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计算机技术是新时期背景下全新的人才需求技能之一,在我国多数行业领域均存在着对计算机的技能要求。计算机基础教育纳入学校正规课程教学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各学校已经建立起完善健全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和教学理念。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自身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存在着对计算机课程的相应安排,同时对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具备了一定成效。现就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出发,对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高校;计算机技术
前言:在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技术水平和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度日渐提高。其中,高等院校在教育行业的竞争中,聘请的教师和招收到的学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处于优势地位。但在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1.1信息技术基础及教学要求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而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计算机思维进行培养。学生要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科特征和用途;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目前国内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并能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术。
1.2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使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商业模式中,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建设也在迅速推进,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正在对社会、对个人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而计算机技能和信息技术素养则已经成为个体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使其能满足日后研究和学习的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2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计算机课程重视程度低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高等院校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专业型人才,因此学校对于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重视程度会比较高。而计算机学科作为辅助必修科目,专业要求较低,安排的学时就会比较少。计算机学科在高等院校开设的科目中,受重视程度不高。计算机作为联系各个学科之间的新兴纽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也是高等学校必须开设的科目,但由于计算机对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要求较低,部分学校对计算机学科不重视,将计算机学科的课时量不断压缩,在开课时间上分配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信息技术的学习本身具有一定难度,计算机语言编程的概念抽象晦涩,计算复杂多变,本身难以理解,加之社会上关于计算机等科目设有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评判标准,让计算机的学习难度再度提升。很多高校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让授课效果和吸收效果均达不到标准。
2.2大学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的家庭都配备了计算机设备,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不再是“零起点”,很多学生在中小学就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程,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由于城乡教育水平、区域经济和中小学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程度的差异,导致大学生入学的时候,计算机学习水平的差距非常大。
面对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如果计算机基础教学仍然采用“一刀切”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学习,会使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对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失去兴趣,导致学生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甚至可能旷课;而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又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及操作方法。这样会造成基础较好的学生越来越不想学,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不会的现象。
2.3计算机技术实践操作课时少
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的广泛,而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的课时却很少。因此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只能减少实践教学学时,而把大部分学时花在理论教学上,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对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缺乏热情,失去兴趣。计算机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学会操作才是学习这一门课程的最终目的,因此,高校有必要注意,要增设计算机技术学习的实践课程。
3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和方式
3.1科学设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接受新事物感受新事物的能力有所提高,使得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有所提高,但学生生源地域及家庭环境的不同,造成大学新生计算机知识能力不在同一水平线上。针对这种现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实施分层教学手段,对学生实施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新方式。
另外,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内容主要由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上机实践两部分组成。教师必须要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加以丰富,使学生们保持上课的积极性和热情。可以适当减少枯燥的理论课程的讲授时间,增加学生实际上机操作的机会,以保证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还应该打破理论课程为主,实践操作为辅的传统观念,强调实践应用教学课的重要性,让教师们树立实践教学主体化的思想。
3.2改革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手段
为了使教师的授课的方式和方法同步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高等学校的教学团队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使教学手段的重心回归到课堂教学实践,起到为课程教学改革保驾护航的作用。教师选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关键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和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在教学的预设、资源的运用和知识讲解的深刻性以及拓宽学生思维和视野上下功夫,有效地将各种教学媒体、教学器具组合起来,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效服务。
此外,教师选择的教学手段还要具有活动性。教学手段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教学手段直接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教学手段都是以教师付诸相应的教学行动为标志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活动性主要表现在实践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各种各样形式的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由于计算机专业技术更新很快,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因此,为了保证学生们学习内容和技能的先进和实用性,教师还要注意应用教学手段的时效性和先进性。学习的目的从掌握基本技能与知识拓展转变到掌握最新的技能,能够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机会。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实践,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结语:高校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符合时代的需要和要求,在计算机已经大面积普及的时代,学习计算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我国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体制。然而就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校环境中的适配性来看,我国在不同专业中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保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多数专业中能够发挥相应效果,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对此类问题加大重视程度,进而保证高校计算机的基础课程教学具备应有的积极价值。
参考文献:
[1]贾遂民.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农业网络信息,2016,08:87-89.
[2] 赵颖. 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 中国新通信,2018,04:194.
论文作者:刘菊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计算机论文; 基础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高校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教学手段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