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工业企业十年改革_工业生产论文

俄罗斯工业企业十年改革_工业生产论文

俄罗斯工业企业的十年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工业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俄罗斯《经济问题》杂志2000年第5期发表了俄罗斯科学院微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Г.克莱纳题为《工业企业演进和改革的十年》的文章。作者运用企业职能管理系统的概念,对俄罗斯近十年工业企业改革作了微观经济总结。主要内容如下。

1989-1999年是“经济改革时期”或“经济滑坡时期”。这里我们试用企业职能管理系统的概念(即企业内部决策主体的构成、能力及其相互作用)来分析影响企业运行和发展或衰落的各方面内在作用力的分布情况。

一、关于俄罗斯工业企业转型成果的评价

90年代俄罗斯的工业企业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微观经济实体因此转入了一个新质状态。但俄罗斯的经济界对企业的新状态评价不一。一种观点认为,俄罗斯已出现真正市场运行下的企业,且其数量在不断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俄罗斯从没有过真正的企业。前者以高效运行的企业为例,指出它们实行合理政策,运用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能对市场信号作出积极反应。后者则认为,俄罗斯绝大多数小企业并不是独立的经营主体,而是厂长某种形式上的“附属领地”;而中型和大型企业已经丧失了积聚资源的功能,成为由众多小法人分享资金、物资、信息和管理资源的松散机构。加之,拖欠支付,易货交易,产权不明及所有、支配、使用、继承和保护等其他一些所有制成分的不确定性都模糊了企业间的界限。此外,因特网萌生了大多数企业向分散的网络虚拟化阶段过渡的想法。

显然,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地方。20世纪末人们极力寻求一种能更好地将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特性与其在现代经济生产进程中的角色功能结合起来的制度形式。而在任何情况下,企业的职能应该是永远保持增加自己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资金,汇聚经理和员工的力量,为满足社会需求创造更多的产品。

二、企业的制度改造

“制度”(“институт”)被理解为固定下来的社会和经济代理人角色的相互关系和行为特征的综合体。俄罗斯企业在过去十年间制度转型上的变化涉及以下领域:1.企业的微观环境,包括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主体的相互关系;2.企业职能的内部结构;3.与企业经营活动利害相关的主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具体来讲,制度改造包括如下两大方面。

1.企业直接环境的变化。首先,外部对企业的监督弱化。计划体制取消后,大部分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行政主体。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的数据,截至1999年1月1日,国有和市属企业的数量仅为企业总数的11.4%,而且工业企业只占总数的5.4%。外部所有者对企业基本活动的监督日趋薄弱的同时,非生产性中介集团对企业的控制却大大加强,它们借助计账方式为企业供应原料和销售产品,企业用生产的产品来支付原料供应商。这种易货的“活结”束缚着企业,使企业成为固定了生产规格和对象的服务商,其市场营销职能退居第二位。

其次,企业直接环境的构成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大型企业通常被一些由厂长并购和控制的小公司所包围,通过这些公司实现主要的资金流动。在大、中型企业周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非市场一体化环境,几乎完全受影子经济支配。

犯罪也从外部控制着企业。近来,深入企业本身、意在非法操纵企业经营活动的职业犯罪愈演愈烈。

最后,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业务关系发生了变化。原则上企业有寻求生意伙伴的自主权,但有时由于中间商或犯罪机构的控制会迫使企业做一些无利可图的生意。国家定货使企业很难获利。企业也很难获得金融信贷支持。易货作为主导的交易形式是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的最重要特征。抽查结果显示,到1999年年中,在与供应商的结算总额中易货贸易所占比重为53.1%,在与消费者的结算总额中易货贸易占46.4%。市场反馈和刺激机制是西方各国的微观经济实践的运作基础。易货交易的主导地位完全改变了俄罗斯企业的市场行为,使市场反馈和刺激机制发生变异。在这种条件下,利润的最大化已经不是生产企业的主要目的。

90年代工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分离,使企业不能进行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技术革新。

2.企业内部结构的变化。首先要提到的是管理的质量、整体性和目的性的降低;短期行为致使企业的发展和再生产过程蒙受损失;经营者、雇工与所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紧张;专业技术水平下降;劳动群体瓦解,等等。追求个人威望的管理作风导致劳动群体失和。

企业的完整性是它在市场环境中得以稳定生存的基础。而今这种基础已遭破坏,其内在功能机制也已失衡。具体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劳动、资本、产品“三角关系”低效运转,即生产无效性和能源的低效耗费;在生产和再生产循环中再生产能力低下,革新领域极度萎缩;职能管理系统中经理、所有者、主管、员工产权不分、责权不明。

三、企业职能管理系统

企业职能管理系统由代表了参与企业决策制定和执行的相关人员的六个要素组成:企业领导即总经理;行政管理层即副总经理,是最高直接职能领导;员工;劳动群体;股东;股东大会。

