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自主阅读促进语文教学改革_语文素养论文

加强学生自主阅读促进语文教学改革_语文素养论文

加强学生自主阅读 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学生自主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回顾与反思

传统语文教学有两个弊端:一是以脱离大文本的知识教学为中心,二是以教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为中心。当语文改革没有突破这些弊端时,改革就难以取得成功。要想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必须从这两大弊端中突围出来,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打破教科书中心。一直以来,语文学习被限定在教科书的学习上。教科书上的知识,要求一点点学深学透,教科书之外的则完全不被接受。然而,正如现在我们知道的,要想提高语文素养,仅仅学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2)打破教师中心。一个善教的教师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吗?我们一向认为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所以教改的重点总是放在教师如何教得更好上。教师的“善教”,不主要依赖于教师自身的知识掌握和传授,而在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

(3)打破课堂中心。我们一直强调“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以为抓住了课堂就是抓住了学生。但学生的学不只是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堂外。必须把课堂与课外都纳入到教育者的视野中来。

(4)打破“标准答案”的神话。阅读是一种精神活动,人类的精神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语文学习不但要顾及共性,更要顾及个性。阅读应该是个性化的阅读,首先,每个人的阅读选择是个性化的;其次,阅读的感受是个性化的,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想,更不能用政治化的语言来解读文学作品。

为了对语文教学实行根本的改革,必须以阅读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构建语文教学新体系。

二、确立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阅读

1.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角度看阅读的意义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这是无可否认的。语文学习首先是语言的学习,是为了掌握母语而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发挥它的工具性、高效实现它的工具价值,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们一直强调“语文知识”,认为要学好语文,“语文知识”是基础、是关键。但如何实现语文知识的学习,如何使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语言学习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获得的;第二,语文知识的掌握必须以语言实践为基础。而语言的实践首先要求的是“量”。“举一反三”是高效率学习的目标,但语言学习却恰恰相反,是“举三反一”,甚至“举十反一”。即是说,对语言的理解,需要在相应的语境中多次重复,并迁移应用。语言不像自然科学,有丝丝入扣的逻辑关系。对于语言,需要通过感悟才能形成语感,并获得对语言的理解。就如幼儿学习口语,是在无数次的听之后,才能逐渐明白、掌握语音与事物的对应关系。当然,一旦掌握之后,他就可以“举一反三”地创造自己的语言,表达他想表达的意思。比如他会说“我饿了”,就会说“我渴了”或者“我累了”。

书面语言的获得同理。不过这时的语言实践不是听,而是读。学习者只有在大量阅读文字之后,才能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才能体会字词句的微妙之处。可以说,先有语言,才有语言知识、语言规律的总结。语言规律不是凭空架构的,而是通过对语言的分析获得的。所以,先让学生熟悉语言,再对语言的规律加以总结归纳,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学习仅仅当做语言知识的学习,把课文当做语言知识的载体,以为掌握了语言知识,就是获得了语文能力。教学改革围绕着如何把语言知识组织得更好、讲得更深更透。这其实是舍本逐末,无怪乎学生学得辛苦、学得没有兴趣。脱离了语言环境的“知识点”是枯燥乏味、没有生命力的,(虽然是在课文中学习,但课文被知识点分析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也失去了它的完整性和生命性,成为一个机械的、物化了的载体)即使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得学生“背”下了那些知识点,但因为没有真正理解,缺乏具体语境的联系,也无法学以致用。而语言学习的目标就是会使用,所以这样的学习最终是无效的。人的认识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人感知事物首先感知的是它的整体。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才有对细节、局部的进一步认识。语言也是如此。阅读是对一个完整的文本的整体感知过程,若是将它拆解,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可以说,一个阅读丰富的人,即使没有系统学习语言知识,也不影响他的语文能力。因为他通过大量的阅读,语文知识已经内化到他的语言能力结构中去了。但一个人如果没有大量阅读做基础,即使他把语言知识背得烂熟,也不可能获得较强的语文能力。所以,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础,也是必要途径。

