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空间结构论文,商品流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商品流通空间结构含义
商品流通空间就是商品流通以及形成商品流通的各种物质实体的结构关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延展。它是以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核心的,由商品供应(销售)所能辐射到的各个消费者和购买者之间构成的空间范围。一般来说,商品流通空间是指在经济规律作用下,商品在自由贸易和相互竞争中自然形成的流通网络所占有的地域范围。商品流通空间的基本含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纵向看,点、线、面是商品流通空间模式构成的基本元素。点:商品流通经济活动的内聚力极化而成的中心或节点。如具有流通中心功能的城市、贸易中心、集贸市场等。节点规模有大小之分,大的节点具有更强的集聚力和扩散力。通常来说,大的节点包含着小的节点,小的节点构成大节点流通网络的结节点。线: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通道。一般来说,指商品流通的渠道,就是商品所有者组成的,直接推动商品在其形态变换(即W—G、G—W的价值形态变换)中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组织序列。面:商品流通吸引和辐射的范围或域面。点、线、面空间三要素,它们不仅具有方位、距离和范围等方面的几何规定性,而且具有不可缺一性。而点线面要素的层次组合,形成空间等级规模结构,而点线面要素的有效结合,将形成一个高效的网络系统。
第二,从横向看,商流、物流、信息流是商品流通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点线面和三流构成商品流通空间运行整体。商流、物流、信息流既构成影响各物质实体要素(点、线、面)成长发育的基础条件,又决定了物质实体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疏密关系。与此同时,空间基本元素点线面的结构关系及其发育状况又影响三流作用程度和流通空间。
二、商品流通空间结构分析
商品流通空间结构是指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实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实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更直接地说,为商业网点、网络、域面、要素流和等级规模体系的要素集合。从空间组织形式看,它们共同制约着一定地域商品流通空间的疏密散聚、相互位置及分布形态。从点、线、面看,商品流通空间结构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点、线、面空间三要素具有不可缺一性。点、线、面商品流通空间区位要素,不仅具有方位、距离和范围等方面的几何规定性,而且在空间结构中具有不可缺一性。这种不可缺一性是商品流通空间系统及其结构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商品流通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空间物质实体要素为载体,即不可能离开点、线、面这三种空间物质实体要素。三大要素相互依存和共同作用,维系商品流通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和发展。正是由于这三大构成要素的不可缺一性,使之成为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商品流通空间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只能是改善点、线、面区位要素的空间形态,提高它们的作用程度和关联效应,而绝不会改变它们的客观存在。
第二,点、线、面要素的层次组合,形成等级规模结构。一般来说,一定的区域空间都具有流通中心、流通线路、流通域面三要素,它们结合形成一个区域市场。从空间角度看,商品流通经历了地方小市场、地区市场、区域市场、全国统一市场、世界区域市场,甚至世界统一市场这样一个发展历程。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全国、区域、地方等商品流通空间的等级系统。在大的市场,商品流通面向全国,辐射全国,而小的市场主要服务于本社区。商品流通空间的等级规模层次是商品流通发育的客观要求。
第三,点、线、面要素的立体组合,形成网络系统。如果说,点线面的层次结合形成等级规模结构是空间序的话,那么,按一定的关联形式而产生的点线面相互作用规则,就是功能序。空间序和功能序的统一,就形成商品流通空间的网络系统。具体地说,在不同的等级市场,小市场构成大市场的结节点,大市场又是更大市场的结节点,商业网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形成功能上一体化。
三、商品流通空间结构优化
