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芬[1]2002年在《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磁兼容(EMC)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包括信息、电工、电子、通讯、材料、结构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在有限空间、时间和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电器、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相互兼容,而不致引起其性能下降的应用科学技术。国际上对电磁兼容的研究十分重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将电磁兼容纳入到国家法制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范围。电磁兼容在经济上形成了贸易技术壁垒。 课题根据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其中约有一半左右是家电类产品,由于EMC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许多家用电器产品生产企业迫切要求帮助他们解决EMC问题,因此研究“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共性技术问题,并形成一个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专家系统,对开展EMC理论研究,提高我国家用电器产品EMC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家用电器产品出口有着重大意义。 此外本文结合了某典型的带有微处理器的家用电器产品—变频空调器,研究带有微处理器控制的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共性技术,特别是提高产品的抗干扰能力的理论和采取的对策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掌握一定数量的测试数据和理论知识,形成专家经验知识,为建立“典型的带微处理器的家用电器产品”的专家系统提供了专家经验知识,用专家系统的方法去研究电磁兼容问题,为带有微处理器的家用电器产品设计阶段的电磁兼容做出设计指导,并指导生产厂家的电磁兼容设计、生产和认证。
陈曦, 乔玉娥, 张金红, 雷兆明[2]2005年在《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阐述了电磁兼容的定义,给出典型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认证标准和检验项目。从典型家用电器的电源开关、电动机、微处理器叁个方面,研究了其电磁兼容的共性技术,并结合电动玩具的具体试验数据,提出了常用的静电、电快速瞬变脉冲、浪涌的抗干扰有效措施。
乔玉娥[3]2006年在《专家系统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以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处理器控制器的电磁兼容(EMC)共性技术及其专家系统的研究”为背景,分析设计了电磁兼容技术支持专家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共性技术研究、系统方案设计、知识库系统的设计和原型系统的开发。 首先,本文对电磁兼容共性技术各方面的技术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建立了统一的知识库系统,并以典型家用电器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开关电源、地线、电机、PCB板设计四个方面的内容。每一个方面的内容均从产生机理、抑制措施两个项目进行详细论证,充分体现了知识库系统的全面性和条理性。 原型系统的开发可以直观反映系统最终版本的应用效果。本设计直接采用控制方案中规定的SQL Server 2000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利用Delphi7.0强大的数据开发功能,建立了友好用户界面的应用程序。包括电磁兼容简介、电磁兼容标准、电磁兼容测试、电磁兼容设计、电磁兼容预测五个子系统。其中的所有板块已经可以投入使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更新当前数据,同时扩展了网络查询功能。 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充分利用了专家系统推理知识库的机制,解决了电磁兼容的复杂问题。电磁兼容预测板块可以将电磁兼容解决在设计阶段,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了器件的抗骚扰能力。尤其是电磁兼容共性技术的提出,将错综复杂的电磁兼容问题分门别类,对那些电磁兼容的非专业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雷兆明[4]2002年在《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电磁兼容(EMC)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的基础知识面非常宽广,直接应用和涉及的知识有电磁场理论、电工原理、电子技术、电磁测量、信号分析、机械结构、自动控制、生物医学、材料及工艺等等。电磁兼容(EMC)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研究问题有着很高的学科交叉性和复杂性。 本课题研究“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EMC)共性技术问题,把共性技术研究所形成的控制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度(EMS)的对策以及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进行整合处理,形成知识库,并进而构建一个咨询教育型专家系统(ES),为典型家用电器产品设计阶段的电磁兼容做出设计指导,并指导生产厂家的电磁兼容设计、生产和认证。这对提高我国家用电器产品EMC水平,有着较大的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EMC)和专家系统(ES)的原理及发展概况和专家系统(ES)技术应用到研究典型家电EMC问题意义。接着介绍了典型家用电器EMC专家系统(HAEMCES系统)的构建过程,包括知识库的设计和推理机制的实现。最后,介绍了HAEMCES系统的程序设计,HAEMCES系统采用C/S模式,以大型RDBMS MS SQL Server 2000为支撑,以面向对象(OO)的集成开发环境(IDE)Delphi6为开发工具,利用了OO技术和ADO技术。HAEMCES系统分为HAEMCES知识获取系统(用户为专家)和HAEMCES解释系统(用户为普通用户)。HAEMCES知识获取系统包括EMC基础知识管理、EMS知识管理和EMI知识管理叁大部分;HAEMCES解释系统包括EMC基础、EMS控制和EMI控制叁大部分。
