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论文_赵光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论文_赵光强

[摘 要] 我国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根基的文明古国,乡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受经济及西方文化的侵蚀,正面临重构和消失的危机。未来,乡村文化遗产能否在快速经济发展浪潮中得到保护与传承,将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

[关键词]乡村文化遗产、全面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战略、保护与传承

一、前言

乡村文化遗产,从时代上说,包含着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近代革命文化及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文化三个时期的文化创造;从类型上说,包括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如文物、乡土建筑、古遗址、传统器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节庆、传统文艺、传统医药、传统饮食等)、人文自然融汇性遗产(如农业文化景观、历史风貌、文化生态等)以及文献类遗产(如家谱、村志、乡土知识读本等)[1]。

我国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根基的文明古国,农村作为我国文明的发源地,沉淀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村文化受经济高速发展及快速城镇化的冲击,正面临重构和消失的危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一步提高了对乡村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对乡村文化保护提出新思路与新举措。他强调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同时,他还指出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2018年1月2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把繁荣兴盛乡村文化摆在了重要位置,并提出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全面小康社会是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不仅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应注重人民精神文明生活的提高。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增强农村文化自信,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进而有助于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农村产业兴盛、生态环境保护及农村生活改善的长期、合理、有序地发展。因此,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需要因地制宜地对乡村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从而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的幸福感。

二、项目背景

2.1区域背景:

霞云岭乡依托“绿海红歌”的资源禀赋,确立“生态立乡、文化兴乡、旅游强乡”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霞云岭乡身居北京西山(即太行山)腹地,大石河上游,远离城镇,生态环境优越,被整体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京西南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京西南第一高峰”、“北京天山”美称的白草畔也坐落于此。同时,霞云岭乡还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的诞生地,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房良联合县第一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和王家台烈士陵园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

2.2村庄概况:

龙门台村位于霞云岭乡西南部,属深山村落,距离北京市区约2.5小时车程。108国道从村庄西侧经过,是村庄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

村庄总人口464人,曾下辖龙门台、何家台、杨树洼、前口、金草梁、窑儿背、豹台等7个自然村,因受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威胁,于2011年完成搬迁安置。全部村民住进了在龙门台和何家台新建的二层住宅,其它自然村的传统民居被完好的保存下来。

龙门台村是霞云岭乡重要的旅游集散地。龙门台村紧邻霞云岭乡两处重要的旅游资源且位于其主要的咽喉要道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白草畔自然风景区,龙门台村距白草畔自然风景区入口约12公里,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约6公里。并且龙门台村设有党建教育基地,是联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与王家台烈士陵园的红色纽带。(见图1)

三、村庄文化特色:

龙门台村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村庄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现存文化资源众多,有传说故事、河北梆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有龙王庙、老民居、石板开采的遗留物等物质文化遗产。

3.1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众多传说故事中,最有趣且家喻户晓的当属村名的由来。它巧妙地与村庄地貌相结合,讲述了村名背后的故事。因地处大石河上游谷地,河床狭窄,中间一巨石将河水分流,巨石上建龙王庙,并有小桥与村相连,故名“龙门台”。[2]

另外,村庄在戏曲方面也有一定文化积淀。据《房山区志》记载:“村办剧团兴于清末,盛于民国。剧种有老调梆子和丝弦二种,而老调梆子唱腔和河北梆子相近。龙门台村民称其为本地梆子。”至今,村内仍有3名演员可以演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物质文化遗产:

龙王庙是龙门台村红色文化的见证者与代名词。龙王庙始建于咸丰五年,自1938—1943年的抗日战争战期间,先后作为八路军的后防卫生站、疗养院、中心小学、革命烈士灵堂等使用,见证了军民齐心、保家卫国的革命历程。

石板文化作为时代记忆,至今影响着村民的生活。石板是龙门台村优质且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一。在2015年以前,石板开采一度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因石板质量优异,曾远销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另外,石板也曾被村民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例如建房、铺装、石板桌、罐体盖板等。至今无处不在的闲置石板、运输车、切割机等依旧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石板产业的辉煌。

