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学生对观察、思维、情感的综合表达,学生的作文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发展。长期以来,“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众多学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说”,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因此,重视学生“说”的指导和训练,使他们会说、能说、乐说,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交流材料,让学生人人“敢说”
作文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抓住重点“把内容写具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作文“内容空洞”的问题往往普遍存在,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由于学生观察生活时缺乏有意注意,对原本醒目的事物或突出的现象视而不见;由于语言水平的问题,许多想要叙述的内容无法表达等等。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口头交流作文素材。动笔之前先让学生在班级或小组里把自己要写的内容讲给大家听一听,这种口头交流实际上是学生在众人面前的一次“亮相”,期望“赞赏”的心理会激励学生尽其所能把内容说详细、说生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会获得一种主动发展。另外,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提出一些疑问,这些疑问往往会涉及到作文的“细节”,对于这些疑问的“解答”,必然会促使作文的材料更加丰满,从而为叙述具体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这种伙伴间的交流,可以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说话氛围,使他们人人敢说,从而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二、评价点拨,让学生个个“会说”
由于年龄和个性的差异,学生在交流材料的过程中,会暴露出各种表达上的问题,如遣词不当、语法不通、条理紊乱以及情感含混(指对描述的对象缺乏明确的情感倾向)等。这些问题如果等到教师批阅作文时才予以指导纠正,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作文成绩,而且指导的效益也往往局限于学生的个体。如果在交流阶段随时发现随时评价、点拨,不仅会大大增加学生写作成功的信心,而且可以在相互评点的过程中使所有的学生共同受益。这里需要合理安排交流程序,在交流活动的组织上,一般应先安排班内交流,通过班内交流、相互评价,为学生的“说”树立起一个基本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小组交流,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人人参与,又可以提高小组交流的质量。在交流的“人选”上,应尽量照顾到上、中、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一般来说,在班级集体交流阶段,应当首先安排水平较高的学生发言,这样可以为大多数学生提供有益的借鉴,使那些中、下游学生更好地树立起参与交流的自信心。在小组交流阶段,则应当优先照顾作文困难的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小组内集思广益,帮助这类同学从“不会说”逐渐走向“会说”,从而为他们的作文搭起作文成功的阶梯。另外,为了扎实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针对交流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抓住一点,引导学生强化口述,实施“重点突破”。
三、多向交际,让学生时时“乐说”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重要基础,而且,口语能力的发展,将会带动观察能力、认识能力、情感水平及表达兴趣的同步发展,写作中诸如内容枯燥、文理不通、思想浅薄等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改善学生的作文生活,是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如在低年级阶段,班级可以每日举行二十分钟到半小时的故事演讲会,要求学生把读到或听到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这样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而且可以使他们获得生活的快乐,其作文兴趣也会油然而生。在中年级阶段,可以每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学生通过“发布”自己感兴趣的国内外、校内外新闻,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人生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能使自己的口语能力得到锻炼。在发布新闻的同时,也可以就这些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促使学生的文章逐步朝向“有个性、有观点”的方向发展。在高年级阶段,可以举行各种辩论会,组织学生围绕一些感兴趣的社会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等开展辩论,通过这种辩论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从而为写出富有思想性、逻辑性的文章打下基础。
论文作者:李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他们的论文; 自己的论文; 阶段论文; 会说论文; 语言论文; 《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