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实验取材方便、操作容易、用时短,不仅更易于开展,更便于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现象、结论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 小实验 作用
现行的初中物理教科书及教参明确指出:1.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2.加强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的设计;3.充分体现STS的思想,注意人文信息的渗透;4.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5.形式生动活泼。因此,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小实验,对于贯彻教材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借助物理小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趣味性小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还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例如,在引入“大气压强”的课程时,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先将两个完全一样的塑料吸盘紧密贴合,再请两位力气较大的男生上讲台,两人合力将吸盘拉开。全班都以为两位男生可轻而易举地将吸盘拉开,没想到他们使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全班齐喊“加油”助阵,同时也因他们的面红耳赤而哈哈大笑。笔者跟学生解释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大气压强”,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为接下来的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二、借助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探究需要学生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认真的态度。而任何一个看似普通的小实验都包含特有的物理知识,这些正是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学生也能够通过小实验中培养做事细心、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否则任何的粗心大意都有可能导致小实验失败。请看以下几个例子:
例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测量小车通过AC的平均速度时,若学生等小车过了A点才计时,则导致所测得的VAC偏大;若小车还未从A点下滑便计时,则导致所测得的VAC偏小。有的学生未看清C点在1cm刻度处,粗心大意地认为是在0刻度线上,因此误以为SAC=10dm;更有甚者,未看清单位直接误认为SAC=10cm。看似简单的一个实验,其中不乏许多细节、要求。学生要完成该实验,首先必须理解“路程”、“平均速度”的定义,明白实验操作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更要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实验。
例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如图2所示,通过步骤②④,可以测出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通过步骤①④⑤,可以测出圆柱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出F浮与G排的关系。但有的学生开展实验时,圆柱体向下移动时不慎碰到烧杯底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导致本实验测量的F浮>G排;有的学生没有将水装满到溢水口,如图3丙所示,则会导致本实验测量的F浮>G排。
图2
图3
实践证明,学生开展小实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借助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实践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例如前文提到的“测量平均速度”课程中,学生分组开展实验,分别计时、投放小车,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推导结论。又如“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学生要学会如何组装铁架台,如何使用酒精灯,能识别水沸腾前后的不同;加热水的过程中几位学生分别计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气泡大小和数量的变化;撤走酒精灯后水是否还沸腾。实验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借助物理小实验,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亲和度,增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现象、结论的理解和记忆
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对应的课堂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亲和度,增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请看以下几个例子:
例3.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课程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条件,笔者让全班一起完成小实验:将手放在喉咙上,齐说“我爱物理”,学生感言“手感受到喉咙在振动”;让学生保持安静,手是否还能感受到喉咙在振动?通过对比,学生明白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例4.前文提到的“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混淆水在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情况。通过实验,学生观察到清晰的现象,再结合平时在家烧水时所看到的现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物理,也加深了物理现象的印象;再结合理论解释,学生更容易理解。
参考文献
[1]石力 基于小实验,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求知导刊,2015,(04)。
[2]范花 谈谈物理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4,(95)。
论文作者:梁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现象论文; 圆柱体论文; 压强论文; 测量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