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_信用卡论文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_信用卡论文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共同推动银行卡产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银行卡论文,抓住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银行卡产业,对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倡导健康消费方式,改善支付服务,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银行卡的应用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也是城市信息化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银行卡产业取得了初步的成就,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还不够成熟。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银行卡产业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提高银行卡产业的整体水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特点

随着联网通用的深入进行,银行卡产业逐步建立起资源共享、业务联合发展、公平有序竞争、服务质量提高的良性发展机制,与以往相比,现阶段银行卡产业主要表现出四个特点:

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促进了银行卡产业的集约化经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商业银行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纷纷借鉴国际同业的实践经验,建立银行卡中心,尝试自主管理、独立核算的运营方式,这一举措推动了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益、提高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加快业务创新的步伐。

银行卡市场规范化与专业化程度大大增加。经过艰苦努力,银行卡受理市场上POS机重复摆放、资源浪费的现象大大减少,商业银行收单业务恶性竞争的情况大大改善,出现受理市场逐渐规范化、受理服务质量不断改善的趋向。“314”目标基本实现后,商业银行终端机具的标准化改造基本完成,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得到较好的贯彻实施,银行卡交易成功率得到大幅提高。同时,一些银行卡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专业化服务机构开始出现,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可以将一些如机具安装维护、制卡、递送等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这样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促使整个银行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商业银行大力推行信用卡,信用卡市场开始起步。商业银行在发展借记卡市场的过程中逐步建成了电子化网络、积累了客户基础,从去年开始,各商业银行陆续推出自己品牌的信用卡,银行卡产品突破了单一的借记卡模式。信用卡作为个人信贷产品,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提高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加快银行卡国际化步伐。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为了满足境外卡境内受理和国际卡境外受理的需求,商业银行一方面不断改善外卡受理环境,外卡收单交易迅速增长;另一方面陆续发行国际卡,满足境内居民的境外消费需求。在此过程中,各商业银行大都分别建立了多个外卡接口。目前,各自的交易规模都不大,重复交费,经营成本较高,没有充分体现银行卡业务联合发展的优势。

总的来说,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银行卡产业已经初具雏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运作逐渐规范,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为实现新形势下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银行卡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银行卡产业处于国际大背景下,既有国际化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

首先,我国银行卡产业处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国际市场先进的技术、人才、业务运作和管理经验都成为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广阔的国际市场也为国内银行提供了更大的国际发展机会。

其次,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银行卡产业必然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从国外金融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个人金融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增长最快的业务领域,个人金融业务的主要载体是银行卡,银行卡既是争夺客户的重要工具,也有助于商业银行改善资产结构、提高盈利能力,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作为古老银行业中的朝阳产业,以银行卡为核心的个人支付和个人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相对于国外的成熟市场来说,国内的银行卡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具有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必然成为中外金融机构激烈竞争的主要领域。国内银行卡产业的经营主体由于经营机制、技术和人才基础的相对劣势,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我们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不仅要履行承诺,逐步加快开放的步伐,完善国内的市场经营环境、法规政策环境,还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过渡期,加快发展,增强经营主体自身的竞争力,更要加快联合经营的步伐,借助本土市场的整体优势,在国际竞争中获取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第三,银行卡是现代信息技术同金融业务紧密结合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业务不断发展创新,银行卡市场日趋复杂,使监管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银行卡支付体系中,资金流、信息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在金融机构、企业与个人之间频繁流动,如何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解决好金融体系的信息安全、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消费者的权利保护等问题,是完善政策监管体系,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必须面对的课题。

进一步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

分析市场现状,进一步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加快受理环境建设。银行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工具,其生命力在于广泛的可接受性。加快受理环境建设,既有利于加快国内发卡机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也适应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我国银行卡产业虽然已经有了初步发展,发卡量已经达到5亿张,但从交易规模、现金渗透率、人均持卡交易量等指标来看,同成熟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其根本的制约因素就是受理环境不够理想。目前,全国仅有特约商户15万,占商户总数的2%左右;ATM不足5万台,相当于美国的1/6;全国平均每百万人口仅有ATM机40台,而发达国家每百万人口拥有1100多台。国内能受理外卡的商户不足万家,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厦门等大城市,中小城市目前还不能受理外卡。由于银行卡受理市场规模太小,影响了持卡人用卡的积极性,制约了整个银行卡市场的发展。

推动受理市场建设,要多管齐下。首先,要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加大受理环境的投入。现行的跨行转接交易中的利益分配机制明显向发卡行倾斜,对收单方考虑不够。而从投入来看,收单机构承担了绝大部分受理市场的建设成本,在现行的分配机制下,其收益无法弥补成本。收单机构开拓商户的动力来源于吸储,而不是银行卡业务本身,这就导致了大商户过度竞争、广大中小商户无人问津的现象。在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初期,这种分配机制对于扩大发卡量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当前受理市场成为产业发展瓶颈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收单业务的收益,调动商业银行开展收单业务的积极性,进一步开放受理机具,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市场开拓。

