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根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从总体上已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所认可,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变革过程。但是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分歧,有些还是重大原则问题,譬如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还是在西方经济学指导下采取的?这个问题需要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认识,以便切实贯彻三中全会的《决定》所要求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这里最重要的是如何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根据,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还是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
最近有一位研究市场问题的经济学教授在某大学讲演并在上海某大报发表文章说,我们经济体制改革一直在黑暗中摸索,只有在受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的“启蒙”,运用它去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后,从而“提供了应当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建立商品经济的改革主张”;由于热心读了P·萨谬尔逊的《经济学》,进行了现代经济学的补课,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逐步形成了对于市场经济和它的各个子系统运作原则的认识”,才提出了有科学依据的建议。他说,“现代市场制度是一种经过几百年演变形成的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如果按传统的某种理论(指马克思主义)指引来进行,它的建设是不可能的,没有对反映这一系统运动规律的现代经济学的深切把握,没有西方的理论为指导,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一些经济学家冲破‘左’的束缚,逐渐恢复了与世界经济学界的联系,开始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工具书用以中国市场化改革”,这就是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是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指导下得出的。
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由邓小平同志创立的。他的这一伟大的理论创新不是受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启蒙”,而是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为什么说这一理论是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呢?我们知道,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市场只是一种方法、手段为理论前提。而这一点是由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一般商品关系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本质区别,并详尽阐明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力图混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的理论错误及这种错误所要达到的狭隘的阶级目的。马克思说:“在现存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总体上,商品表现为价格以及商品流通等等,只是表面过程,而在这一过程的背后,在深处,进行的完全是不同的另一些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200页)马克思尖锐地批判说:“还有些人错误地把这种表面关系,把这种质的形式化,把资本关系的假象看作是资本关系的本质本身,因而试图把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说成是商品所有者之间一般关系,以此为这种关系辩护并抹杀这种关系的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126页)
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现代西方经济学一直坚持认为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经济。他们总把资本主义国家称作为市场经济国家,而尽力避免直接使用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名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完全是出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目的,用市场一般平等/自由交换关系掩盖占有剩余价值的剥削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清楚看出,如果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把市场经济看作等同于资本主义,都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充分表明把我们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思路就说成是在西方现代经济学指导下产生的,是完全错误的。在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看来,有社会主义,就不能有市场经济;搞市场经济就必须以私有制替代社会主义公有制。
还应看到,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是突然新发的,他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产物。我们都知道,从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思想开始,特别是斯大林在他的总结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30年的经验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就已经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在斯大林那里,已经指明商品生产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存在着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不会导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利用商品关系发展生产,提高效率,并提出价值规律教育经济管理干部的学校。毛泽东包括当时的邓小平,在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时,强调了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主张,毛泽东还特别强调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不利用它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邓小平正是继承了马克思关系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理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必须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生产力发展,从而得出了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科学结论。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这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造。把社会主义能与市场经济想结合,社会主义可以利用市场经济发展自己说成受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启蒙”,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得出的结论,这是既没有弄懂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理论的实质,也是缺乏对这一理论发展历史的知识的表现。