现实中偏离标准商品流通空间结构的变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商品流通空间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和聚集不合理,运行中的各种要素关联呈无序状态,各种要素的空间组合和聚集表现出形态上的混乱和功能上的低效率;二是商品流通空间结构的变动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各种要素的成长发育与现实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为此,商品流通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点:规模化和柔性化相结合。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部分应作为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的基本特征。流通产业,作为规模较显著的竞争性产业,存在大量独立的中小型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差,过度竞争相当普遍。从我国流通产业市场现状看,网点表现出规模结构不合理,市场集中度低。个体商业网点占全国批发零售网点近90%,法人企业的规模也普遍较小,特别是国有流通企业在重建激励机制中,由于内部层层承包,使其规模效益进一步削弱。流通产业集中化程度低,1995年全国100家最大零售企业销售额共705亿元,只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4%,而有关研究表明,1993年,美国50 家最大零售企业销售额为4910亿美元,占美国零售额的21.3%。由于企业过多,竞争更趋激烈,这些小企业在无法从企业内部如经营管理上获得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容易采取不正当手段从外部去获取。尤其是批发业发展滞后,批发企业普遍存在“小、散、差”的状况,导致整个流通秩序混乱,流通费用高昂,商品流通不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顺应生产发展和流通发展规律的需要,引导现有流通组织健康发展,并完善和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实现流通的高效、有序、畅通。通过联合、参股、合并等形式组建综合商社、企业集团和连锁企业,发展一批大型流通企业,是实现流通领域中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
在大力提高商业网点组织规模,讲求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我们在对点的优化过程中必须注意柔性化。所谓柔性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规模化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这是因为,(1 )由中小企业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中小企业资金需要少、经营灵活、布点方便,易于满足社会的多层次需要。(2)系统支撑的需要。 规模化企业需要中小企业与之协调,成为大型企业的必要补充和联系纽带。二是指在组织规模较大的网点时,要注意布局的疏密状态。集聚和分散是地域经济空间诸要素中两个最基本的构成形态组合方式。作为社会经济客体流通空间结构形态,其聚散程度如何,则是获得效益的重要前提条件。现在网点布局结构疏密无度,严重制约商品流通畅达和效率。突出表现在地区结构失衡。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的发展长期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区域之间结合部的网点布局与区域内部布局结构不协调;城市与农村布局结构不协调;以聚散程度的合理性优化空间结构,必须注意:一是按照不同空间层次考察,分别研究地区级经济活动的疏密关系,地区内部各城市和工业区、商业区的规模效益和企业组成布局效益;二是从综合效益出发,或聚或散,应以能否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准。
2.线:等级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就形成线。从空间角度看,线的问题就主要表现在缺乏等级性和层次性。由于企业之间规模比例失衡;城镇乡线路由于城市化滞后而发育迟缓;区域封锁,导致从地方到区域到全国统一市场的等级远未形成。结果线路不畅,竞争混乱。比如,从目前零售业的情况看,大型零售企业功能单一,档次同一,相互模仿,雷同有余而特色不足,与逐步发展起来的大型连锁商店、超级市场、仓储商店、配送中心、折扣商品等其它新型业态发生结构重叠,难以通过互相协调和产品差别吸引广大消费者。在仓库节点上,传统体制下的层层设库、行行设库,由于条块不明,原体制内各流通主体之间处于一种排斥关系。而体制外新增的以个体为主的流通主体之间处于一种排斥关系。而体制外新增的以个体为主的流通主体也难以利用原体制内的存量优势,排斥有余,共有不足。
在传统体制下,批发机构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形成固定的“一、二、三、零”大流转体系,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该体系打破以后,固有的层次性不再存在,我们并不能否认经济性的层次依然存在。因此,必须坚持线的等级性和层次性相结合。从目前来看,突出地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批发业的优化。无论从理论上, 还是从世界成熟的市场体系实践来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比较成熟的批发商关系结构应该是:包括大中小批发商、代理商等专业批发商业组织和多种批发市场场所等在内构成的以专业批发商经营为主,以工厂自销、零售兼批发等批发商为辅,所构成的组织健全、体系合理的批发商关系结构。