此外,龙门台村完整的保留了建国后各个年代的石板房,是展示房山地区乡村发展变化的缩影。村庄布局依山就势,掩映于绿树当中,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村庄院落多为“一”字型或“L”型的传统格局;建筑材料多就地取材,屋面以青石板为主;建筑构件样式多样,制作精美,并且随着各个年代建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建筑立面材料、建筑构件等方面均能展现出某一年代的建筑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京西的“乡村民居博物馆”。

四、村庄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

保护意识的缺乏,加剧了文化特色的丧失。村民在近几年的村庄建设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对村内的古宅、古树等文化资源缺乏保护意识,大拆大建,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硬化的村庄、现代化的住宅、随意丢弃的垃圾等等。原有的乡土文化特色正逐渐消失、村在林中的空间格局被打破,乡愁也正在变成记忆里的田园。

经济发展的落后,限制了文化遗产的保护。石板加工产业停产后,村庄失去支柱产业,产业类型变的单一,以农业种植为主,人民收入水平也随之下降,劳动力出现外流,村庄产业面临转型的发展难题。产业的衰落,收入水平的降低,致使村庄的文化遗存得不到较好的保护。遗存的老宅院也早已闲置,无人管理,院内杂草丛生,墙体开裂,建筑构件破损,面临倒塌的危险;村中的大鼓队、本地梆子也面临解散和无人传承的窘境。

五、村庄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策略

规划提出“保文化 惠民生”的发展理念,从土地使用、文化保护、产业发展、设施完善、环境美化等方面入手,加强对村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合理合法的土地使用,为文化保护提供基本保障。规划结合村庄在土地“减量”中的贡献,并考虑村庄产业转型以及文化保护的需要,通过与多方沟通协调,保留乡土特色保留较好的前口(自然村)。一方面,在土地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保留了原有村落的建筑肌理、院落格局、建筑形式等乡土特色,保护了传统民居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又可作为村庄未来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

文化保护意识与文化自信的提高,有利于文化保护的有序进行。规划通过增设立村史馆、文化墙、文化展示区,并结合图片宣传,实物展示,影片播放,VR体验等方式,多方位展示龙门台多元的乡村文化,提高村民的文化保护意识与文化自信心。规划还建议对老宅院进行适当的环境美化与加固、修缮,以保护传统乡土建筑格局。

传承并弘扬特色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带动产业发展转型。规划提出龙门台村应借助霞云岭乡“绿海红歌”的品牌建设,通过党建教育基地与周围重要景点协同发展,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同时依托自身交通优势及良好的居住条件,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白草畔自然风景区等重要旅游资源提供完善的具有本村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务配套(比如利用传统民居、空闲安置房,根据建设年代的不同进行装饰,营建不同年代特色主题民宿,打造“乡村民居博物馆”),促进文旅融合,带动产业发展转型。此外,还应鼓励文创产业发展,组织并吸引文化艺人回乡,将村庄文化融入艺术品制作、农产品包装、品牌营建等,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文化创新发展与产业融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文化设施配套,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规划建议结合村委会,增设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同时在广场建设一处戏台,为村民提供舒适的文化展示与交流学习空间。

美化村庄环境,彰显文化特色。规划通过将体现农耕文化或石板文化的闲置的石磨、石板、石板加工时的闲置工具等物品重新利用,融入村庄环境美化,以展示龙门台村形象及文化特色,打造村庄文化名片。

六、总结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即需要自上而下的严格管控与指导,又需要自下而上的思想观念转变,提高文化保护意识;只有发挥农民主体地位,才能切实保护好优秀乡村文化遗产,传承乡土文化特色,推动优秀文化遗产合理适度的利用;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也不是一味的一成不变,应立足乡村本土文化,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借助现代技术,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才能实现乡村文化遗产的长久保护。

[参考文献]

[1]贺云翱.乡村振兴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N].人民政协报,2019-11-04009.

[2]《房山区地名志》编辑委员会.《北京市房山区地名志》[M]. 北京出版社. 2012.

[3]安佳.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现代交际,2018,14:238-239.

[4]曲延春,宋格.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传承论析[J].理论导刊,2019,12:110-115.

[5]贾云飞.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三大困境[J].人民论坛,2017,08:136-137.

论文作者:赵光强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  ;  ;  ;  ;  ;  ;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论文_赵光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