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音乐课堂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论文_李思达

浅析初中音乐课堂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论文_李思达

(湖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音乐课堂的实践活动越来越引起音乐教师们的教改热情和实践研究,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位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它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学习探究,创新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日益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与肯定。本文以长沙市某学校开展的“班级音乐会”为例,通过对“班级音乐会”这一课堂活动的深入调查及其存在的优缺点的分析,对音乐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笔者最后浅谈了其对受教育者及教育者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课堂实践活动;班级音乐会;能动性

我国2001年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颇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提出了“开放活动课程”的概念,指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做到观念开放、教材开放、主题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评价开放,提倡受教育者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我国传统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强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销蚀。而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正是弘扬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它强调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并且鼓励学生探究、发现、研究知识进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长沙市某学校独有的音乐课堂活动“班级音乐会”正是以开放性活动课程理念为理论依据,强调“学习主体观”和“行为实践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定期组织自主开展“班级音乐会”这一音乐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决定活动的结果和呈现形式,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

一、初中音乐课堂实践活动开展背后的理论依据

笔者认为:我国初中音乐课堂实践活动开展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新课程标准对于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些要求。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现如今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一个综合型、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音乐教育在其中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间存在着一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说教灌输式教学,很少留给学生思考、合作探究的时间,十分乏味。许多学生们无法从音乐课堂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其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审美能力也无法从中获得提升,新课标针对现有的问题对初中音乐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了一些要求,总结如下。

(一)、音乐教学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应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将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与生活经验带入课堂且融入课堂,形成自己对于音乐独特的见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将课堂与社会实践很好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现阶段的教育模式比起传统的教育模式更注重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共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不再钢化的实现教学活动,而是要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想象力,培养其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感悟音乐现象,提高音乐修养,做到“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从而达到喜爱音乐、享受音乐的目的。

二、具体实例分析—以长沙市某学校“班级音乐会”为例

笔者曾在长沙市某学校担任为期一个月的初中音乐实习老师,在实习过程中笔者发现该学校每学期都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班级音乐会”这一音乐课堂实践活动。笔者作为授课或是旁听教师亲身参与到“班级音乐会”中,进一步的了解音乐课堂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形式,它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收获的效果以及今后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音乐教育进一步的发展。

“班级音乐会”作为该学校长期以来独特的音乐课堂实践活动有许多优点值得借鉴学习。例如: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注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善于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等;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等。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形式单一,会前准备不充分

“班级音乐会”是以其活动性、广泛性、综合型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的。可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参与“班级音乐会”的学生们更多的是将这一课堂变成了学校式的KTV,大部分学生选择的表演形式都是流行歌曲演唱。并且许多学生都没有做足课前准备,大多临时起意,想到什么就唱什么,给笔者以整个音乐会很仓促、随意的感觉。

(二)、教师引导不够,没有做到全员参与

在“班级音乐会”的开展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做到“引导者”身份,尽管一个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可仍有部分同学“上甲课做乙事”,例如:利用音乐课堂完成其他科目作业、与同学嬉笑打闹,课堂纪律并不十分有序。

(三)、会后没有进行总结与反思

在每次的“班级音乐会”结束后,班级里专管文艺活动的班干部并没有对此次的音乐会进行总结与反思,教师也没有及时的作出点评,给人“龙头蛇尾”的感受。

三、初中音乐课堂实践的影响分析

(一)、开展音乐课堂实践活动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1、感知新事物,激发学习动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一门课程有兴趣时才会有继续学下去的欲望与动力。学校组织开展音乐课堂实践并引导学生多参与,能充分调动学习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接触新知识,并在实践中发现不足,不断学习取得进步。

2、培养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学生的发展是有多种可能性的,但是如果主体自身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要求也不会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学校组织开展音乐课堂实践并引导学生多参与,通过实践激活原有知识进而使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研究学习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每个学生因为其成长背景的不同在音乐修养方面会形成个性差异,学习组织开展的音乐课堂实践活动正是充分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空间,学生能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形式,发现自我价值,实现了个性的最佳发展。

4、音乐课堂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音乐课堂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合作,学生们能通过例如合唱、合奏、歌舞表演等体会到相互合作的信任感,理解相互尊重理解的必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开展音乐课堂实践活动对教育者的影响

1、重视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历史、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多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转换身份,以学生为中心

在音乐实践活动的课堂中,教师要学会抛弃过去钢化的“教学者”身份,转换成“引导者”与“参与者”的身份,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自己由知识的教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创造性得以解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注释:

①王文婷.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2:1-12,25-26

②尚学钰.关于普通高校开展音乐艺术实践的探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22-23。

论文作者:李思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浅析初中音乐课堂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论文_李思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