陈曦[5]2001年在《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电磁兼容测试与诊断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磁兼容(EMC)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包括信息、电工、电子、通讯、材料、结构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在有限空间、时间和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电器、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相互兼容,而不致引起其性能下降的应用科学技术。国际上对电磁兼容的研究十分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将电磁兼容纳入到国家法律体系中,在经济上形成了贸易壁垒。 电磁兼容的研究范围很广泛,研究问题十分复杂,电磁兼容测试技术是其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主要包括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测量结果的评价等,电磁干扰EMI测试研究的理论基础是Fourier分析,本文通过电磁干扰信号特征分析以及Fourier分析数学原理指出了电磁干扰EMI测试中Fourier分析的局限性。电磁干扰信号的时间特性,也是反映电磁骚扰源的重要信息,如骚扰源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不同骚扰源在不同时刻可能包含着不同频率等等。在上述情况下,本文阐述了用时间-频率方法分析电磁干扰信号的有效性,论证了用小波理论分析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与诊断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多分辨率小波分析和正交小波分析在电磁干扰信号EMI诊断中的仿真研究和实例研究,证明了小波分析方法在电磁兼容性测试与诊断中有效性。 本文还结合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试验,提出了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的一些共性技术问题,给出了抗干扰对策,并以变频空调器为例,剖析了家用电器中广泛使用的变频装置产生的电磁兼容问题。
窦慧[6]2017年在《豆浆机的电磁兼容性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目前市场主流品牌的豆浆机进行全项电磁兼容试验,结合各国认证情况,主要分析了端子骚扰电压、骚扰功率测试不合格的成因,对比了不同豆浆机内部电子线路的差异,对于豆浆机的电磁兼容给出了建议和整改措施。本文可为电磁兼容测试领域人员以及产品设计人员快速而有针对性的测试和设计提供参考。
梁伟中[7]2007年在《家用治疗仪的开发及其电磁兼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各种电气、电子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成为世界工业技术的热点。踏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无线电射频密度的大量增加,高频、高速、高灵敏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以及大功率干扰源的不断出现,致使电磁环境日趋恶劣,电磁干扰污染日益严重,高功率干扰源与低抗扰度设备器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们已认识到电磁兼容是高速发展信息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家用臭氧治疗仪的开发背景和意义,并简要介绍了治疗仪所涉及的相关臭氧技术,以及臭氧技术应用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根据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本文提出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系统设计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各个环节的软硬件设计和抗干扰设计。为了深入研究治疗仪的电磁兼容性,本文结合电磁兼容理论以及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认证标准和检验项目,以治疗仪的电源电路设计为基础,从接地、滤波和屏蔽叁个方面,研究它们在电磁兼容性设计中的共性技术,提高系统整体抗干扰能力。通过理论分析和结合对治疗仪进行EMC抗扰度标准试验的具体实验数据,给出了常用的静电、电快速瞬变群脉冲、浪涌等有效的抗干扰措施。从实验数据和整体运行效果证明系统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同时,本文介绍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同样适用于微机控制系统、家用电器等的开发和设计,并可以指导生产厂家的电磁兼容设性设计、生产和认证,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如下4个方面:第一章介绍家用臭氧治疗仪的开发背景和意义,当前国内外臭氧消毒技术和电磁兼容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并概括性说明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介绍治疗仪的系统功能、技术指标和各组成模块电路结构。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提出采用单片机AT89C51作为主控芯片的设计方案,并给出其硬件和抗干扰电路的设计方法。同时,从软件抗干扰角度也给出了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第叁章结合电磁兼容理论,详细分析典型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法:接地设计、屏蔽设计和滤波设计。以治疗仪系统的电源部分为基础,研究上述设计方法在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中的共性技术,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第四章结合提高电磁抗干扰能力的理论、技术方案和措施,主要围绕治疗仪在静电放电、电快速瞬变群脉冲和浪涌电压这叁个方面的抗干扰能力进行综合论述。经过半年的老化实验和跟踪测试证明了治疗仪的可靠性,治疗仪现已投放市场。
