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称性到对称性的突破--论书体的演变过程_楷书论文

从对称到对称的破缺——略谈书体的演变过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称论文,书体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书体演变,是历来论著讲得最多、也是讲得最少的课题。追本溯源,非涉及文字书体的演化不可,然而,也因为从甲骨文到篆、隶、楷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明摆着的一切又何须深究,因此,往往浮光掠影、一笔带过。即使在很多论述中归纳出诸如工具的改革(由锲刻到笔墨书写)、书写简捷的需要、审美趣味的提高等,也只不过说明了文字书体演化的原因而已,至于把这一全过程作具体的描述,从结构特点的角度分析,探讨其发展规模则并不多见。本文的目的,想在这老生常谈、熟视无睹的课题上抛砖引玉。

(一)

在这篇短文铺开之前,先作几点说明。

1.愚以为整个书法系统由正体、草体为两大要素构成。正体包括陶文符号、甲骨文、篆、隶、楷;草体包括行书、草书。正草二体的本质区别在于规范化和自由随意性。

2.从甲骨文到小篆的文字象形阶段可认为广义的篆书系统。

3.对于书体演变过程的描述,侧重于篆、隶、楷的正体范围。

本文竭力想说明的基本观点是:从篆到隶到楷的发展过程,是从对称到对称的破缺。不妨先看下图。

图上的“弟”字,在应公鼎上是对称的,到齐子仲姜镈则对称破缺。同样“子”字在己侯敦、楚公钟上是对称的,到盂鼎“子”字中间一竖弯曲而对称破缺。这类字在篆书阶段仅略有缺破,到隶、楷才破缺更甚,并且,汉字中这类情况是少数。

图上如“昧”字,虽然从整体上看“日”和“未”两部分并不对称,但从其部首或部分来看,则是对称的,这种部分或局部的平衡对称,也在向隶、楷的演变过程中逐渐破缺。

由以上二图,可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1.我国文字书体在象形阶段,即广义的篆书系统,其结构是平衡对称的,即使是大量的合体字(如形声字和会意字等),也力求局部的平衡对称,这个特点在高度规范化的小篆而达到登峰造极。

2.从象形发展到符号,书体结构开始大量破缺。发展到楷书,所有的对称结构完全破缺。

3.由以上三点,可明显地看出,书体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对称到对称的破缺。

(二)

作为观念形态的艺术总是时代思想的反映,是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紧密联系的。在文字书体的初创伊始,其平衡对称的特点,反映了原始人类追求和满足于相同或平分秋色的美的观念。在人类吃大锅饭的年代,这种观念也反映到其它艺术之中,歌是反复的重唱、舞是单调的扭动、画是周期重复的图案(原始图腾及原始彩陶纹饰)。在文字的创始上更是如此,原始陶文符号就有许多这样的例证:

(上图为西安半坡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刻划符号)传说中伏羲氏的八卦,更是直线呈严格对称的排列组合。

所有这些似乎告诉我们,远古的祖先不仅认为对称能反映事物的特点,并认为只有对称才是美的,情感简单而粗拙的人们往往在平衡和谐中享受到无限的愉悦和欢心。

然而,当剩余产品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原始平衡——出现了阶级分化,上层或下层还是把这种平衡对称的观念作为一种理想反映在文化艺术之中。无论是人们对自然充满着蒙昧与恐惧而祈祷、占卜以求吉利的甲骨文

还是象征着奴隶主王威与神秘恐吓,在青铜礼器上的对称图案、饕餮纹饰、及浑厚凝重的铭文,都说明这种平衡对称的美在日趋成熟,以至于发展到小篆,经先秦理性精神的渗化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用以颂扬始皇帝文治武功的小篆,登峰造极的平衡对称,如此的优雅、细腻,竟然嗅不出半点血腥味。(其它如反映下层生活及情感的《诗经》,严格的重章叠句也是典型的对称形式)。

阶级矛盾的加剧,不平衡的现实冲突,人们对平衡对称的观念开始怀疑和动摇。天堂是天子和星宿们的极乐世界,芸芸众生的最后归宿则是可怕的地狱,于是,对称变幻成对立,人们这才恍然觉悟,所谓对称只不过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太虚幻景,原来平衡对称的事物在他们的眼里也出现了破缺,便企图用破缺来代替对称,对称与对称破缺的矛盾运动,揭开了艺术发展史的新的一页。

(三)

文字书体由对称而破缺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草意。 如前图A上的“子”字,在楚公钟上“子”字中间直的一竖显然是工整和规范的,但在盂鼎上,中间竖有点像撇而略为弯曲,这漫不经心、草草的一笔使对称的结构产生小小的破缺。

