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赵光灿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赵光灿

穆棱市人民医院 157599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4 年 3 月—2015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68 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84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辅助中药治疗,比较 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中药;针灸;肩周炎

前言: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又被称之为冻结肩或五十肩,也被称为漏肩风等,主要临床症状为单侧肩部或者双侧疼痛,并出现功能性障碍,在发病初始,多见单侧或者双侧肩部疼痛,同时向上肢辐射,呈现日轻夜重的情祝,手指有麻胀感,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僵直,上举手臂或者后伸动作受限,多见于50岁左右患者,l严重时可影响生活质量,笔者选择了168例肩周炎患者,并选择其中84例予以针灸按摩推拿结合中药汤剂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4 年 3 月—2015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 168 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84 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 44 例、40 例;年龄在 16 岁~52 岁之间,平均年龄 34 岁,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 48 例、36 例;年龄在 18 岁 ~55 岁之间,平均年龄 36.5 岁,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温针灸治疗。2 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患者正坐,取 1.5 寸一次性针灸针,选取主穴:靳三针之“肩三针”(肩髃、肩前、肩贞);配穴:阿是穴。针刺得气后取 2.0 cm 长的艾条于针柄处点燃,每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2 个疗程后评估疗效。中药口服采用黄芪 30 g、当归 10 g、地龙 10 g、甘草 6 g,威灵仙、赤芍、防风、鸡血藤各 15 g,水煎服,每日 1 剂,3 周为 1 个疗程,共 2 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或者芬必得等镇痛药,配以曲安奈德肌肉注射。实验判断方法如下,痊愈:肩周炎的症状完全消失、无疼痛感、活动正常。有效:肩周炎症状有所好转、疼痛感减轻、活动能力有所改善。无效:肩周围疼痛无缓减、无改善状况。VAS 评分标准即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值为 0~10 分,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剧痛。一般剧痛平均值为(8.41±1.35)分,轻微疼痛平均值为(2.57±1.04)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文中涉及到的计数与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采用方差分析,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士标准差、x士5)表示,组间对比应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镇痛疗效比较:总的愈显率一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观察组中治愈75例,显效7例,无效2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中治愈65例,显效10例,无效9例,观察组总愈显率为98%对照组为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肩关节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见,两组经治疗均减轻了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程度,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疼痛VAS评分降低的更为明显,可见观察组效果更佳,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见,两组经治疗后,肩关节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肩关节功能改善更为明显,可见观察组效果更佳,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在中医中,肩周炎属于痹证,出现肩周炎的原因是人年老体弱和气血不足,容易感染风寒,也可能是因为劳损或者外伤导致的。现代医学往往认为肩周炎往往是肱二头肌长头腱出现了腱鞘炎,病情发展滞后,关节内滑膜的炎症会慢慢渗出,从而导致关节内出现粘连,盂肱关节的活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这种病出现的因素较多,一般是肌肉风湿反复发作和肩部关节外伤,从而限制盂肱关节的活动,导致肩部周围的软组织出现粘连。

肩周炎属于中医“肩痹”等范畴,中医典籍《素问·痹论》指出,肩痹多因素体阳气虚衰及筋骨萎缩等有关,而痛痹是诱发或促进病情加重的主要内因之一。清代张璐撰《张氏医通》中有云,肩痹耐风寒湿邪侵袭、肾阳不足等因素而致骨髓空虚,继而导致气滞血凝及气血运行失常,故而发为肩凝症。由此可见,本病的发病基础为卫外不固,与阳气内虚、风寒湿邪入侵、劳倦过度等有关,故当治以温阳通络之法,并兼顾活血行气、强筋健骨。针灸及推拿按摩均是中医经络、外治疗法的经典手段。通过针刺手阳明大肠经穴,可起到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的功效,配合艾灸治疗可温虚寒之体,促进病情康复。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多因风、寒、湿、邪互结于肩部,继而导致大量炎性渗出物聚集于肩部组织而诱发肌肉纤维组织发生炎症性反应,导致组织粘连、肌肉紧张。推拿按摩疗法则可疏通经络、松解组织、放松肌肉等,同时还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增加肌肉组织弹性等作用,从而改善肌力,修复和改善肩关节功能。中药内服则具有整体调护、辨证施治的效果,温经宣痹汤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以及通络止痛之功效,方中,黄芪可升阳补气,桂枝可通阳止痛,甘草则具有缓急止痛之功效,与桂枝配伍可温中补虚、助阳止痛防风具有胜湿止痛及发表散风之功,鸡血藤善强筋健骨、补肝益肾及活血祛风,制川乌及制马钱子则具有消肿止痛、祛风除湿及散寒除痹之功效;此外,方中重用甘草可调和诸药,缓解药物温燥之性。本方用以治疗肩周炎可疏通经络、驱寒消结、祛风除湿、通利关节等功效,疗效显著。本究中,研究组应用温经宣痹汤内服联合针灸、推拿按摩治疗,而对照组单纯予以外治疗法(针灸、推拿按摩),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提高(95.45%vs81.82%),疗程结束后研究组的肩关节 Neer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肩关节功能改善更为明显。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肩周炎治疗过程中将中医理论作为指导,把针灸和中医结合在一起,二者结合能够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进行气血的调和,能够切实提高疾病的治愈概率。并且通过对比也可以发现,中药结合针灸进行肩周炎治疗时,效果比西医疗法出色很多,有必要在临床治疗时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福美.针灸按摩推拿配合中药汤剂治疗68例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26:25一27.

[2]郭越,郭健红.肩周炎的临床康复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4,15:2752一2754.

[3]罗雪梅,周凯,张焱,等 . 肩周炎的中医综合治疗现状 [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8):23-24.

论文作者:赵光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赵光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