行。

1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基础施工技术

基础工程施工质量能直接影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是输电线路施工中十分重要的施工内容。我国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在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地质环境特色,结合输电线路施工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同时还需采用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提升施工质量。如果基础施工不当,则会对后期杆塔施工造成不良影响,这就要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施工方案确定土方开挖深度和施工范围。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制作支架模型,验证各项模型施工工序。在钢筋施工中,需及时进行钢筋绑扎,保证钢筋下方有支撑物体,对钢筋底板和地面起到隔离作用,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地面土壤水对钢筋材料造成腐蚀。

1.2杆塔的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杆塔根据受力的特点可以分为直线型以及耐张型。杆塔的选择一定要适当,对于输电线路的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选择杆塔的型式以及结构,是杆塔工程的重要一环。在平地、丘陵等便于施工建设的地区,应该优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杆以及钢筋混凝土杆,当然最好使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杆。

1.3架线工程

在将输电线路架设到杆塔之前,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要仔细的检查输电线路是否存在问题,在架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的遵循设计图纸进行输电线路的架设,不能临时的进行更改,否则,会出现严重的施工隐患;就是注意线头扭绞的方向是否一致,这关系着输电线路的捆绑安全;在架线工程基本完工后,要对杆塔的受力方向进行调整,保证施工的安全可靠。

2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2.1施工难度大、地界跨界大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特征多样复杂,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在实际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所需克服的施工难度也很大,存在大地界跨度的情况。输电线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因而,必须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在此基础上为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2.2不同施工技术存在差异

不同施工技术存在差异,使得施工问题不断增加,对输电线路工程项目运行的稳定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中较容易出现问题,譬如杆塔两边的受力不一致导致杆塔倾斜;土建基础不稳固导致杆塔倾斜或土建基础下沉等。这些问题会影响输电线路工程的稳定运行情况及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的解决方法

3.1根据不同地质地貌区别对待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选择阶梯型基础、大板基础、联合基础、岩石嵌固基础、复合式沉井基础等基础施工方式,必须要结合输电线路工程本身的特点及地貌环境进行决定。比如在流砂地理环境下,选择具有刚性抗压底板的阶梯型基础,由于该基础施工时埋置很深之外,需要更多的混凝土浇注料,在具有流动性砂质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基础施工质量,在除此地理环境情况外均可适用;但在这种地理环境下采用底板大且薄、埋置浅的大板基础最为合适,因为该基础施工时比之阶梯型基础,使用的钢筋较多,在埋置浅的前提下更容易施工成型,对于不易成型的流塑性粘土、细砂石杆塔位基坑施工更加方便;当遇到根开小、埋置浅,开挖难度大,且需要上拔土体重叠的塔位基础施工时,选择联合基础,能承担上拔土体的压力造成的弯矩,由于它是四个基础整体浇筑,与底板之间加有纵横劲肋配筋,施工时耗材大、施工工作繁琐,因此在设计时难以形成系列;在具有覆盖层比较浅或没有覆盖层的强风化岩石的地貌环境下进行输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选择岩石嵌固基础最为合适,因为其具有较强的抗下沉能力和抗倾斜能力,且在强风下不易被拔起;如果在软土环境中进行基础施工时遇到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时,采用复合式沉井基础是最佳选择,因为其基础为下圆上方,圆形部分运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强化的沉井,其沉井半径大约为1.25m,该基础埋深大约4m。

3.2杆塔施工技术

所谓杆塔,指的就是在输电线路工程项目架空过程中对电线进行支撑的物体。在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实际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杆塔选择的正确性与结构形式的合理性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杆的主要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杆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杆,在施工与运输方面都十分方便。然而,预应力混凝土杆机构性能较为理想,因为被广泛应用在平原地区与丘陵地区,在实践过程中,在其自身优势的作用下,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杆逐渐被替代。铁塔通常被应用在垂直间距相对较大且布线线路难以合理设置电线杆的情况下。而杆塔组立方式也可以总结成两种,即整体组立与分解组立。通常情况下,预应力混凝土杆组立都采用的是整体组立的形式,由于其单件的重量相对较大,所以杆身与杆身之间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链接。

3.3架线施工技术

以展放方式作为具体标准,可以将架线技术划分成拖地展放与张力展放两种。其中,拖地展放所指代的就是把电线放在地面开展布线工作,并通过人为的方式为其提供必要的动力。该架线技术需要较大的人力,而且布线的效率也不高,导线实际的磨损率极高。在张力展放的过程中,应对机械设备予以充分地利用,以保证导线能够具备张力,与此同时,也是为与交叉物保持安全距离所采用的放线方法。该架线技术效率相对较高且导线磨损率偏低,然而并不利于施工作业的开展,导致实际费用相对较高。开展架线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内容:1)放线滑线轮。应保证放线滑线轮的半径不小于导线半径的五倍,而且轮槽槽泾应与导线直径相吻合。2)放线施工。给予导线检查工作一定的重视,特别是断股和磨损的问题。在连接两导线的过程中,应确保导线规格尺寸与扭绞的方向是一致的。3)杆塔施工。应有效规避放线线路过紧的问题,所以要合理地安装临时反向拉线,确保杆塔的基础和结构更加完整与稳定,而且拉线和地面之间的夹角不能超过45度,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抵消张力值与设计的要求相吻合。4)杆塔基础。杆塔基础的施工质量应当与设计要求相吻合。

结语

在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工程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为了保证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质量,提高线路的施工效率,避免施工过程以及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必须要在施工前详细的调研施工现场,对施工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施工的具体内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运用规范的操作手段和成熟的施工技术,把握好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点,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在输电线路方面还存在欠缺,需要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进行总结,进一步改善我国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为我国电力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俊.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6,09:90.

[2]瞿学刚.浅谈电网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J].低碳世界,2016(24):87~88.

[3]胡舫舸.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5,21:243+295.

论文作者:夏乾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浅析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问题解决方法论文_夏乾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