我国书体的演化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即秦汉之际的由篆而隶和魏晋时期的由隶而楷。魏江式《书表》云:“汉兴有草书”,可见由小篆而前广义的篆书系统,是没有现在意义的草书,即使前文所举盂鼎上的“子”字,略带弯撇的小小的草意,也纯属偶然现象,因此,整个篆书系统或者说先秦文字最重要、最明显的特征是平衡对称。由篆而隶,主要的变化是弯曲的横画展平而成直线,(并且简化了结构)除了草意的波磔给隶体带来一定的破缺,还没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来全面打破这传统的稳定的平衡对称的结构,扁平正面取势的隶体基本上还处于对称阶段。然而,同样脱胎于西汉简牍艺术,与汉碑隶体规范化平行发展的章草,却孕育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章草连贯的笔划,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结构形式,成为书体由对称到对称破缺的关键因素。

(四)

由于毛笔的广泛应用,捷速的快写而使章草应运而生。由此,笔锋运动的时间形式(速度)占了主导地位,人们暂时放弃了刻意求工和匠心安排,率直而随意的书写,出现了夸张放肆的不规范的笔划,这样,笔划的不规范理所当然地导致结构的不规范,传统的平衡对称被率直和随意而冲破。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诚如上文提及的章草第一次使原来似乎并不相干的笔划连贯起来,拖泥带水的游丝使笔划迴环萦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结字形式。在捷速的连贯中,不仅笔划得到省略(简化结构),而且,笔划之间开始顾盼照应、翘首相望,在随意的长短相补、斜正相倚之中,打破了僵化的传统规范,对称结构开始全面破缺。这种新的不对称的结构其意义在于,在仅仅作为文字符号的点线简单的排列组合之中,注入一股生动的活气。在章草的基础上规范发展而来的楷书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连贯的优势。如篆的水旁

与隶的水旁氵是没有连贯之意的,而楷的水旁氵,三点笔断意连、顺势而下。在欧字中,水旁的第一点像极短的撇,与第二点呼应,第三点演化成挑,与其它笔划成呼应之势。楷书中的钩,对篆隶来说,完全是崭新的笔划,而钩的产生也完全是笔划连贯的结果,是一种承上启下的笔划。如楷书的提手旁(扌)竖钩与挑成呼应,挑又与下一笔划势连,这种连贯的例子在楷书中比比皆是。谈及楷书,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八法的典范“永”字了。而永字的书写,其笔划也完全是连贯的。(如图)

这样,楷书之中由于笔断意连、顾盼照应,一股活气在字中周天运行,作为简单的文字符号的各种笔划开始有机的联系起来,这是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新的结构。后汉魏晋以后,楷书新体的萌现发展,书家们开始注重笔法的研究,诸如“藏头护尾”、“逆入平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逆锋起笔、回锋收笔。这种基本的运笔法则,不仅为了达到饱满、厚实的笔划效果,其实,也是在连贯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运笔规律。逆锋起笔是承上,回锋收笔是启下,楷书之中,几乎每一笔划都是承上启下。因此,笔断意连、呼应连贯不仅是对称破缺的楷书产生的原因,也是其书写中最重要的内在机制。以后,所谓“一笔书”及狂草之类的,也正是在这连贯的基础上更随意、放肆、尽情尽兴的结果。

由于章草随意的笔划和连贯的结构,直接产生了对称破缺的新体——楷书,这种新的结构,笔划之间新的排列组合一经出现,使书法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魏晋而后,书风之盛、流派之多、名家层出不穷,各种新体如雨后春笋涌现,以至于在以后一千年左右的封建社会里,书法艺术的长足发展,简直成了封建文化的时髦和象征,这里当然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但就书法艺术本身来说,楷书变革的意义何在?或者具体地说,这种对称破缺新体有哪些新的优势?

(五)

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从对称到对称的破缺能导致形体的丰富多样。

1.在随意、放肆、夸张等草意的基础上规范的楷书的基本笔划、形体丰富多样。篆书主要由直线和曲线两种笔划构成,隶书增加了波和磔,楷书则八法俱备,基本笔划的增加丰富了文字的表现形式。特别是楷书中的点(侧),宋姜白石认为点是字之眉目。点在一字之中是传神之笔,点就是画龙点睛。多样化的点使字体各具情态,点有侧点、垂点、挑点、撇点、长点(反捺)、竖点等各种形式,点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笔划。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侧之一法,足统余法”。点的书写如同其它笔划一样,必须逆起回收、一波三折,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点充分体现了楷书艺术中,各种笔划既变化多端又和谐统一。点的产生是草意中的快收急制,是力的爆发和戛然而止,因此,更易于表达激越的感情和增加作品中的节奏感和跳跃感。点如许之多的优势,对仅以直曲二种线条组合的篆书来说,实在是望尘莫及了。其它如钩的鋑利、撇捺如鸟之双翼、人之手足、飘飘欲飞、翩翩起舞,这些形态各异的笔划所产生的艺术功能,也是以平衡对称为特征的篆隶所难以达到的。

