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新理念概述_道德教育论文

德育新观念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新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需要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归因,道德需要的学说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信念是品德心理结构的中心环节,道德修养是道德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 道德需要;道德信念;道德教育;道德修养

当前在我国学校德育实践中,德育工作存在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心理特点错位。德育起点的确立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德育目标的要求,二是受教育者现有思想政治、品德、心理行为的特点,包括年龄、现状和取向等特点的要求。以德育目标为依据,是为了保证德育起点在方向上与德育目标保持一致,它具有方向性和引导性;以受教育者心理特点为依据,是为了使德育目标要求有一定的层次和坡度,以增强它的可接受性。两个依据之间的交汇点便是最佳的德育起点。然而有的学校和教师,常常不顾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心理现状,采取单从德育目标要求出发来进行“飞流直下”的自上而下的教育,致使德育步入误区。

误区之二:把德育过程看成单纯的外铄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内化过程分离。外铄(从外部输入的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对青少年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导向功能和制约功能。在商品经济、对外开放的社会背景下,这一作用就更为明显。但外铄绝不等于德育过程,外铄只有遵循品德内化规律才能起作用。

走出误区的关键在于端正指导思想,转变德育观念,增强按德育规律施教的自觉性。

一、道德需要的学说是德育的基础

(一)需要—一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归因。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主导的地位。从发生学角度看,是先有心理过程后有个性心理;从现实活动看,对于已形成个性的人来说,具体心理活动总是在个性制约下,以个性为中介展开的;在个性心理中,个性倾向,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其基础是需要,是潜在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是外显的部分。据此,人的需要是人的全部心理生活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

(二)道德需要的学说是德育的基础。

什么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共同的利益出发执行和维护一定的行为准则的需要。道德需要的产生依赖于:1.形成道德需要的主体—一个人;2.道德需要的客体—一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各种行为准则;3.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即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以其态度为中介能动地反映客体而形成的一种执行意向。

道德需要一经形成,其作用:

1.实现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个体进入自律、慎独的道德境界,道德教育的客体转化为道德教育主体。个体产生了道德需要,就意味他们已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动机、信念和行为品质,这就使青少年变成能主动创造新的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从心所欲不逾矩”、“慎独”、“自律”,历来是古今中外道德家所描绘和追求的最佳德育境界,实现这一转化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实现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道德需要常涉及到物质需要,如物质利益的分配。道德需要的内容是客观的。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调节方式是主观的,即通过社会规范、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才能实现。在已形成的道德需要中实现了两者的统一。

3.道德需要体现人的自然性需要向社会性需要的转化,并实现两者的统一。

二、道德信念是品德心理结构的中心环节

所谓品德心理结构就是各种品德心理成分按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构成的结构。我国德育理论工作者论及品德心理结构时,通常沿用“知、情、意、行”四因素的说法。随着道德理论研究的深化,“四因素”说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①。现在国内外研究品德心理结构主要从两个层面上来进行:一是从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即知、情、意、行“四因素”来进行探讨;二是从品德结构的个性水平来进行研究。所谓从品德结构的个性水平来进行研究,即是将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放到个性结构中进行研究。它反映着研究者对人与人之间这种社会关系的性质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基本原则,涉及品德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品德与需要的关系,世界观、人生观对道德观的影响,各种知识、技能、能力对构成道德行为方式的意义等诸多方面。由于对品德结构个性水平研究一开始就存有分歧,西方历来分为认知派、行为派和精神分析派。近20年来,亦出现了不少新的理论。在西方,比较引人注目的有班图拉的社会学习论、施托布的社会行为理论、拉塔奈的社会作用力论及施瓦茨的规范激活理论。在前苏联出现了动机圈理论。在我国,近年来德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的探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章志光教授领导的“学生品德形成内外条件及动力系统”课题组,他们在总结自己的实验和概括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品德心理结构提出了新的设想②。章志光等人认为,品德结构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断面或维度去进行探讨。

对上述理论本文暂不进行评价,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都把品德心理结构放在更深、更高的层面上去研究,这必将拓宽品德心理结构研究的视野,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我们认为,在品德心理结构中道德信念是中心环节。所谓道德信念,它是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规范、原则、理想等等)。它不是单一的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需要是信念的基础。信念的强度不仅取决于某种思想、理论的正确程度,更主要取决于人的需要。道德信念形成的标准一般有:1.懂得道德规范,掌握道德知识,而且相信它的正确性,并将之作为行动的指南与原则,道德评价的标准。2.道德观点的实现与否,会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3.用坚强的意志去努力实现自己的道德观,维护自己道德观的正确性。道德信念在品德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是:1.它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标准,则主体认识道德现象的中介因素,外界社会的道德信息,都要经过道德信念的鉴别,主体的道德行为受道德信念的调控。在实际生活中,道德信念的作用常常表现在价值取向上,张志学在“关于利他行为、榜样学习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中指出,利他价值取向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影响很大,它与榜样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相比,利他取向起主效应作用③。2.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并使人们的道德行动具有坚定性和一贯性。

三、道德修养是德育的关键

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道德修养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受教育者在自身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追求和自制力。它是德育的目标,也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关键。

