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违规资金防止一刀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现在股市是否要经历一个积蓄期;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不是国有股减持的目的;增发是保护落后、违背经济学原理、必须批判的制度;目前国有股减持方式是增加市场泡沫;中国有没有连续10年业绩优良的公司;上市公司的利润长期依靠委托理财是非常糟糕的
自6月下旬至今,国内股市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记者就导致股市下跌的原因和当前一些市场热点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
记者:请您谈一下近期国内股市下跌的原因。
吴晓求:近期国内股市下跌可归结为一个内部因素,四个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1996年3月份以来,国内股市总体上处于成长的过程中,中间虽然有几次波动,但都是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如1996年人民日报社论等,这5年股市总体上都是呈上涨态势。现在股市是不是要处于一个积蓄期,要经历一个消化、整理、再上涨的过程呢?这值得人们仔细思考。
不过,市场迟早都要进入一个稳定期,但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这个积蓄期是不是真的来临了呢?这几个外部因素有些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有些可能是错误的。
从外部因素看,一是国有股减持。从6月15日开始,我就持批评态度。这是一厢情愿的办法,缺陷的根源在于我们为什么要减持国有股?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不是国有股减持的目的,而是国有股减持后资金运用的方向。减持所得资金可以补充社保基金,也可以用于西部大开发或环境保护。国有股减持的目的按十五大精神就是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从一些领域中退出来,整合资本市场,改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如果把减持的目的看作补充社保基金,减持的价格只能越来越高。6月中下旬,还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办法好,实际是损害了整个市场,得不偿失。
二是增发。这是一个保护落后的制度,是一个疯狂敛财的制度,是一个违背经济学原理的制度,是一个必须批判的制度。首先,和公司扩张性相违背。一个企业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它的资产规模是需要保持持续性,不能今天5个亿,明天就变成50个亿,大规模的扩张企业是无法承受的。增发破坏了企业稳定增长的原则。增发完成后,资金又要委托理财去了,公司的项目不可能需要那么多的资金,配股就可以解决。配股时每10股配3股,就可以使一个公司的净资产扩大50%,对一个企业来说扩张速度已经很快了,如果一下子扩张1倍甚至2倍,是无法想象的。从经营的跨度,经营能力上也达不到。起初,申请增发的多为丧失配股资格的公司,现在甚至发展到有配股资格也要弃配选增,这是非常滑稽的、不好的导向。其次,增发还损害了市场淘汰落后的功能。有些企业越来越差,募股得来的钱都花光了,本来可以通过退市机制退出市场,现在搞增发又可以维持两三年,怎么会退出呢?增发计划书能相信吗?还是那些人,上市公司效益还是那样差。增发损害了市场的效率和投资者信心。
三是虚假信息的披露。现在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搞得投资者摸不着头脑,不知是真是假。在一个灰色的市场中,人们不知道前面有多少个陷阱。
四是查处违规资金。从宏观上,清理违规资金是必要的,我不赞成银行资金无原则、无约束地进入市场。管理层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银行资金要通过必要的环节、必要的渠道流入证券市场。要防止资本市场出现信用创造。同时,也要防止另一种倾向,即银行资金一分钱也不能进来。从本质上讲,市场的资金都来自银行。关键是有一个科学的渠道,一刀切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从发展的角度看,市场需要金融创新,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关系。
记者:现在有人认为股市的市盈率太高,需要消除泡沫,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吴晓求:现在股市的市盈率在50倍左右,中国股市的市盈率是价格不真实的反映。一是因为上市公司只有35%左右的股份可以流通,如果剩余的65%股份可以流通,是可以达到30-35倍市盈率的。二是上市公司中现在有1/3左右的企业微利或亏损,一家公司0.01元的业绩,股价10元,市盈率就是1000倍。把这两方面因素考虑进去,中国股市市盈率并不高,现在有1/3的企业市盈率就在30倍附近。人们认为股指偏高,要挤压泡沫是可以的,但目前国有股减持方式不是挤压泡沫而是增加泡沫。40倍以上的国有股减持价格本身就是泡沫。如果25倍市盈率是恰当的,为什么不按25倍市盈率减持呢?这种减持方式是助长泡沫,市场无法接受。减持价格定低些,通过转让、配售的方式,经过股价除权,就可以把市盈率降下来,这并不难。
记者:今年中报期间一大批传统绩优股纷纷落马以及银广夏事件使得人们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成长性产生了怀疑,请问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蓝筹股?
吴晓求:现在长虹、紫光等公司都在预警,仅有属于稳健型的海尔还可以。中国到底有没有连续10年业绩优良的企业呢,这是个深层次的问题,是关于中国企业文化的问题。为什么绩优股总是各领风骚三五年,中国的企业难道真的做不大吗?很多企业在股本扩张后都不成了,当初说东方电子多么好,现在成了下跌的领头羊,这都是人为炒作一些概念。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快,怎么能让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呢?
记者:现在有很多公司参与委托理财,对这种不专心实业投资,专心炒股的现象如何看?
吴晓求:上市公司从事委托理财未尝不可。多余的资金放在银行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通过利用这些富裕资金使其增值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可怕的是有些公司募集来资金几年不投产,利润的80%-90%都来自委托理财。作为短期资产调整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如果利润来源长期都依靠委托理财是非常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