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观生态模式,为实现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也是未来城市居住区环境发展演化进程的必然。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环境生态
目前,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发展本着居住区生活的舒适、舒心、赏心悦目、身心健康的目标,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理念和创作思维不断地更新,居住区景观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
1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原则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居住环境的设计原则应该是环境的内容和尺度要适合居住人的身份和文化;景观的核心是生态;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是地方的、民族的、现代的、朴素的和简单的。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建设要坚持以取悦于人、方便与人、服务于人为宗旨,遵循以人的感知为设计依据的原则。
2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要点
(1)居住区区域位置及配套设施对居住区位置选择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住区又清新的空气、便利的交通、充分的日照、良好的通风条件,根据其所在地段因地制宜地与大环境结合,神谕发挥地段优势。
(2)居住区的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居民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户的干扰,保证居住区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从而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
景观中的道路不是指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街道,而是通过道路引人入胜,引导居住者进入情景之中。这就要求景观道路要做的“出人意外,人人意中”。适当时候,通过巧妙布置,让人觉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带来感叹和美的感受,是道路充满人情味,受到欢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居住区停车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4)小游园主要服务对象是老人和儿童,主要活动方式有观赏、休息、游玩、体育活动和课外阅读等。根据游人不同年龄、特点,划分活动场地和确定活动内容,场地间要有分隔,布局既要紧凑,又要避免相互干扰。场地一般设在入口附近,稍靠边缘的独立地段上。
(5)绿地作为居住区景观的一个重要元素,是居住区中唯一接近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对保障一个可持续的居住区环境,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路两旁种植行列式乔木遮荫,根据道路的宽窄,可选择种植中、小乔木,如香樟、广玉兰、女贞、银杏等植物。要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采用常绿树和落叶树,乔木和灌木,速生树和慢长树,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不同树形、色彩变化的树种的配置。种植绿篱、花卉、草皮,使乔、灌、花、篱、草相映成景,丰富美化居住环境。居住区内应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还可栽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特别是在庭院内,专用绿地内可多栽植既好看又实惠的植物,如桃树、核桃、樱桃、玫瑰、葡萄、连翘、麦冬、垂盆草等。花卉的布置使居住区增色添景,可大量种植宿根球根花卉及自播繁衍能力强的花卉,以省工节资,又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如美人蕉、蜀葵、芍药、葱兰、波斯菊、虞美人等。要多种攀缘植物,以绿化建筑墙面、各种围栏、矮墙,提高居住区立体绿化效果,并用攀缘植物遮蔽丑陋之物,如地锦、五叶地锦、凌霄、常春藤等。(6)建筑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是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计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建筑小品往往是建筑群体构图中一个延伸或不可分割体,作为美化环境、烘托气氛、隔断空间、装饰陪衬主体建筑,供人们休憩和观赏之用,如亭、池、廊、桥、漏墙、栅栏、华表、路壁、花坛、喷泉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适当的加以运用建筑小品可以充实文化艺术的氛围,反映居住区特色,点缀景观。
3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意义
总之,按照居住区景观坏境设计理念所创造出来的景观生态模式,能够完善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居住区环境的质量。于开发商而言,景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居住区有着更好的市场前景;于消费者而言,人们更愿意选择环境好的住宅。另一方面,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景观生态模式,将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提高到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景观生态模式,为实现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也是未来城市居住区环境发展演化进程的必然。
论文作者:宋霞 张铭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居住区论文; 景观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论文; 环境设计论文; 道路论文; 生态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