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兰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建桥分院 湖北 武汉 430050
【摘要】 目的 科学分析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治疗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44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2例.实验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等)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26±2.89)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01±3.26)d,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护理前无显著差异,接受相关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8.11%,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5.68%,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关键词】 脑梗死伴发高血压;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70-02
临床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主要指的是神经细胞以及血管等血液缺乏供应而导致死亡的情况出现[1-2].因此,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选取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44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44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均为22例.22例实验组患者中有10例女患者,12例男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15±3.25)岁,平均病程时间为(6.26±1.87)年.22例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女患者,11例男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02±3.14)岁,平均病程时间为(6.31±1.75)年.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以及病程时间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其中主要包括药物支持、对症护理以及病情观察等护理.一旦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颅内压升高等现象,提供甘露醇脱水治疗. 实验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其一,饮食护理;其二,心理护理;其三,康复训练.饮食护理中主要是根据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爱好以及病情意愿等制定针对性的膳食计划,继而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的进食,其中以流食为主,最好选择纤维素以及蛋白质等比较丰富的食物. 另外,在进食完之后,需要保持0.4h~1.2h坐立姿势,有效防治食物反流.进食的主要原则是少食多餐,一旦出现吞咽困难症状时需要进行鼻饲,与此同时做好相关护理.心理护理中主要指的是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之初有悲观焦虑等情绪,尤其并发发高血压之后护理人员应该提供更多的心理帮助, 减轻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的恐惧以及焦虑心理,继而建立起对抗疾病的信心.除此之外,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向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详细的介绍此病的特点,一旦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清楚的掌握处理措施.康复训练中主要说的是患者的语言以及运动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情况,因此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进行康复运动时,护理人员需要详细的向患者解释锻炼的具体方法,对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而言,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发音以及单词练习; 对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而言,需要每隔15min进行肌肉按摩护理. 1.3 观察指标 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总满意率以及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8.11%(其中非常满意有18例,基本满意有3例,不满意有1例),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5.68%(其中非常满意有12例,基本满意有4例,不满意有6例),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脑梗死的主要特点是发病率比较高,比较高的致残率以及容易复发三个方面的特点,脑梗死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一旦合并高血压疾病后容易加大治疗的难度.根据相关研究调查资料结果显示,脑梗死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4]. 循证护理能够在护理人员明确的活动中应用科学的证据,继而参照患者的相关愿望进行进一步的护理.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26±2.89)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01±3.26)d;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护理前无显著差异,接受相关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8.11%, 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5.68%,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能够将临床经验以及科研成果有机的融合到相关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综合质量,继而减少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效缩短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1] 代红.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5(7):3982-3987,1223. [2] 余静.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2(13):1002-1011,121. [3] 刘艳.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1(17):9302-9312,194. [4] 张红.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1002-1013,1547.
论文作者:王春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实验组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高血压论文; 脑梗死论文; 满意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