2.从实现语文人文性的角度看阅读的意义

“人是符号的动物。”(注:[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 出版社,1985)符号是文化的载体,也可以说,人是被文化塑造的。脱离了人类的文化,人便不再成为人。文化是人类整个发展历程的积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接受人类文化熏染的过程。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赖以存在、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文化的精髓依赖于书面文字的表达与传递。

(1)人通过阅读获得信息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即以个体亲历亲为的经验和阅读作为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得个体经验因人的视野的拓宽和活动空间的扩张而在量上大大提高,但其相对值却显得更小了。所以,个人的经验越是发达,人对经验之外的世界就有越强烈的好奇心和认识的欲望。在资讯媒体尚不发达的时代,书籍是除了“耳闻目睹”之外获得信息的惟一渠道。今天资讯发达,声像制品丰富多彩,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渠道大大扩展,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阔。

然而,文字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主要的传播方式。声像的优点是直观,但这也正是它的局限。过于直观的东西会遏制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声像只是世界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字则可以对任何事物进行描述,虽然它不如声像直观、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却可以在精确描述的基础上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除此之外,人类所特有的思想、情感等抽象信息的表达与传播,则必须通过文字。

(2)阅读形成人的思想

“就学生的心智而论,学校为学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他们思维的能力。”(注:[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也是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思维与思想是不同的,思维是思考的方法,思想是思考的内容。在训练方法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了内容的充实。而思想,就是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的看法。

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如今已基本达成共识,这无疑是语文教育领域的一次认识的飞跃。何为人文性呢?布洛克在系统研究了西方人文主义沿革后说:“人文主义的中心主题是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注:[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 三联书店,1997)人文精神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珍视与尊重,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就语文学科来说,人文性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实现人的自我成长,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发展人的个性。人文精神有丰富的内涵,而其核心,则是人独立思考的精神与能力。

每个人对世界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这些认识和看法的形成,一是通过个人的亲身经验和社会经历;二是通过阅读。思想认识的形成固然与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但没有大量阅读做底蕴,个体经验则只能形成相对丰富的“人生体会”而已。因为人的认知图式由无数的刺激结构而成。认知图式的质量取决于信息的质量和结构。个体的生活经验往往是不加甄别、很多时候也是无从选择、凌乱而原始的信息;书籍则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伟人进行对话,这一点也不夸张,甚至意义可能更甚于此。在阅读中,人的认知结构渐渐地丰满起来,成为拥有个体独特个性的认知结构。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所以,阅读是思维能力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这一点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师普遍反映学生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千篇一律。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写作文最重要的是写作方法,因此纠缠在写作的方法上,即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遣词造句等等。把文章的灵魂——内容反倒忽略了。或者是“主题先行”,让学生根据主题去“制造”一篇文章出来。作文的灵魂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舍此本,只在方法上周旋,作文的提高当然是水中之月了。

我们面对的都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能发现美、感受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来。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往往是看它所传达的情感是否打动了我们、它是否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了并且引人深思、它的观点是否新颖并论证得清楚明白。即使它辞藻华丽、结构精美,但没有内容的支撑,绝不可能成为一篇好文章。

所以,要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不是教他写作的方法,而是从“作文之外”找突破,即让学生大量阅读。当人有了思想之后,身边的事物便不再单调重复,即使是一件小事,也有了思考的价值。当人有了想法,就有了表达的欲望。这个时候,学生怎么可能还讨厌作文、觉得无话可说呢?

(3)阅读丰富人的情感

人是理性的动物,但人也是情感的动物。我们常常把理性凌驾于感性之上,以为只有理性才体现了人的本质。理性固然是重要的,但情感一样重要。人正是因为有了情感,生命才有意义。美感是一种情感,道德感也是一种情感,人因认知世界而体验到的满足、愉悦、兴奋也是一种情感。情感重在体验。人类正是在各种情感体验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

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既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又使学生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人格等方面和谐发展。情感是人格构成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质量。个体生命历程固然使人的情感发生变化,但没有阅读的涵养,情感的内质无法得到提高和升华。而且,个体的经历终究是有限的,而阅读则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个体的经历只能是一次性并不可重复的,而阅读则没有这样的限制。书籍既记载了人类思想的精华,也再现了人类情感的无限丰富与深厚。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人生、体验了各种情感,并建立起自己的情感图式。