2.平衡对称的篆隶是以正面取势,是一种四平八稳的结构,而楷书对称的破缺产生了欹侧的结构。正面取势是横平竖直,欹侧结构则横不平、竖不直。横有向右上的斜势,竖则“弯环而势曲”(颜真卿语),这样,斜中求正、曲中求直,使结构更变化无穷,姿态万千。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中有专论“偏侧”结构,“字法所谓偏者正之、正者偏之,又其妙也”。正而偏,就是在平衡中求变化,偏而正,是在欹斜中求稳定,对这种结字中相反相成,充满辩证规律的研究,在楷书产生以后才有可能。其它如“挑”“左高右低”“左小右大”等节,也都是以欹侧结构为基础的论说。由正而侧的结构变化产生艺术效果不同的例子,在生活中也常见,例如,一般用于证件的免冠正照,给人严肃呆板的感觉,而艺术照像一般都侧身侧面,各具情态,富于变化。

3.抽象的线条有两种功能,表示事物的界定或运动轨迹。前者为静态,后者为动态。对称全面破缺的楷书,使以线条表现的书体由静态发展到动势。上文所及,逆起回收实质是运笔过程中的承上启下,每一字,每一篇章都表现出连绵不断的运动过程(这里包括提顿、疾涩、方圆等各种笔法,而且,唯有动势结构,这些对应的笔划才表现得尤为突出)。就具体笔划而言,诸如点、钩、挑、等,都充分体现了这种连贯的动势。因此,平衡对称的篆隶实质是一种静态结构,而对称破缺的楷书则已是一种动态结构。同样欧阳询三十六法中“应接”节中说“字之点画,欲其互相应接”,及“意连”“应副”“捷速”等节,也是专述这动态结构的特点的。而且,由于这种对称破缺的动态结构的发展,行草书中的笔断意连,气脉贯通成为必须和重要的审美标准。

4.对称的结构笔划之间力求平衡停匀,而对称的破缺,新的结构使书体的笔划之间产生了众多的新型的相互关系,即疏密、开合、“向背”“挑”“粘合”“垂曳”“排叠”等,这是疏密尤为重要。三十六法“避就”节说:“避密就疏、避险就易、避远就近,欲其彼此映带得宜”;“褊”节说:“……结束整齐、收敛紧密、排叠次第,则有老气”;“穿插”节说“字画交错者,欲其疏密、长短、大小停匀”等等,都是对这种新型的笔划关系的研究。我们常说的“疏能走马、密不透风”也就成了一种很高的艺术标准。其它如“左小右大”“左高右低”的要求,都是对称破缺后,在不平衡中求得更高更新的平衡。从满足于平衡对称到疏密开合的追求,也反映在其它艺术的发展中,原始图腾、彩陶图案、青铜纹饰以至于通俗的民间年画,几乎都以平衡对称为特征,而发展到后来比较高雅的文人画则在大疏大密、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又自然天成中求得较高的审美享受。

5.平衡对称是要求各种笔划整齐划一,特别是篆书,只有匀称的直曲线条组成,是异中求同。而对称破缺的结构,不仅基本笔划丰富多样,因字因体而异,而且,结构也千变万化,是同中求异,是变化的统一,是充满辩证关系的新结构。基本笔划的曲中求直、方中见圆,似方又圆,结构的斜中求正,在不平衡中达到新的平衡,在颠三倒四、姿态各异中求得顾盼照应、和谐统一,因此,这就体现了美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与多”的统一。

整个书法艺术的正体系统由篆而隶而楷的演变,就结构而言是从对称到对称的破缺。对称破缺的楷书新体,有如许之多的优势,一经产生便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文字讲,它成为基本定型的方块汉字而沿用至今,从艺术上讲,为行草书的急剧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这些新的结构、新的优势,也给古老的篆隶赋于新的生命,特别是清代的一些碑学大师,把笔划结构中的疏密、开合、斜正等关系,运用和渗化到篆隶之中,使之大放异彩,而且,对称与对称的破缺也仅是相对而言的,更便于抒情达意的行草书对楷书来说,又是进一步,或者说更高层次的对称破缺,这些已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应另文专述。

标签:;  ;  ;  ;  

从对称性到对称性的突破--论书体的演变过程_楷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