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文化是个开放的体系,它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勤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忍不拔、恪尽职守等美德,又与时俱进,不断吸取先进企业文化的精华,它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从企业战略的实施、规划的制定,到企业价值观、团队意识的形成都有企业文化的参与。企业的文化管理促进企业文化的养成与丰富,企业文化的丰富又促进企业的文化管理。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创建企业文化就是创建人本文化,就是在创造和谐企业,创造美好生活。
关键词:文化;企业文化;文化管理
一、关于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的内涵。
早在1871年,英国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就给“文化”这一概念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指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获得的包括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的定义奠定了现代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但是它并没有统一人们的认识,很多人不满足于泰勒只从精神方面去界定文化。泰勒之后,人们仍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认识、界定文化概念。
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的画家陈丹青说:“现代化过程是三个层次,一是器物,一是制度,一是文化。由于‘器物’层面的超速现代化,制度、文化的滞后日益凸显。”文化作为影响发展的关键因素,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特色、不同的魅力。如北京的文化是“大气醇和”,上海的魅力是“开阔雅致”,广州的特色是“生猛鲜活”。文化是随着国家、民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
二、关于企业文化
而今,“文化”一词在企业被频频引用,“企业文化”、“党建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营销文化”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当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但其宗旨都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旋即在西方盛行。泰伦斯•狄尔和爱伦•肯尼迪撰写了第一本以“企业文化”命名的著作,他们对企业文化有许多深刻的见解。在他们看来,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念,以及大家共同遵守、并不用写在纸上的行为准则,而且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观念的仪式。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的界定是见仁见智,和以上对文化的认识一样,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的结构大致可分为3个层次,即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或叫器物层)。
不同的企业拥有不同的文化,但是各个企业文化内涵中包含着共同的特征:公正、仁慈、自尊、博爱、正直、诚实、品质、服务和耐性,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美德。这些美德及其永恒不衰的原则性如同一面旗帜,引领企业管理者把企业领向时代前沿。
三、企业文化与文化管理
从情感管理到文化管理,企业管理层次依次向纵深方向推进。文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通过企业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
文化管理就其重视人和文化的作用而言,是行为科学的发展和继续,但绝不是行为科学的简单重复。文化管理充分发挥文化覆盖人的心理、生理、人的现实与历史,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全面显示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文化是一整套由一定的集体共享的理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的,使个人行为能力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规范、模式的整合。
企业文化要靠管理者来创建,而管理者要靠管理来创建企业文化。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领导者、传播者、驾驭者。
1.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规划和实施息息相关
企业的战略规划受企业思想的制约,因而,企业战略的研究、规划与实施必须与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提升并重。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提升必须基于企业的现实。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战略拟或是企业一般性谋划,脱离了企业的实际,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应从企业的主观上抓好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提升,促使企业整体文化素质、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提升;从企业的客观上抓好企业战略的规划和实施,使其有机的协调和配合,达到主观与客观相得益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齐头并进的良性循环。
2.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观紧密相联
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企业生命力的基本点,是企业理念客观存在的必然。在企业文化体系中,不管是文化传播、组织文化还是管理文化,最终都要争取实现企业价值目标的基本点——核心价值观。因此,企业思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念,是用于支撑和调节企业价值链并始终处于支配地位的主观有机体;企业战略——只能是企业为达成其最终价值取向并以人为方式进行的客观的刻意技术谋划。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累积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员工的合理行为只有经过强化以肯定,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形成习惯稳定下来,从而使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员工就会自然地接受指导其行为的价值观念,进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紧密相联
组织学习大师彼得•圣吉指出,组织学习的特点:一是专注,二是热情和能量,三是关系的质量,四是思想的质量。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内核是对人的改造,而难点在于改变人的习惯。培养员工可以通过员工培训和主管示范来实现。同时,还要塑造知行合一文化,因为真正对员工行为起大作用的不是制度文本,而是广大员工对制度文本以及员工行为规范真正理解、认可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文化。
培训是促使文化塑造与变革的一个重要的策略,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因素。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要督促员工参与培训、学习,使全体员工接受培训。通过专门培训,让员工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什么作用,企业为何及如何实施文化塑造与变革,新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什么新的要求,认识企业现有文化状态与目标文化的差距,还可以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大力宣传企业的价值观,使员工时刻都处于充满企业价值观的氛围之中,通过耳濡目染渐入员工心中。
4.企业文化与激励机制紧密相联
企业文化具有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和辐射功能,它能使企业增强凝聚力、竞争力和活力,不断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力。建立以正激励为主的激励机制,促使员工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让管理变被动为主动。企业硬件、制度的改变都比较容易,最难的还是观念、行为的调整。这就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变革方案才能奏效。主要的做法是让员工理解到危机,建立起新的愿景,并对新愿景进行深度沟通,建立起短期的改变成果,并且让成果容易衡量。一有成绩即奖励,并乘胜追击扩大变革的范围与影响力,最终持续推动以让新的文化能够扎根。
激励机制体现在企业和员工的具体行为中,即员工与企业同荣辱、共命运、齐奋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创造与贡献;员工和企业对用户和社会信守行业和职业道德;追求精益求精和创造一流的服务,并使员工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企业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结束语
创建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建设实质是人的建设,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主要的,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都是由人掌握的,企业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都需要人来完成。人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企业应倡导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和各项有益的活动。
论文作者:东玲,杨剑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企业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泰勒论文; 价值观论文; 企业战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