由此可见,语文学习的核心在于大量的阅读。离开了阅读,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是一句空话。大量而高效的阅读是学好语文的最根本途径。

三、鼓励学生的自主阅读

1.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一旦学生走进阅读,热爱学习,他所焕发的生命的激情、他学习的效率常常令人惊喜。要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就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所谓个性化阅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读他喜欢读的书。

人类的文化遗产大多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而所有的文字,都具备了语文的各项要素,其丰富和广博远非几本教科书所能涵盖。所以,读任何书,都可以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这样,学生阅读的选择面其实是很广的。人的兴趣爱好不同,阅读的选择自然也就不同。如果我们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他自由地选择他喜欢的书,让他享受阅读,他怎么可能不喜欢读书?

“读他喜欢读的书”是阅读的一个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阅渎心得,或者异中求同。总之,要避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第二,读他读得懂的书。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就是好学生;达不到的,就是差生。这样做的结果是:本来可以发展得更好的学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永远达不到要求。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整齐划一的“人才”,而是使每一个个体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也就是取得进步。既然差异客观存在,为什么不正视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以各自适合的步伐前行呢?没有压力,体验着成功的喜悦,但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前进着。这样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快乐的进步。这样的阅读,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

第三,有自己的解读。

读书,是一种个体行为。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的解读,固然应该了解作者的本意,但更重要的是读者的阅读感受。每个读者的人生经历、情感特征、智能构成以及兴趣爱好等不同,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的感受就不同。所以,让学生大声说出自己心底里真实的想法,比用现成的“中心思想”去规范学生的认识更能让学生投入和热爱读书。

学生仅仅进入阅读、享受阅读是不够的。自由的、个性化的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但不能只停留在这样的层次上。如何使阅读更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要求语文教学有充分的计划和配合。

2.加强学生自主阅读,改革语文课堂教学

首先是对教材的整合。

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教材,但更不能限定于教材。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目的不只是学习这一篇课文,更应该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的存在、基本内容以及风格。这样,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读全本的《红楼梦》。同样,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目的也不只是学习这一篇课文而已。因这篇课文的启发,学生可以找鲁迅的其他文章来读,(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等)甚至可以对鲁迅的生平、思想、他所生活的时代、他所交往的人等等,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思考,以至研究。当学生摆脱了对课文孤立、繁琐的分析,经过这些“课文之外”的阅读后,必然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其次是对课堂的整合。

课堂时间应该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但这种利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课堂历来是由教师控制的,虽然由“满堂灌”转向“启发式”是一个进步,但依然是教师控制着课堂,学生紧跟着教师的思路转。在不少公开课上,教师是主角,在讲台上做着精彩的表演;学生则配合着老师,有时甚至连配角都不是,只是群众演员或者旁观者。现在我们要提出: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展示和交流学习成果的一个平台。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应该看是否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在积极地思考。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使课堂成为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乐园。

再次是课内与课外的整合。

近年来,人们对阅读的重要性不是没有认识,但多是把阅读当做“课外”的功夫,“课内”还是以学习教材为主。这样,“课外”阅读往往成为学生自发的行为,教师既无从了解,更无从给予指导。既然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课外”的阅读就不应该排除在“课内”学习的视野之外,而应该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自主性阅读,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的阅读。有放也有收;有自由也有规范;有无目的的单纯的阅读,也有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阅读。自由阅读,就是一个“学”的过程,每个人学的方式可以不同,但不是天马行空,终究要落到一个点上,即围绕一个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最后是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

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绝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淡化了。教师是重要的,无论是教材的整合还是课堂的整合,其成功都取决于教师的设计和引导。学习是生命本身的内在需要和内在过程。教师能做的,是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不是代替他的学习。小到教师的教学设计,大到教学改革,关键都是如何把教转化为学,如何使教更好地为学服务,而不是以教代替学、以教控制学。

标签:;  ;  ;  ;  

加强学生自主阅读促进语文教学改革_语文素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