当然,我们否定的是把现代西方经济学作为我们改革的指导思想的错误观点,并不是反对我们还必须借鉴西方经济学有关市场运行管理方法的某些主张。因为市场经济既然不等于资本主义,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那么不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总有它们共同的地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积累更多的利用市场方法发展经济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中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东西。例如与发挥市场作用相联系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企业管理制度,金融制度等制度创新等。应当注意的是对他们使用的反映这些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具体方法,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因为总的指导思想不同,在这些具体方法中都渗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例如,如果把市场经济必须等于与资本主义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那么就会把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就会像上面提到的一些经济学者所强调的,认为非国有经济才为市场经济“提供坚实的基础”。这就导致主张发展市场经济必须竭力缩小国有经济比重,削弱它的地位;导致不能正确理解我们利用股份制这种方法的真意,不是把实行股份制看作是利用来增强国有经济的实力和控制力、影响力的一种方法,而是看作缩小国有经济力量和作用的措施;导致错误理解国有经济在布局和结构上的战略调整、“有进有退”的方针,党的这一方针的本意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他们却错误地把这一措施理解为实现“国退民进”的机遇,是为了削弱和甩掉国有经济这个包袱,在行动上实行一卖了之。这一切都表明,彻底搞清楚,以什么样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关系改革成败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是不能含糊的。必须防止对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态度。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11月的一次同外国客人难道谈话中首次系统阐述的。他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这段谈话一方面表明他在哪些方面继承了以往马克思主义领导人的理论,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思想,其理论前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种观点是科学的,正如前面所述它的基本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一般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本质区别,阐明了二者反映着根本不同的两种所有制关系,一个是劳动者握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一是劳动者丧失所有权,生产资本归资本家垄断占有。斯大林也曾明确指出“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2、市场经济不是特定经济制度,而是一种手段、方法。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就是作为手段、方法被资本家利用来生产剩余价值服务的。资产阶级正是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下,启开了市场经济内在的潜力,大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不到一百年的期间里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了以往一切世代全部生产力的总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等同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特点,从古典的到现代的都是如此,其目的,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是企图用一般的商品交换的平等关系掩盖资本主义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
3、社会主义可以利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相结合。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这一看法是前两点的延续,在这方面,以往的马克思主义领导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斯大林在总结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三十年经验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就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用商品生产发展经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他作出了价值规律是教育经济管理干部的学校这一有名的理论判断。毛泽东在总结1958年大跃进的教训是也特别强调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重要意义,强调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不掌握它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些都为邓小平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思想和实践材料。
4、存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必然导向资本主义。斯大林用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论证社会主义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这当然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不必然导向资本主义。斯大林深刻地分析说,商品经济替奴隶制服务过,替封建制度服务过,都没有导向资本主义。他说“为什么商品生产就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同样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服务而并不引导到资本主义呢?”邓小平据此说把市场经济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
三
以上分析说明,邓小平在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方面的思想在哪些看法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但是,也应看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大大超越了以往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在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创造性地发展了他们的看法。新的创意主要地表现在以下两点上:
1、邓小平用市场经济代替过去通常使用的商品经济概念。
当然,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之间没有本质区别,语词可以通用,但是邓小平那里坚持用“市场经济”,却有着特殊的含义。
市场经济在辞典中是定义为市场导向的经济,即经济活动不是有计划导向,而是由市场导向,也就是说让价值规律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的机制自发地调节资源在多个不同生产领域间的分配。肯定这一点就意味着对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斯大林和毛泽东都强调过价值规律的伟大作用,但在他们那里,价值规律只被当作一种核算工具,而不允许它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生产只能由计划来调节。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不成功的。如果否定价值规律的生产调节者的作用,实际上等于否定了它本身,因为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是价值规律的本质规定。遏制它的这一作用,其他作用,例如刺激劳动生产力提高的作用,都是不可能发挥出来的。这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尽管也进行过经济体制改革,但价值规律却没有起到教育经济管理干部学校作用的原因。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原因。
2、邓小平在谈到发展市场经济时,一开始就强调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建立市场关系。
在斯大林那里虽然强调商品生产的作用,但却把它限制在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之间,只有在这两种不同所有制之间才有真正的商品关系。邓小平断然突破了这一限制。如果国有企业被排除在市场交换之外,国民经济的一个主要部分就不进入市场交换,这也就谈不到市场在全社会配置资源的作用了。
从这两点来说,都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正因为是一个伟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可能一下子为社会所接受的。“市场经济”这个概念的使用长时间曾为许多人怀疑。理论界有些人总片面强调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特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搞私有化,他们把市场经济这种方法的作用吹得神乎其神。他们这些偏激说法也增加了许多人对突破市场经济作用的疑虑。后来,随着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化和经济上市场化改革的实践的效果证明,人们的认识逐步统一到邓小平的思想上来。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逐步清晰起来。
标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西方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价值规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