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也叫白话诗,形式自由,内涵相对宽广,意象和修辞相对完善,语言凝练,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诗中蕴藏的精神营养和语言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优秀的语言文化,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情境教学在现代诗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可感与不可感”的沟通。情境教学在现代诗教学中怎样运用呢?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读
这一点贯穿现代诗教学的每个环节,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见读是进入现代诗世界的第一步。
读现代诗首先要指导学生方法,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准节奏,体味诗的韵律美。其次,诗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情感的表达,或高昂或低沉,要通过语调变化和声音的轻重去表现丰富的情感。第三,诵读时,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如:《仿佛》,引导学生想象日常与母亲相处的事情,雨天谁为你撑伞?寒冬谁为你添衣?失败谁给你安慰?困难谁给你支持?开心谁替你开心?与现实生活联系,调动了学生的热情。读的时候也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采用范读、配乐读、自由读、齐读等多种方法,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音韵美。并帮助学生和诗人进行可感的沟通,使学生有自主的独特体验和发现。
二、品
现代诗歌与其他问题不同,它通常借用比喻、暗喻、比拟、夸赞等修辞方式,把原本固体的语言艺术形象化,文字符号下载着意象,含着哲理。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些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就是诗歌中饱含诗人情感的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含蓄表达。如品尝一道美味佳肴,我们要仔细“品味”,抓住诗中的关键字词和意象反复咀嚼。
三、悟
每首现代诗都有其完美的意蕴,就是诗中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也是诗中内容的深度和高度。领悟诗意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较为困难的部分。意象的背后是诗人的生活,文字背后的内容是诗人真正表达的情感,也是读者轻易“不可感”部分。在教学泰戈尔《仿佛》这首诗时,在学生充分熟读诗的基础上,结合诗人所写的意象与诗中反复出现的“我不记得我的母亲”这句话,让学生整体感悟诗的思想感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一步感悟到原来那些歌调,那些气息,那些眼光,都是母亲对我无私的付出,都是母亲的爱啊。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仿佛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以仿佛为题目?在学生深入思考的同时出示诗人泰戈尔的生平,学生马上就能领悟到:世界级的大文豪泰戈尔,以仿佛为题目来写一首关于母爱的诗是因为他的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只有13岁,他创作《仿佛》时已经65岁了,所以在他的记忆中母亲的形象是模糊的,母亲的容貌也不真切了,但是母亲在他心中的印记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些印记就是无私伟大的母爱,无论我长多大,无论我走多远,母爱都相伴相随,甚至弥漫在我生活的整个过程中,将我包裹,我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厚重而丰富的母爱。我们永远是母亲心中的孩子,母亲也永远是我们的母亲。
四、写
此时的学生沉浸在浓浓的母爱之中,胸中涌动着对母亲的丰沛的情感,他们急需一个出口宣泄他们对母亲的情感,故有了学写诗歌,读写结合的提升环节。现代新诗语言新颖、凝练,形式自由,仿写训练可以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歌的情感相碰撞,充分理解教材。
如在教学《仿佛》一课时,我让学生仿写:“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在初秋的早晨,庙殿里,晨祷的馨香;在炎热的仲夏,公园里,荷花的芳香;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把自己对母亲的感受、喜爱完全融入诗中,写出了不同的仿写句子,学生的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能力更强的学生可以进行整段的仿写或把同学仿写的句子整理在一起变成一首小诗,更或仿照诗歌也写一首赞美母爱的诗,继而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情动于衷,故形于声”,学生的新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我抓住这一点,给学生创设情境:你的母亲正在为你检查作业,你想对她说;你的母亲正哄你入睡,你想对她说……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诵读自己写给母亲的诗句,再次感受现代诗的魅力。
五、展
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在课外要多加学习积累。我们可以把情境延续到课堂以外,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如教师推荐与《仿佛》一诗在写作手法和结构上雷同的现代诗,也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搜索关于母爱的诗歌。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诗歌或优美诗句积累起来,在班级内举行诗歌朗诵会,朗诵学生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学生抓住诗歌的意象、意境来欣赏、点评,交流诗人所要表达的文字背后的是什么。在学习现代诗写作方法的同时,积累优美的词句,丰富自己的内涵。
总之,现代诗的教学,要善于结合诗歌内涵和构段方法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着力于诵读、积累,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意象,感悟诗歌的意蕴,体会诗歌的情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热爱,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
论文作者:纪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学生论文; 母亲论文; 诗歌论文; 诗人论文; 意象论文; 现代诗论文; 情境论文; 《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