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针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除去主观的医疗条件,分析影响因素,并个性化的解决。 方法: 观察患者的主要需求和心理,解决根本问题。让患者和医护人员积极配合,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结果: 糖尿病患者正确认知糖尿病,消除影响因素,生活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糖尿病 ;分析 ;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9128-6509(2015)12-0006-01
糖尿病从一千多年以前有历史记载以来,一直是人们不断研究的课题。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病程迁延,病情反复,饮食控制,血糖高低,口服药物,注射胰岛素,并发症的出现等等,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经常会遇到是,各项检查完,制定了治疗方案,往往没有预期的效果。这时就要分析一下影响的各种原因,针对性一一解决,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因此,从各个方面分析一下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对糖尿病认知不足和恐惧心理糖尿病一说起来,大家就觉得是富贵病,不能好好吃喝了。一旦确诊,要么不当回事,觉得死不了;要么过度紧张,终日惶惶,导致精神抑郁。虽然它是终身性疾病,无法治愈。但它是可控的,治疗手段也很多。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类对糖尿病的认识更加透彻,认为它与人体免疫功能减退、受到病毒感染、细胞基因突变有关。其病理基础都是胰岛功能减退或衰竭,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有关。治疗关键在于恢复人体B 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现代医疗水平得提高,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方法:有的患者饮食控制即可,有的需要口服降糖药物,如双胍类,磺脲类,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非磺胺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有的需要注射胰岛素。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还有更多的技术应用于临床,如糖尿病疫苗干细胞移植,胰高糖素样多肽(天然激素),基因疗法等。只要控制好血糖,定期检查,就不会影响正常生活。精神因素也会影响,过度关注会导致精神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产生一些应激行为,如回避,屈服,面对。各种心理的治疗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进行预防干预,患者才会不抵触,积极配合。才能制定可行性的治疗方案,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才能具体实施。控制好血糖,预防并发症。心理因素可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1]
2.饮食的担忧
患者不能接受糖尿病饮食,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很难一时改正。产生抵触心理,就会出现或照旧以前的饮食,或不敢多吃。怕给人添麻烦,不想与众不同,“开小灶”。就餐时间不固定,饭量时多时少,饮食品种杂乱,这时患者的营养就会失调,代谢紊乱,血糖也会波动很大。医护人员要配合患者制定饮食框架食谱,通常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一个平衡,三个兼顾,平衡膳食,摄入均衡的营养素,兼顾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兼顾预防治疗并发症,兼顾个人的饮食习惯和爱好。从饮食能量摄入,能量来源,体能消耗来进行饮食干预。[2]饮食结构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包括谷薯类,水果蔬菜,是人体最主要的来源,对脑组织,骨骼和心肌活动提供能量。占人体能量的百分之50%~60% ,蛋白质包括鱼,肉,蛋奶,豆类。是生命和机体的物质基础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的修复,细胞的更新有主要作用。占人体能量的15%~20% ,脂肪包括植物油,动物脂肪,干果类,占能量的25%~30 % .矿物质占人体能量的0.1%,如锌镁钙磷等微量元素,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锌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及谷类的麸糠中。镁来源于花生,肉蛋类。钙来源于奶蛋类。维生素其中B 族维生素,维生素C 和维生素E 对神经系统有重要的营养作用,这些在水果蔬菜中含量高。及时补充相应的维生素,使用药更加安全,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3]膳食纤维素又称多渣饮食,具有降糖,降脂,润肠,解毒的作用,主要从粗粮,蔬菜及菌类中摄入。定时定量定质,如加餐时可进食西红柿,黄瓜,萝卜等。简单地饮食换算:一两米饭=一碗稀饭=一碗面条=一碗米粉=两片面包=六片苏打饼干。18 粒花生=50粒瓜子=5 粒杏仁=10 粒开心果=2 个核桃。一两瘦肉=一个鸡蛋=1.5 两虾。2 两豆腐=2.5 两豆腐干=240 毫升豆浆=250 毫升牛奶=125 毫升酸奶。苹果梨桃橘子200 克=500 克西瓜。吸烟饮酒也是影响很大的。让患者意识到饮食习惯对血糖的重要性。合理搭配饮食,既照顾病情又考虑到患者的个人喜好,让患者接受,积极配合。
3.男女差异
男女对待疾病的心理有差异,比正常人群产生心理问题的比例要高,而男性比女性更为严重一些,男性表面不显现,女性心理外显,而大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可能与男性生活压力大有关,更易产生焦虑和抑郁心理。进行心理干预应个性化,性别化。
4.家属的态度
亲情的力量是糖尿病患者的强大后盾,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关心和饮食照顾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家属也要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保证日常生活的相对稳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疾病对并发症都是益处多多的。也可以预防一些意外的发生,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的发生及应对。
5.沟通和交流
包括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患者和患者之间沟通交流。如医患没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可能产生信息不对等,不信任,患者对医生的不认可,对医生的治疗方案不认可,执行不彻底,治疗效果也大打折扣。多了解一些患者的思想动态及要求,及时干预。患者和患者之间,应多和乐观,生活态度向上的患者解触,交流彼此的经验。
6.文化程度
不同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是不同的。据调查我国人口接受过糖尿病教育只有60%。相对来说,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控制和配合度也是较高的。他们的病情相对稳定,并发症也较少。更应注意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多进行健康教育,主动灌输糖尿病知识,引起重视,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
综上所述 ,糖尿病的治疗是多方面的,护理也是多方面,不能单纯的只看治疗方法和用药,这些因素也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
[1] 王湘,朱兆熊,王丽.抑郁情绪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32-33
[2]段维,王洪源,罗樱樱,纪立农.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评价方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1(22):21-24
[3]潘瑞蓉,俞淑琴,孙文君,等。不同降糖药物对2 型糖尿病患者机体水溶性维生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4(22):340-343
论文作者:程文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饮食论文; 血糖论文; 胰岛素论文; 并发症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健康前沿》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