但是,我国目前批发环节形成了以工厂自销批发机构和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兼营批发为主,而以专业批发企业为辅的不合理批发企业结构。(2)城市作为流通中心, 城镇乡等级性和层次性优化。由于城市化发展滞后,使得城镇乡线路网络发育迟缓。而现有小城镇城市化水平极低,并没有成为农副产品集中和销往外地的枢纽,城市工业品下乡的要隘,乡镇工业和农民家庭手工业品向外发展的中心,还不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流通阶段的集中表现。(3)消除区域封锁,按经济区域原则,对地方小市场、区域市场、 全国统一市场的优化。主要是对不同等级市场的中心城市功能进行优化。一般来说,愈是高级中心地所能提供的商品与劳务种类愈齐全,而低级中心则仅限于提供少数几种需求频率高的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上级中心应兼备所有下级中心的职能,越是低级的中心地,城市之间的距离越短。通过依托城镇体系,按三流的内在要求,优化三流布局结构,增强流通的有序性。(4)大力发展滞后的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改善实体流通线路,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
3.面:网络化和系统化相结合。从空间模式看,线与线形成网络,点线在面上的有效组合形成系统。随着社会分工深化和商品经济发展,商品流通在其运行中必然要求形成商品流通网络,把千万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以及众多的行业、企业、个人联结起来,构成庞大的网络系统。网络是由无数流通主体和客体交叉结合而成的各种存在形式,呈现千姿百态、纵横交错极为复杂的产业网点的组合体。从一定地域空间来说,要求形成国营、集体、个体、私营、合营等多元化流通主体;既有专业性流通企业,又有生产企业自销机构;既有批零一体化的企业,又有专门从事批发的企业;既有以买断方式经销的,又有以代理制方式销售的;既有综合经营多种商品的,又有专门经营某一种商品的;大中小规模企业并存。企业在定价、服务、声誉、促销手段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之间通过竞争和协作,形成网络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域面结构。网络的有效化就是其系统结合。
系统化是指空间和构成要素之间均保持一种相互作用的状态,当对某一结构要素实行某种程度的干扰时,会出现整个系统的变化。系统化集中表现在这种网络的效率,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各个子系统优化,是子系统在整个经济环境中的整体优化表现。系统的效率性原则始终贯穿于上述各项经济活动中,是一柄“高悬之剑”和“隐含前提”。
4.时空组合: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商品流通空间结构要素点、线、面的有效组合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发生的。点、线、面不同的时空组合,将产生不同的组合效果,进而制约商品流通时空矛盾的解决。商品流通空间结构的优化,离不开具体的时空条件。也就是要与一定地域经济空间发展的阶段相适应,又要与特定的地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状态和特征相适应。从空间维角度考察,商品流通空间结构的优化是通过商品在空间流通的顺畅和及时,由于商品在时间上的节约,有利于克服空间距离,实现“用时间消灭空间”。为此,按照经济区域中的城市体系对商品流通空间结构进行优化,主要基于以下考虑:①按经济区域优化而非行政区域。②选择经济区域中的城市,是因为城市一般是流通中心。③以城市为中心优化商品流通空间结构是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实践提出的要求。在传统体制下,商业产业资源配置注重于纵向对应以适应分配式的“商品流通”,呈现出明显的纵向性,各经济主体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很脆弱,商品流通渠道不畅。并现实地表现为商业产业资源配置的非系统性,各地区互相封锁,划地为牢,资源配置不足与配置过剩相并存。从时间维角度考察空间经济结构的优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商品流通空间结构是一定地域经济空间发展和演化的结果,地域经济空间的发展则是空间经济结构变化的基础。在一个不发达的地域经济空间内,空间经济结构一般表现为节点要素的能量弱小,域面经济活动水平低下,经济网络的通畅性能差,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动处于滞缓状态。但是,随着这个地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流通中心、流通腹地、经济网络和要素流的格局将会逐步得到改善。滞后或超前都会存在效率上的损失。这种原则,对于空间结构优化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地域条件成熟时应及时转换空间结构;二是优化模式的选择应考虑地域经济空间特征。近20年来,中国现实经济生活中有悖于这条原则。一是由于商品流通空间结构转型滞后于地域经济空间发展水平,如由于户籍制度,土地流转机制等造成区域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农村工业化水平,使乡镇工业分散化,难以享受流通效应;二是由于部分地区超前行为,建立的市场“有场无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