其次,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利用税收等调控手段,鼓励商户尤其是中小商户以及医院、交通、旅游、公用事业等各个领域共同受理银行卡,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中,鼓励广大消费者多用银行卡支付。去年年初以来,上海、北京、天津、深圳、长沙等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银行卡应用的推广,采取了如公务用卡、有奖促销、受理环境达标验收、媒体宣传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银行卡的普及应用,推动了当地银行卡受理环境的改善。

加快探索银行卡的市场化经营体制。长期以来银行卡业务一直是银行传统储蓄业务的附属业务,发卡机构还缺少市场化条件下独立运作的经验,传统方式下的经营模式粗放,产业利润微薄,专业人才、技术、管理经验不足,只有加快市场化经营体制的探索,才能真正增强发卡机构自身的实力,为参与国际竞争做好准备。同时,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实现市场化定价,银行卡市场商户回佣及其分配比例采用全国统一,并长期沿用。市场主体无法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节,导致利益机制不顺,产业发展受到制约。要加快市场化的进程,从根本上解除银行卡经营主体的束缚,适应市场化的竞争环境。

大力发展专业化服务机构,提高银行卡服务质量。目前,制约我国银行卡普及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银行卡服务质量不够高。表现在一方面交易成功率不够高,虽然到2002年底同城跨行交易成功率达到85%,异地跨行交易成功率达到74.3%,但离通用好用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另一方面在跨行交易的差错处理等方面还不够及时,持卡人投诉较多。再有,对商户的服务,对持卡人的服务内容还比较单一,服务质量不高。为此,既要充分发挥联合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贯彻好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强发卡收单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也要加快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培育,在建立统一的银行卡服务标准基础上促进商户和持卡人服务各个环节的专业化、规范化,改善质量,提高效率。

从国际银行卡发展来看,由专业化服务机构担任受理市场开发的主导力量是一种普遍趋势。专业化服务对于银行卡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银行卡是规模经济型产业,专业化服务的发展使银行卡产业参与者如银行卡组织、收单机构、发卡机构、相关产品和技术供应商都在产业内分工协作中获得规模效益。同时专业化服务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运行效率。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银行卡产业的成熟是伴随着市场服务的专业化即非核心业务外包的趋势而逐渐实现的。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专业化服务目前刚刚起步,专业化程度低,在商户开发、机具维护和人员培训等专业化服务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主要有广州、深圳等地。从事受理市场建设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在规模、实力、专业化水平等各方面都与国外同行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加快发展。

完善银行卡产业监管体系,创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控制系统风险。银行卡产业的监管目的首先在于促进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发展银行卡业务,尤其信用卡业务,也需要有良好的监管环境和市场经营环境。为了规范银行卡产业参与者的市场行为,防范银行卡业务相关的金融风险,达到“事前监管”的目的,在当前银行卡市场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专门针对银行卡产业的监管框架。为此,首先应该建立起产业监管的法律体系,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对象和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具体的监管框架体系。这一框架体系应将参与银行卡产业链的,有可能引起市场系统风险及操作风险的各类市场主体及其经营行为都纳入其中,防止监管上出现真空地带,杜绝监管漏洞和隐患。监管框架中应包括市场准入和退出规则、银行卡相关的技术规范、产品服务及其他相关业务的操作规则三个核心部分。其中第三部分的内容是银行卡行业监管的核心内容,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主要关口,主要包括风险的管理、业务流程和市场秩序的规范以及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此外,规范发卡机构的会计账务处理系统、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也非常必要。

其次,在统一完整的监管框架下,要重点突出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从韩国信用卡发展的经验看,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非常重要,否则将难以持续高速增长。在银行卡交易中发卡行、受理行、持卡人和商户等各个环节,对于金融机构的储蓄、结算、信贷等各个领域中存在的信用风险、欺诈风险、流动性风险、汇兑风险、系统运行风险、金融信息安全风险等各种风险隐患,都要有监控措施。要建立各商业银行、联合机构的协作防范机制,完善银行、联合机构、监管机关各个层面的监督控制机制。同时,要加快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加快研究和实施整个产业的密码化和IC化等防欺诈技术手段和措施。

另外,还应改革目前监管政策和措施中不适应银行卡经营主体发展的内容。如在信用卡坏账准备计提等问题上,要考虑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监管政策,避免不必要的束缚。

标签:;  ;  ;  ;  ;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_信用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