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进程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科技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已经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是在现阶段的电力事业建设中,电网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而GIS技术的发展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大标志,在电网自动化的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使得GIS技术能够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过程中发挥其本身应有的作用,就需要对实际的应用情况做出归纳分析,才能够改善问题,促进电网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GIS技术; 电力建设; 配网自动化; 实际应用; 配电线路
1.前言
电力事业在我国现代化的浪潮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对于使用电网的人来说,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普遍性提升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因此,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GIS技术的应用对于电力工作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能源供应方面的相关能力,也是需要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才能减少相关的安全隐患。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对电力配网自动化中GIS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地研究。
2. 电力配网自动化中GIS技术中的相关概念简述
2.1GIS技术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是我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重要科学标志,是一种特定好的空间信息系统,主要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相互作用下,结合实际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对整个地球或者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在内)空间中所分布的相关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存储、计算、分析和描述的一种科学性技术系统[1]。在GIS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其组成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由技术人员、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信息数据等基本的要素组成的。在这些组成要素中,当属技术人员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他们需要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手段,将GIS技术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进行程序的输入、计算和输出,是整个GIS技术发展的主要使用载体。其次是相关的信息数据,作为GIS技术实现的基础载体,能够对最终结果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做出一定程度的保障。其次就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能够将GIS技术顺利的完成,对最终结果进行完美的呈现[2]。而软件系统则涵盖了GIS软件中的各种数据处理、图面描绘以及影响呈现等程序。只有以上所有要素都能够保证正确的运行,才能够实现GIS技术的应用。
2.2电力配网自动化
我国电力系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迅速发展起来了,人们渐认识到扩大电力系统的建设能够在能源开发、工业布局、经济运行等方面带来明确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促进下,电力系统一改往日传统的人工模式,实现了新一代的电力配网自动化。所谓电力配网自动化,指的就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其他具有高科学性的配电设备等技术对电网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从而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能够在保持本身负荷量的前提下,实现发展经济化、安全化和高效化[3]。对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系统进行切入,主要分为调度自动化系统、用电管理自动化系统、自动制图及设备管理系统、配电网分析软件系统等。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合理的手段对电力配网自动化进行优化,才能够全面控制器发展的过程,促进管理的科学化。
3.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具体表现
3.1合理布局配电网
操作人员作为电力配网自动化中GIS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主要载体,能够根据客户所提供的地理信息、电气设备地理信息、交互过程中涉及到地理信息进行组织和整合,从而便于确定电力结点的位置信息。只有根据这些有效、精确的位置信息,才能够合理布局配电网,提升整个电力工作的效率,实现其系统的优化。
3.2掌握电网运行状况
在管理相关技术人员的操作方面,这是需要借助静态地理背景图中现实的各种电网基础信息以及负荷预测、网络重构等配电管理应用软件实现的,多种信息整合后出现的处理结果,才能够成为掌握电网运行状况的主要因素[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地理信息使用的必要性
地理信息作为电力配网自动化中GIS技术能够合理应用的基础,在配网自动化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对负荷管理、供电恢复、电费量、故障排除等事项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提升整个电力建设系统的完善性。
4.电力配网自动化中的GIS技术应用
4.1精确定地理位置信息,保证收集数据的精确性
由于GIS技术本身具有的精确性,能够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存储、计算、分析和描述,从而为从事该行业的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精准度较高的影像和文字等研究资料。尤其是在电力配网自动化过程的实现过程中,GIS技术应用借助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支持,对其制定研究区域中的电网配置进行科学化的定位管理,不仅仅有效节省了电网管理过程中对于电网供应状况的处理时间,大大提升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借助GIS技术的精准性,来减少电力配网自动化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误差[5]。在这一个应用的过程中,GIS技术能够将各个变电所的位置进行精确的确定,将其和线路、变压器、用户配电等各个基本构成要素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系统的处理,将GIS技术反映出来的信息数据和图像信息展示出来,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还能够促进可视化图像的产生,大大方便了部门管理工作的实施。GIS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将用户终端反映出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在长时间的汇总和数据积累之后,就能够估算出一段时间内的电力供应量,为电网负荷的承载量的调整做出参照。
4.2准确确定故障的发生原因,有助于系统的维护
GIS技术能够在接收到数据的第一时间,借助静态的背景画面,使得调度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使用者反馈回来的信息,从而将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变成具有可变性的配电线路图,从而促进对画面操作性的应用。这样的优势和特点能够促进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及时地确定出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结合数据信息的变化,第一时间了解到发生了什么样的故障,从而做出应急预案的处理,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电网的维修。一方面能够减少电网故障带来的设备损害和经济损失[6]。另一方面,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电网工作的效率。
4.3强化日常工作制度完善,促进电力配网的管理
GIS技术除了能够精确确定电站位置和故障发生位置方面,还能够促进配网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实现工作制度管理的严谨化。这是因为在电力配网自动化中,GIS技术能够将反馈的信息及时更新,从而为工作提供最新的资源,所以就要求在终端处理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所收集到数据进行维护,最后实现整个电力建设系统的制度严谨化。另一方面,对于日常工作制度的强化,操作简单,也能节省工程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GIS技术在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应用,发展也越来越广泛。针对电力建设事业来说,GIS技术不仅仅能够为电力配网系统提供各种类型的详细数据支持,证电网应用的精确性,而且还能够创建出相应的可视化图形,能够有效促进电力配网自动化的更新。随着电力用户对于电网负荷可靠性要求,就需要最大程度的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好稳定性,此时GIS技术就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提升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郑伟权.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11):65+69.
[2]张建辉.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对GIS技术的应用及推广[J].科技展望,2016,26(24):111.
[3]王辰. 浅谈配网自动化中GIS技术的应用[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4]张晓东.配网自动化中GIS技术的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32):10+23.
[5]徐洲茹.配网自动化系统中GIS技术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55-56.
[6]马军. 配网自动化相关技术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
论文作者:莫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电网论文; 过程中论文; 信息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