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肺结核治疗效果对比分析论文_盛晓燕

盛晓燕

(南昌三三四医院感染科;江西南昌330024)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单纯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9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合并1组与2组分别为2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单纯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合并1组与合并2组,且合并1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65.00%,明显高于合并2组的5.00%,单纯组病灶吸收率为100.00%明显高于合并1组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需在合理控制血糖水平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治疗,以提高病灶有效吸收,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治疗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216-01

肺结核与糖尿病均为临床常见疾病,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两种疾病相互影响,糖尿病代谢紊乱会促进肺结核病情的发展,而肺结核又会加重糖尿病病情[1]。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肺结核病情发展速度更快,同时具有病灶分散及空洞、病变快等特点,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不仅会加重病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鉴于此,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9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合并糖尿病与否分为两组,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9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合并糖尿病与否分为两组。合并组40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17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3.45±6.85)岁;糖尿病病程1.5-2.0年,糖尿病平均病程(1.75±0.23)年。肺结核结合糖尿病患者再根据规范控制血糖与否分为两组,合并1组,20例,实施控血糖治疗;合并2组20例,未进行血糖控制治疗。单纯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2.76±6.65)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6个月的监督化疗,治疗初期采用2HRSZ(E)方案强化治疗,每月对患者痰菌转阴与胸部进行检查,检查完成后实施4HR方案巩固治疗。若患者痰菌阳性以及病灶范围未出现任何改善,则延长1个月强化治疗,经为期6个月治疗后,对比三组患者病灶情况。其中合并1组实施血糖控制治疗,其中对于糖尿病轻度(空腹血糖<8.5mmol/L)患者予以早期饮食控制或口服降糖药治疗;中型(空腹血糖在8.5-14mmol/L)和重型(空腹血糖>14mmol/L)患者,则需要实施胰岛素治疗[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血糖监测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病灶吸收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完成三组患者观察指标计算。病灶吸收情况均以%形式展开,x2检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 )形式展开,t值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血糖指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对比

单纯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合并1组与合并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分析

合并1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65.00%,明显高于合并2组的5.00%,单纯组病灶吸收率为100.00%明显高于合并1组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经济的发展与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近年来临床上糖尿病患者患病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血管疾病之一[3]。肺结核患病率在我国占比率较高,且在老年人群中合并糖尿病较多,当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需要及早采取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中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治疗方式类似,均需要坚持适量、早期、全程及规律为原则,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到抗结核药物对糖尿病造成的影响,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开展有针对性治疗[4]。本次研究中,单纯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合并1组与合并2组,且合并1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65.00%,明显高于合并2组的5.00%,单纯组病灶吸收率为100.00%明显高于合并1组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在于合并组患者比单纯组患者结核菌控制慢,从而造成肺部病灶吸收延迟,因而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在控制血糖前提下予以治疗。这说明,科学合理控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是予以早期治疗的关键。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需在合理控制血糖水平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治疗,以提高病灶有效吸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彦娟.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24):3158-3161.

[2]汪成琼,李娜娜,王永梅, 等.胸腺肽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8,41(5):618-629.

[3]刘辉,王连伟,乔飞, 等.知柏地黄汤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9,40(1):76-78.

[4]杨锐富,袁殷茹,张敏.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8,34(5):629-636.

论文作者:盛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肺结核治疗效果对比分析论文_盛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