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
引言
本文主要分析了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并对施工安全进行了有关探讨。以期能够有效解决各种问题,并保障施工安全,促使电力工程不断发展。
1配电网络工程技术的重要意义
电网技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人们生活、工作用电的基本保障。其中电力设施包括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等。我国配电网类型较多,可根据电压进行分类。不同配电网络的施工技术有所差别,以确保电力的正常供应,以及用电安全。对配电网技术的关注将促使电力合理使用,起到节省耗能的根本目的。但当前人民用电需求超出了电网技术的能力范围,二者矛盾不断加强,致使我国电网存在众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改善当前窘迫局面,提升我国电网技术水平,为人们提供安全的用电环境。
2配电网电力工程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分析
2.1闪络放点问题
由于配电网运行时间过长或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供电设备绝缘表面沾染上颗粒粉尘,绝缘性能大大减弱,从而导致其在雷雨天气、内部或外部冲击的作用下,在绝缘表面外产生闪络放电的现象。闪络放电问题的产生,不仅将会对配电网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在无形之中,为现场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2.2外部破坏问题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的外部破坏问题主要表现为,随着城市居民用电量的持续增加,由于没有及时展开同步的管理工作,使得居民住户间,随意接线、改线等现象都较为普遍,从而导致配电网电力系统安全事故发生频繁,电力运输难以维持稳定。除此之外,配电网电力系统中的内部荷载过高等现象,同样也会对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3电压过高问题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的电压过高问题主要包括有:由设备表面绝缘性能降低而引起的接地电压过高、弧光接地电压过高、大气电压过高、内部电压荷载过高等等。电力设备老化现象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等都会造成配电网电力系统中电压过高问题的发生。电压过高的问题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作的稳定性,同时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也会对系统中的电力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
2.4工程维护存在问题
配电网络工程维护工作尚且需要加强。各种外力因素对配电网络造成影响,损坏电力系统,继而引发安全事故。例如:许多农村电力用户对自家电线私自整改,甚至将电线用来晾晒衣物。造成电阻急剧增加,电路严重损坏、老化等危害。对于城镇电网而言,大都采用架空线路进行建设,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整体电网效率,不受人为因素损坏。但电力工程设施建设的高度不断增加,电力线路的维修难度随之逐年上涨。加之自然环境对电力线路的损坏,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修补。在长期的维护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架空线路已无法适应前时代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造成电力网络系统安全隐患问题的根本,也是阻碍用户用电安全性能提升的绊脚石。
3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的优化改进方案
3.1合理设置电压等级
为保障电网具备较高稳定性、安全性,通常采用合理设置供电电压以及配变容载比的方式。输送电的过程中,以逐级降压方式减少电力故障,提升用电安全。但长此以往,将造成电能输送过程产生巨大损耗问题。基于此,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供电电压等级,以及配变容载器来降低电能发生的损耗。但与必要根据电力实际情况来考虑,实现节约电能的根本目的。
3.2加强维护工作
根据本文所描述的问题,可知。当前维护工作主要为人为损坏、以及自然因素的损坏。笔者认为,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网的维护工作,并给予足够重视。首先,针对农村地区或城中村地域,应加强对人们的用电安全提醒工作。以警示方式告诫人民,随意损坏电网的危害。另一方面,对于架高的电网维护工作应注意施工人员安全问题,加强日常维护,提升用电安全。
3.3加强防雷举措
配电网络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若发生闪络性为,将致使电网出现短路状况,无法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然而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对电网加以保护。例如,对电网增设防污罩,预防其受到污染。合理利用吸尘器进而降低地网出现问题的几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安装瓷瓶的方式,保障配电网络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
4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行之有效的施工安全措施
4.1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否,直接影响着配电网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首先,加强方案制定前的现场环境考察工作质量,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设备及线路材料展开施工;其次,及时对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施工安全问题信息进行收集和掌握,并针对所掌握的问题情况,提前做出相应的解决预案以备不时之需;最后,提前预定定好配电网的施工时间,并将停电等相关信息及时通知到周围居民,降低负面影响。
4.2提升安全管理质量
在配电网电力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当中,为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首先要加强对各类电力设备、施工设备的管理力度,优化施工秩序;其次,施工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和试验工作,施工后做好相应的施工记录,完善施工流程;最后,大力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其思想认识,避免因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
4.3提升运维管理效率
提升运维管理效率,保障配电网电力系统的持续运行,首先应该按时做好设备环境的清理工作,增强基础防护,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其次,要对配电网电力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避免因线路老化破损而造成的一些列影响施工安全的问题的发生;最后,增强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监控管理,一旦发现问题,便及时的做出应对措施进行解决,进一步保障施工安全。
4.4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电力工程中,施工安全是重中之重。电力工程各施工环节均应做好高安全系数,才能促使电力工程施工更加顺利。以了解环境为基础,做好施工有关计划,并对线路有所掌握。施工过程中按照已经设计好的图纸展开后续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尤其针对杆塔底部的浅埋现象,要特别关注。一旦发现应在加固工作结束后,再进行电网的维修。其次,变压器常出现线圈故障状况,因此在调修改部分零件时,应进行反复调试,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最后,配电网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有必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按照施工标准开展有关维修工作。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将有效提升用电安全。
结语
因此,大力提升对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的常见问题研究和方案解决,增强施工安全措施,对于保障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展开,提高配电网电力系统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郭越兴.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J].通讯世界.2017,20:194-195.
[2]李倩,周国战,吕蓓蕾.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科技风.2016,10:175.
论文作者:陈辉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配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电网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电压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