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欢春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中学 264400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强调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真人”即诚信的人,在教育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学做“真人”,否则会影响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发展。下面就从发生在我们班的一个事例说起。
关键词:教育 影响 求真
一、摔倒之后
那天晚上放学后接到王伊妈妈打来的电话,说王伊放学和班上的几个孩子一起走,下楼梯时被其中一个孩子推了一下,从楼梯半腰摔倒了,她也不清楚是哪一个孩子推了她,在值班老师的帮助下现正在医院,可能是肌腱拉伤,想让我帮忙了解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形。听到孩子受伤,我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当时的情况,随后打了几个电话,和其他孩子了解当时的情况。
李磊:老师,当时我们一起下楼,不知道怎么了,她就从楼梯上摔下去了。有人拉我走,我还说,同学摔倒了,应该看看有没有事、需不需要帮忙。我去看了一下,直到值班老师让我们离开。至于怎么摔下去了,人太多,我实在没看到。邓旭离她近,您可以问问他。
邓旭:老师,我觉得是张凡和他闹着玩的吧,应该是不小心的。当时王伊摔倒了,张凡笑着说:李磊是你推得吧?可是后来李磊把张凡叫到一边说:是你不小心推的吗?
凯迪:老师,我和晓莹没有看到,不过事情发生后,张凡曾经找过我说,你帮我求求王伊吧,就说不是故意的。
张凡:老师,是李磊推了一下王伊,不是故意的,没想到这么严重。
我有点懵,所有矛头都指向张凡,可是张凡说并不是自己,可张凡为什么说那么一句话呢?这几个孩子平时表现都很优秀,甚至李磊、张凡、凯迪都是班级干部,我相信张凡,可是我也相信其他孩子,到底谁在说谎呢?
二、深入剖析
案例中有人在推卸责任,但非常明显他本是无心之过,没想到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为了逃避惩罚,不敢承担责任,心存侥幸,于是一念之差,以说谎的方式掩饰自己的过错,来试探一下家长与老师的反应,能躲过去就躲过去。如果这件事情因无法查明而停止,那么对这个孩子来说,可能最初是试探性的,但由于说谎躲过了惩罚、尝到了甜头,以后可能养成说谎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不是张凡,他岂不是要受到其他同学的猜疑?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孩子的成长都不利,因此我一定要想办法弄个水落石出。
三、寻找对策
1.对说谎行为要及时教育,让孩子明辨是非。
发生这件事情的第二天早上,绝大多数同学都在议论此事,他们都想知道是谁推的王伊。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对他们造成负面影响,助长说谎风气。我决定以此为契机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
我并不提这件事情,而是向全班同学读了学校教师群里前一天刚公布的一封“拾金不昧”表扬信。主人公邻班浩轩同学周六路上捡到钱包,最后归还了失主。
针对这一事件我给全班同学提了三个问题:
(1)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这种行为好在哪里?
(3)咱们身边还有这样的榜样吗?
对于前两个问题我广泛听取全班同学的意见,关注正向发展,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不漏痕迹地把主要人物都提问了,并大加赞赏所有同学的诚实和聪明才智,让学生知道无论何时诚信都是人生的一张通行证。
2.营造较为宽松的环境,让孩子敞开心扉。
孩子正在成长,谁能无过?知错能改就好,要给他一个申辩、改过的机会;给予台阶,提供一个让学生“圆谎”的机会。或许学生会诚实地说:老师,我错了……
所以我趁热打铁,针对昨天晚上王伊摔倒的事来做说明:据我了解,大家所谓的“推”,其实是和他比较要好的同学的无心之过,并不是故意的,只是没想到后果有些严重。他在咱们同学面前不敢说,怕同学怪他,怕老师批评。我很理解他的想法,我相信大家也会理解他的。通过刚才的交流以及对你们的了解,我知道你们都很优秀,都有做人最起码的诚信,所以大家不要猜忌,给他一些时间,让他自己走出心理的阴影。来,让我们一起为他鼓掌加油……期待他早日来找我,倾吐心中的郁闷,因为只有心里的大石头放下了,才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了解真相后正确引导,让孩子有健康的心态。
据我一天观察,张凡表现出来的只是不开心,丝毫没有内疚的意思;而李磊明显地对班级工作格外上心,好像在弥补自己的过失。我心里有了一点谱,但我还是不明白张凡为什么会说“帮我求求王伊,就说不是故意的”。他自己也承认了这句话就是他说的,我想我有足够的耐心继续等待,我相信他一定会来解释的。果然,晚上放学李磊磨磨蹭蹭地不走,直到所有同学离开教室,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他嚎啕大哭,诉说事情的经过,说自己昨天晚上一夜未眠,今天一天也心神不安,自己知道错了,该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我想我的目的也达到了,问起我对张凡的疑惑时,李磊很内疚地说:老师,他在替我道歉,我也要和他说声对不起,他也教给了我很多东西,我要谢谢他。我打心里高兴,因为他长大了……
论文作者:原欢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自己的论文; 孩子论文; 老师论文; 同学论文; 和他论文; 都是论文; 全班同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