各主体对企业决策和管理影响的平衡程度是企业功能管理系统的本质特征。企业功能管理系统平衡有四方面的内容:个体平衡,即系统中的每个主体的职能利益与权责相适应;主体间职能权利与责任平衡,即某功能主体的权利和责任与其他主体的权责相适应;期望平衡即系统中各个主体在力求实现各自利益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能量合力;系统平衡即企业功能管理系统中各个成员所有相互关系的集合。

如今,大多数企业的功能管理系统在实际操作中都达不到上述所有方面的平衡。其不平衡的根源在于总经理。改革期间企业领导获得的过度权力与责任心的低下和贪欲无止境三者的结合,往往造成大多数企业功能管理系统的极度失衡。

四、企业职能管理系统中各主体对企业的认识

企业职能管理系统中各个主体对企业的看法决定着企业的性质。总的来说,总经理对企业关注的是缩小或扩大企业的规模、产量和产品的销售。员工对企业关注的是企业是自己临时的“避难所”还是一生的归宿。行政管理人员更能关注谁更代表企业的利益,是经理还是员工。持股者则看这个企业能否成为收入的源泉和支出的对象。

具体来说,现在大多数企业领导看待企业主要是看它能否为个人迅速聚敛财富。于是,在“衰落心理”影响下,缩小甚至取消企业成为很多厂长经理的主流思想。现在存在着两种领导:一种是试图使企业规模最小化,以保障厂长的裹腹之需;另一种是将企业推向破产,因为,对厂长来说,这样比让企业负担营业支出更划算。这里已不是顺应需求的长期紧缩,而是企业的退化。

还有一种罕见的现象。俄罗斯企业的领导缺乏“主人翁意识”。在现有的管理系统中厂长被赋予了全权。他们既可选择经营规模、改变生产目的,又有权清算和出售自己企业。这样,自主权与衰落心理的结合导致许多企业的经营者选择了清算战略。

十年来,由于拖欠工资、不公正的工资标准、解聘与调任制以及所有制分配上的舞弊行为使员工对企业的热情大打折扣。在企业厂长与员工之间出现了利益鸿沟。伴随着厂长的家长式作风的盛行,员工原有的敬业热情逐渐消散。工作已成为某种短期行为,结果是劳动集体管理的恶化。员工一般反对收缩生产规模和清算企业,因为那样,他们就会失掉重要的物质生活保障。但是,他们坚持己见的能力有限。

目前,工业企业管理人员的意见决定着企业和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前景。行政管理层与社会上层本应是一种稳定的伙伴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衔接机构,行政管理层对企业的态度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们感觉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的领导阶层,是经理路线的执行者;另一方面,他们同其他员工一样受制于经理。

外部股东对企业的看法源于股票的主观价值,它一般取决于股票的售出价或股东参与管理的程度,甚至是清算的收益。由于俄罗斯的基金市场刚刚起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甚微,不会给持股人带来直接的实惠。因此,投资人对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并无兴趣。由于企业领导人与投资人利益一致,而二者利益与企业利益背道而驰,这样,工业的发展面临危险局面。

总之,1989至1999年,大多数俄罗斯企业发生了制度上的“微观经济革命”,这表现在:职能管理系统各主体的构成人员发生了改变;系统内部力量及相互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重组,系统从平衡过渡到极度不平衡直至使企业丧失了再生产能力;两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社会组织参与企业内部事务决策制度和企业内部中期规划制度被废除;系统内各主体对企业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利益的天平正在向缩减企业甚至彻底撤消企业的战略倾斜。

制度上的惯性特点往往比职能特点更有爆发力。已形成的局面可以说是在企业内部安放了一颗慢性炸弹,它将毁掉整个企业制度。

五、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模式

俄罗斯社会有哪些内在和外部力量会阻止整个企业制度的崩溃呢?

15年间企业外部的经济协调制度遭受了侵蚀和破坏。如今,微观经济协调成分——企业和家庭也受到威胁。市场协调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稳定的制度改造、宽松的企业发展环境是俄罗斯经济复苏的条件。但不实现真正的企业改革,这一切将成为空谈。

在俄罗斯现有的法律和执行权力机构状况下,企业改革恐怕很难实现。在微观经济层面上,其阻力来自系统内各力量的配置。此外,绝大多数企业不能协调一致地进行认真的转型。因此,关键是要围绕“改革协调中心”,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由协调中心进行信息、物资、资金的配置,以保障转轨良性发展。

企业的改组有三种模式:“联营型”,即地域相邻的企业间进行同步的改组;“网络型”,即协作的企业集团为确保技术和资金上的连带关系而同时进行改革;“部门型”,即指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集团进行渐进的波浪式改革,其进程由各部门机构总体协调。

在暂时缺少部门协调机构的情况下,地方和市政权力机关应承担企业改革的部分使命。市政部门和其他区域管理机构应下设经济协调委员会,以规划当地企业经济发展,协调其行动,积累和调拨资金支持企业的“联营型”和“渐进波浪式”重组与现代化。地区领导比企业领导的利益更长远,而地方政权之于选举人比经理之于劳动群体的责任感要高,因而也更有积极作用。

标签:;  ;  

俄罗斯工业企业十年改革_工业生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