陈曦, 谢正宇, 乔玉娥[8]2006年在《专家系统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专家系统(ES)的基本知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应用专家系统技术研究电磁兼容(EMC)共性技术问题的意义.叙述了如何使用SQL SERVER 2000及Delphi7.0可视化编程软件实现专家系统的知识库构建.它利用专家系统的推理和分析能力,解决电磁兼容的复杂问题,并依附数据库的构建,做成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
申小中[9]2005年在《带微处理器的家用空调器的电磁兼容(EMC)探讨》文中指出电磁兼容是研究在有限时间、空间和频谱条件下各种电器、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相互兼容而不引起性能下降的应用科学技术。它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包括信息科学、电工、电子、通信、材料和结构等诸多学科。本文研究了典型的带微处理器的家用变频空调器的电磁兼容共性技术,讨论了提高产品抗干扰能力的理论和对策,可供带微处理器的家用空调器和其他家用电器的生产厂家的EMC设计、生产、认证等作参考。
周平章[10]2009年在《多层片式EMI滤波器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多层片式EMI滤波器是一种基于低温共烧铁氧体技术(LTCF)的新型滤波器,应用于电磁兼容领域,具有小型化、轻便化和宽频带特点,在通信、汽车、数字化家电等产品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LTCF(low temperature Co-fired ferrit)技术已经成为实现无源元件(包括电感、滤波器和变压器等)集成的关键的技术。借助LTCF技术,很多新型结构的无源元件已研制出来,因其具有众多优点而满足了现代电子系统数字化和SMT(表面组装)的发展趋势。并已经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中。同时低温共烧铁氧体(LTCF)技术作为共性技术必然是MCM(微电子组装)等模块技术的基础。本文论述的多层片式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滤波器的研制技术是在传统滤波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等效电路、通过采用HFSS电磁仿真的方法,在研究构成滤波器的基本无源元件电感(多层螺旋形)和电容(多层垂直交叉型)的基础上对多层片式滤波器设计展开研究。对LTCF多层滤波器叁维结构模型进行仿真模拟。主要研究内容:1.结合经典的集总参数元件网络综合法和分布参数传输线理论,给出了新型LTCF多层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原理。另外,研究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它们的电特性和物理特性的影响,得出了一系列对今后设计有参考价值的规律。如发现LTCF多层叁维结构更有利于减小元件面积和提高电性能。2.分别设计出电感值为0.2μH的叁维螺旋电感和容量为20nF的电容,它们都具有较高的品质因素。利用HFSS进行EMI滤波器的模型分析,发现关键是建立电感互连结构的模型,根据经典理论,得出理想状态下互连线的模型,使用HFSS里的参数扫描功能将叁个参数状态优化,得出最佳设计结果。3.利用LTCF工艺设计和制作出多层片式EMI滤波器,该EMI滤波器的目标是,工作频率在10MHz~1GHz,在该工作频率抑制度为15dB~40dB。该片式滤波器叁维结构为5.8×3.2×2.0mm,总共由10层电路层构成。本文提出了LTCF多层片式滤波器完整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技术路线。利用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应用多层片式EMI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ANSOFT—HFSS设计软件,完成了多层片式EMI滤波器的研制。其测试数据是:耐压200VDc/1min;绝缘1000MΩ;抑制度(频率)17.9dB(10MHz)、24.5dB(20MHz)、47.5dB(100MHz)、45.3dB(1GHz),电流2A(DC)。测量数据与仿真结果的吻合验证了设计和实现方法的正确性。本文给出的设计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利用此法进行多层片式EMI滤波器的设计,可有效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
参考文献:
[1]. 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问题研究[D]. 梁淑芬. 河北工业大学. 2002
[2]. 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研究[J]. 陈曦, 乔玉娥, 张金红, 雷兆明. 微计算机信息. 2005
[3]. 专家系统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中的应用[D]. 乔玉娥. 河北工业大学. 2006
[4]. 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D]. 雷兆明. 河北工业大学. 2002
[5].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电磁兼容测试与诊断技术研究[D]. 陈曦. 河北工业大学. 2001
[6]. 豆浆机的电磁兼容性研究[J]. 窦慧. 环境技术. 2017
[7]. 家用治疗仪的开发及其电磁兼容性研究[D]. 梁伟中. 广东工业大学. 2007
[8]. 专家系统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研究中的应用[C]. 陈曦, 谢正宇, 乔玉娥. 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
[9]. 带微处理器的家用空调器的电磁兼容(EMC)探讨[J]. 申小中.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5
[10]. 多层片式EMI滤波器的研制[D]. 周平章. 电子科技大学. 2009
标签:电力工业论文; 电磁兼容论文; 专家系统论文; 电磁兼容测试论文; 家用电器论文; emc论文; 电磁干扰论文; emc测试论文; emc认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