国内有学者提出“道德追求”这一新的范畴,将之定义为:“道德理想的专一进取”④。用道德追求这一概念揭示道德修养的心理成分是恰当的。道德追求的特征有二:1.追求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与意向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个体内在结构,是调节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和“心理定势”概念相近。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从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及接受的质量。学生如果对教师有消极的态度定势,那么教师的要求与教诲往往会成为“耳边风”听不进去,也不会认真去执行,甚至还会与老师发生冲突;相反,学生如果对教师具有积极的态度定势,那么教师的一切要求与教诲都会顺利地被接受并努力去执行,甚至教师的缺点也可以得到原谅。所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态度定势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尊师重道与爱护集体等良好品质的开端。要做好这一工作,关键是教师本人要具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热爱学生,认真工作,重视师生关系(包括克服自己对某些学生的消极态度定势),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成为有威信的人。2.道德追求的实质是价值取向。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事物对个人或社会的重要意义的观念,它反映了人们头脑中对事物重要性的不同评价标准和相对稳定的看法。价值取向是同价值观极相近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它有动态特征,对行为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道德追求,就是以价值观为内容,以道德人格为目标,自觉改造自己的心理过程。章志光等的系列研究表明,价值取向是决定个体品德发展方向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如价值观类型与个体的道德行为有密切关系,社会型的人绝大多数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经济型的人大多数没有亲社会行为的表现⑤;价值观重要序列的选择与个人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具有一定的相关⑥;中学生的价值系统能够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倾向⑦等。

自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调控。它是人所特有的,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活动。斯奈德认为自我监控是指由社会适合性的情境线索引导的个体对自己的进行的自我观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道德修养中的自制力,是道德意志的重要品质。自制历来是我国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其在个体品德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已被教育心理实验所证实。如在青少年自控能力形成的实验研究中证实,通过三维控制:1.控制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要求家长对孩子实施民主教育。2.控制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要求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实行情感教育。3.控制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要求学生实行自我教育,可有效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控能力,从而显著提高学生对教育接受程度(p<0.01),显著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良好习惯(p<0.01),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语文和数学均为p<0.01),英语p<0.05)。

“从心所欲不逾矩”、“慎独”、“自律”,历来是古今中外道德家所描绘和追求的最佳德育境界。在培养道德主体的意义上,道德修养的能力和境界是德育目标;从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和效果看,道德修养又是个体品德发展方向与水平的关键因素。

四、德育观念的转变

明确道德需要的学说是德育的基础,道德信念是品德心理结构的中心环节,道德修养是德育的关键,对从根本上转变德育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德育观念转变的具体内容主要是:

多年来,我们的德育走了不少弯路,究其原因主要是将道德行为片面归因于道德认知,忽视了人的道德需要,忽视道德需要的培养。我们应认真研究教育对象的需要,并以之作为确定具体的德育目标的根据之一;在德育过程中,我们要支持和尽可能的满足青少年学生的合理需要,转化他们不合理的需要,培养、丰富和发展他们健康的需要。同时,要认识到,道德需要和人的基本需要是对立统一的,它常是基本需要的高级表现。因此,我们要注意在不断合理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的德育实践,形成道德需要和自我教育机制,这样形成起来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成为人的道德行为的坚实基础。

章志光教授等的研究表明:人在简单的道德性向品德转化时有一个过渡的形式,这个过渡形式与一般意识密切相关,由规范行为经验、是非感等的积累与整合并逐渐概括化而形成的道德认知情感系统区,它包括有不同层次,因人而异的道德观念、道德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和实现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及价值观的需要等。它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信息库”,而且是对当前道德情境进行区分与筛选的“过滤器”,是判断事件的性质,确定个人的责任与态度及行动方向的“定向器”,也是克服利己性需要的动机干扰,抉择行为方式并进行制动的“调节器”。这是一个有其它心理活动纠葛在一起,共同参与道德执行过程而有决定的意识系统或道德动机系统,也是个人在道德上表现出高度自觉性与自律性的关系机制。它在遇到道德情境时,从接受信息到产生道德行为,要经历一个连续而有阶段的心理过程,个人做出道德行为会引起他人或社会的反响,从而获得褒贬的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强化与归因分析取得因果关系的新认识、新体验,从而巩固、扩展或改变着原有“道德认知—一情感系统区”的内容及结构甚至导致整个执行过程趋向自动化。在进行道德教育中,我们要重视“道德认知—一情感系统区”的中介和主导作用,从而不断深化对知、情、意、行的研究、对道德认知情感系统区的研究,这样就更有利于揭示德育的内在机制,避免在德育研究上的简单化。

不可否认,依靠纪律、规章来管理学生是必须的,但同时也是不够的。社会变革给学校德育提出了许多新问题,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为人们制造了更多的价值选择的机会。在这样情况下,学校德育就不能再限于用灌输方法让学生接受或服从一套先定的道德规则和纪律条文。在道德教育中,强调执行某种规则虽然也能使学生“服从”,问题的实质是这种“服从”的品格只表示他的行为比别人更谨慎,使人做什么,不做什么,却不能强制人们想什么、不想什么,爱什么、不爱什么,信什么、不信什么。在强制或行政命令作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种道德需要,亦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可言。所以,衡量一个学校德育质量如何,不能仅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确与明确,也在于学生能否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使学生由单纯服从,经过认同,达到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的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

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主要条件是道德教育,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道德教育实质上就是按照一定的阶级愿望,使学生对社会、群体和他人生存发展形成一定的义务的觉悟过程;也是一定社会的阶级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的纽带。而道德修养主要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结合,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一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品德的形成是内外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构成社会个体的道德品质的基本要素,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方式等。因而道德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个体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因素均衡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青少年儿童的品德是在他们自己的活动的基础上,能动地接受外部社会条件包括学校教育的各种影响,通过自身内部的调节,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在德育过程中,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要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是错误的。

本文于1993年11月25日收到。

注释:

①②③⑤⑥⑦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北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第453、454、377、268、285、300页。

④曾钊新:《道德心理论》,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标签:;  ;  ;  ;  ;  

德育新理念概述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