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道路建设背景下,要求在道路养护方面加强。然而从城市道路养护工程实际看,存在的问题仍较多,如常见的路面损害问题,极大程度上制约道路整体质量,要求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经过大多施工研究与实践发现,超薄磨耗层技术应用下,对帮助提高养护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将对超薄磨耗层技术做简单介绍,分析城市道路养护工程中引入超薄磨耗层技术的难题,总结其具体应用表现。
关键词:超薄磨耗层技术;城市道路;养护工程;应用建议
前言
作为保证城市道路质量的关键技术手段,超薄磨耗层以其多方面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养护工程中。尽管近年来道路养护工程开展实践中,对技术应用给予高度重视,但如何保证技术应用优势充分发挥,成为目前施工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如超薄磨耗层。因此,本文以城市道路养护工程为例,对超薄磨耗层技术应用分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超薄磨耗层技术相关概述
1.1技术概念
关于超薄磨耗层技术,其属于道路养护的一项措施,主要用于道路病害风险控制,在较多水泥路面、高等级沥青路面中较为常见。近年来道路养护工程中,将超薄磨耗技术作为重点,技术应用中,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上摊铺断级配隔性热沥青混合料,辅以压路机碾压完成路面处理过程,满足道路养护要求。该技术应用下,对于道路工程中常见的排水质量问题、行车舒适度较差、材料脱落以及裂缝修补等问题,可有效处理,是城市道路延长了使用寿命延长。
1.2技术应用时间
超薄磨耗层技术应用下,使用时间相对特殊,若施工时间控制不合理,将导致施工成本增加,且使城市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对于大多城市道路,在车辆增多、使用年限延长情况下,病害问题也将逐年增加。对于大多路面,初期破损率一般保持在10%以下,不具备较强的抗滑能力,此时可引入超薄磨耗层技术,该时间段为最佳技术应用时期。尽管道路病害如材料脱落、车辙、裂缝、坑槽等很难对道路主体结构产生威胁,但病害发展下一旦遇到路面下沉情况,将会威胁基础结构,需注意通过相关技术应用,使基础结构牢固性与稳定性得以提高。
1.3技术应用优势
超薄磨耗层技术应用于城市道路养护工程中,有明显的优势,在帮助提高道路工程质量方面有积极意义。具体剖析超薄磨耗层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第一,材料粘结性能较好,且保持较小的摊铺厚度便可满足施工要求,能够发挥粘层、封层作用,路面高程所受影响小。需注意的是,沥青混凝土搅拌下,通过接触改性乳化沥青,在水汽蒸发下,借助压力作用使乳化沥青紧密贴合其他材料,这样路面与超薄磨耗层可有效贴合。第二,保证施工效率较高,且有助于排水效果的增加。技术应用,在磨耗层施工、沥青喷洒施工方面无具体的冲突,在专业摊铺设备应用下可保证工作效率。同时,技术应用下有较大的孔隙率,排水效果较好,有助于路面积水情况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城市道路养护工程中超薄磨耗层技术应用难点
超薄磨耗层技术应用下,主要为解决城市道路养护难题以及路面病害情况,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但需注意在道路养护工程中引入该技术也面临较多难点。如路面病害类型多,且有较大的范围,使养护难度增加,特别在车流量持续增多情况下,可解决路面病害问题,但超薄磨耗层技术应用效果也受到一定限制。其次,路面检查井是导致路面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如常见的周边路面下沉、碎裂情况,要求在引入超薄磨耗层技术中,判断其是否与检查井可做无缝衔接,若衔接不到位,将使行车安全性、舒适度受到影响。
3城市道路养护工程中超薄磨耗层技术具体应用表现
3.1施工材料准备
城市道路养护工程中,将超薄磨耗层技术引入,首先需在材料准备工作上加强。技术应用下,涉及的材料种类较多,如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填料、细集料与粗集料等,这些材料质量直接影响技术应用效果。对于其中的细集料,一般要求保持在4.75mm以内粒径,可保证粘结能力,而粗集料需控制为4.75mm以上粒径,通过摩擦力增大使路面防滑水平提高。在填料方面,石灰石矿粉为主要成分,需保证其具备较好的防水效果。另外,超薄磨耗层施工中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对于超薄磨耗层施工效果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施工前准备工作中,需注意材料准备工作的加强,确保材料符合实际施工要求。
3.2路面病害处理
超磨耗层技术应用下,在帮助控制处理路面病害问题上可发挥重要作用。以裂缝问题为例,技术应用前应对裂缝开裂趋势观察,根据开裂方向以开凿设备做深槽切割,保证大小适宜,且开凿后的槽内无异物存在,若无质量问题,于槽内灌入灌封胶完成裂缝封堵处理。再如车辙、龟裂问题,实际处理中需对沥青混凝土结构铣刨,完成施工工序后进行防水粘结层的喷洒,可使该类雷锋问题得以解决。另外,路面病害也有其他如路面破碎、下沉情况,技术应用前应对混凝土结构损坏程度评估,若损害程度小,需通过粗料衬补,在此基础上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工作,假若破坏程度较高,应注意对原钢筋保留,将混凝土凿,做混凝土浇筑、防水层喷涂以及混合材料摊铺工作。
3.3质量控制要点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道路养护工程中,引入薄磨耗层包括多方面质量控制要点,如根据施工相关规范,在混合沥青混凝土材料质量上控制,使整个摊铺工序保持连续性。再如加热处理措施应用,对沥青与石料做加热处理,满足拌和要求。另外,施工后还需做好相关的判断工作,如以相应的工具或目测形式,观察路面平程度,若遇到缺料问题,及时处理。
结论:超薄磨耗层技术的应用为道路养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际引入该施工技术中,应正确认识技术实施要点,对于优势,明确技术应用下面临的难点,从施工材料准备、路面病害处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使超薄磨耗层技术应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道路工程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芦龙水.超薄磨耗层在城市道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对策[J].山西建筑,2018,44(16):108-109.
[2]欧洋.超薄磨耗层在城市道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20):46.
[3]聂小沅,李雨舟,聂晓清.超薄磨耗层发展现状及其在城市道路工程中应用可行性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10):186-188+207+24.
论文作者:杨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磨耗论文; 技术论文; 路面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病害论文; 工程论文; 沥青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