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流空间格局初探_风景区论文

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流空间格局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客流论文,风景名胜论文,中国论文,格局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风景名胜资源管理区域,区域内既汇集了我国的历史文化瑰宝,又凝结了大自然天工造化的山水景观精粹,因此与旅游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是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砥柱[1,2]。特别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荟萃了我国旅游资源的精华,是一个国家风景名胜区体系中级别最高、最具旅游价值的目的地[3]。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流发育状况是对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反映。那么,作为我国旅游发展主要物质依托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各区域的发展态势如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空间分布格局?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行政区划与聚类区划相结合的方法,以2007年我国187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简称“景区”)作为基本研究单元,并结合地理分区方法,将所有的景区以其所在的省区、地带划分为相应的研究区域。鉴于研究单元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数量、区域间的内部联系和交流的密切程度[4],本文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一五”期间八大综合经济区方案,这八大区分别是:东北区(辽、吉、黑),北部沿海区(京、津、冀、鲁),东部沿海区(沪、苏、浙),南部沿海区(闽、粤、琼),黄河中游区(陕、晋、豫、蒙),长江中游区(鄂、湘、赣、皖),西南区(云、黔、川、渝、桂),西北区(甘、青、宁、新、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量在大区域、小区间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

各区域风景区的数量及游客量数据主要来源于2007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由于个别风景名胜区一景区分属于多个地区管理,因此其游客量以上报数量为准(上海市没有风景名胜区;天津、西藏风景区的游客量数据缺报,未能包括在相关分析中),旨在认识不同区域不同景区游客数量的地域分布及差异。

2.2 研究方法

3 景区旅游客流空间格局分析

3.1 景区空间分布类型测定

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和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其旅游客流产生的基础。随着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有可能下降,但它仍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和造成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重要基础[6],因此应明确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我国各区域的分布状况。

基尼系数(Gini)可用于刻画空间要素的分布,也可对两个空间要素的分布进行对比,是地理学中用来描述离散区域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7]。理论上,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系数越大表明集中程度越高。我们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全国八个地理分区分布的个数进行基尼系数分析,从而判断他在全国八大地理分区中分布的均匀情况。

经计算得出,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八大区域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2620,在0.2—0.3之间,表示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我国八大区域间的分布呈相对均匀分布,这与我国其他高级别景点(区)在我国的区域分布有所不同[8,9]。但这种均匀分布仍是相对的,我国西南5省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分布较为集中,有48处(表1);而西北综合经济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布相对较少,仅有10处。

3.2 景区旅游客流的区域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一个区域所有风景区接待的游客总量和市场分额代表了区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流的总体发育水平,用区域风景区接待游客量均值来衡量各风景区旅游客流量发育的平均水平,而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则反映了该景区旅游客流发育的均衡程度。

通过对八大区域风景区游客量的标准差、变异系数等主要变量值的比较分析(表2)可得出以下结论:①南部、东部、北部沿海景区旅游客流发育水平较高,差异也较大。东部沿海风景区旅游客流的绝对差异最大,但该区风景区旅游客流的平均水平较高,旅游客流也较发育,其相对差异稍低于南部沿海的景区;北部沿海景区旅游客流的平均水平最高,相对差异较低,景区间的绝对差异仅次于东部沿海景区;南部沿海风景区游客量相对差异最大,风景区旅游客流发育水平差距较大。②长江中游、西南、东北、黄河中游区内景区旅游客流平均水平及绝对差异较接近。在这四个区域中长江中游景区间的相对差异均最大,黄河中游景区间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均较小,景区游人量均值是这四个区域中最高的,说明其区内景区旅游市场的占有力水平很接近,区内没有形成吸引力突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流的集聚中心。西南区风景区的数量最多,其景区的市场占有力总量很有优势,但其景区游人量均值较低,大部分景区的游客市场占有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才能发挥出其资源优势。西北区风景区的旅游市场占有份额水平较低,而且区内景区间的差异也最小,说明该区大部分风景区旅游客流发育水平均低,区域内没有形成显著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流集聚中心。

3.3 景区旅游客流的省际空间分布格局

为了进一步明晰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流空间分布格局,我们对风景区客流的分布进行了省际空间尺度研究。各省风景区游客总量、占有份额反映了该省风景区旅游流的绝对水平,考虑到各省区风景区数量差异,采用游客密度指数[10]来衡量各省风景区旅游流的平均水平,见表3。各省景区游客密度指数是指某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总量占全国风景区游客总量的比重,与该省此类景区数量占全国所有同类景区数量比重的比值。

根据游客密度指数的定义,全国风景区平均游客密度指数应该为1。全国只有八个省份风景区的游客密度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H>1),它们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江苏、山东、海南风景区游客密度指数居全国前列,东部省份除辽宁、福建外,其他省份的游客密度指数均大于1,而我国的中西部省份风景区游客密度指数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综合各省区游客总量、景区游客密度指数这两项指标来看,江苏、山东、浙江、广东、河北等省的风景区旅游客流发育水平最高,景区游客市场占有力较强,区内形成了显著的景区旅游客流集聚中心;而青海、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内蒙古等省的这两项指标值都较低,说明这些省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流发育水平较低。

综上所述,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流发育水平呈现出与地形三级阶梯反向的特征,即西低东高。东部、南部、北部沿海区域省份风景区的旅游客流水平较为发达,而中西部内陆省份风景区旅游客流的发育水平则普遍较低。

4 对策与建议

为了使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实现其资源价值,游客及经营管理者各利益主体都能获得最大效益,必须对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流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在空间上分流游客,实现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为:①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流发育水平较高的区域,如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区应进一步加强区内集聚力较强的景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区内景区间的旅游合作,将区内强势旅游资源与弱势旅游资源相互配合,联合开发、营销,使区内强势风景区与弱势景区共同促进、协作发展;②对风景区旅游客流发育水平较低的区域,如西南、长江中游、东北、黄河中游区等,应加强区际、区内旅游合作及景区软硬件环境建设。通过政策倾斜和市场化运作改善我国中西部省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风景区的可进入性;通过体制创新促进中西部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向优势旅游产品转化。

标签:;  ;  

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流空间格局初探_风景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