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设计委员会活动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防论文,委员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防设计委员会从它1932年11月成立起,到1935年4月易名为资源委员会止,共存在了三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它是一个秘密机构,其活动鲜为人知。国防设计委员会究竟从事了哪些活动?其目的又何在呢?本文拟就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
1932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中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一浪高过一浪。即使南京国民政府内的一些有识之士也纷纷要求政府及早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1932年春,当时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兼国民政府秘书的钱昌照,向蒋介石建议筹办一个国防设计机构,着手进行抗日的准备工作,蒋介石对此表示赞同,并让钱昌照着手筹办。
1932年11月1日,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国防设计委员会正式成立,它隶属于参谋本部,①地址设在南京三元巷2号。蒋介石对这个机构十分重视,除亲自兼任国防设计委员会委员长外,还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秘密经费中每月拨出10万元充做国防设计委员会的活动经费,②这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其他机构中是不多见的。国防设计委员会是一个秘密机构,它的一切活动都不公开,对外只称“南京三元巷2号”。国防设计委员会为什么要保密?主要有二个原因:其一,国防设计委员会的许多工作属于军事机密,不便公开;其二,这个机构在国防设计方面是针对日本的,为了不刺激日本,避免中日间事态的扩大而采取了保密的措施。
国防设计委员会成立后,随即制定了《国防设计委员会组织条例》。11月29日,蒋介石将国防设计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正式呈报国民政府备案,并在呈文中称:“值兹国难当前,国防机务,万端待理,为集中人才,缜密设计起见,特设国防设计委员会,以期确定计划,从事建设”。③《国防设计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国防设计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总理全会事务;委员三十六至四十人,由委员长聘任”。④为了控制这个机构,蒋介石亲任国防设计委员会委员长。尽管条例规定委员长总理全会事务,但蒋介石并不负责具体事务,只是在重大人事变动或制定重大决策时才稍加过问。《国防设计委员会组织条例》还规定:“国防设计委员会设秘书厅”,并设“秘书长、副秘书长各一人”。⑤秘书长由翁文颢担任,副秘书长由钱昌照担任,具体负责国防设计委员会的各项工作。秘书厅下设一个调查处,一个统计处和一个专员室。
根据《国防设计委员组织条例》的规定,秘书厅职掌为:“一、关于国防事业之调查事项。二、关于国防事业之统计事项。三、关于文书之收发、分配、撰拟、保管事项。四、关于会议记录事项。五、关于职员之进退、考核事项。六、关于典守印信事项。七、关于会计、庶务事项。八、关于图书仪器等之购置、征集、保管事项。前项第一第二两款之职掌应置调查处、统计处专司之”。⑦由此可见,秘书厅及下设的调查处、统计处是国防设计委员会的实际办事部门。
就国防设计委员会所聘用的委员来看,首批委员共39人,除翁文颢与钱昌照外,还有黄慕松、杨杰、陈仪、周亚衡、林蔚、丁文江、陈立夫、王宠佑、⑧刘鸿生、穆藕初、曾昭轮、赵石民、陶孟和、刘大钧、吴鼎昌、徐新六、唐有壬、杨端六、⑨万国鼎、沈宗瀚、胡石青、陈伯庄、顾振、沈怡、颜任光、钱昌祚、周鲠生、钱泰、徐淑希、俞大维、谢冠生、裴复植、王世杰、蒋梦麟、胡适、杨振声、周炳琳。⑩1934年,国防设计委员会又增聘了一些委员,并按专业加以划分。其中国际贸易专门委员会委员有孙拯、(11)叶景萃、吴申伯等;电气专门委员会委员有王崇植、(12)朱其清、恽震(13)等;国防军备专门委员会委员有王守竟、洪中、(14)吴光杰等;国防化学专门委员会委员有吴承洛、范旭东、林继庸等;矿冶专门委员会委员有李四光、金开英、(15)孙越崎、刘厚生等;边疆研究专门委员会委员有向达、竺可桢、张其盷等。(16)这些人基本上是各界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他们受聘国防设计委员会,有助于其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
《国防设计委员会工作计划大纲》指出:“本会工作的目的,在按现代的国防需要,及本国之物资与形势,以制成整个的国防计划”。(17)国防设计范围甚广,它不仅包括军事,还包括财政、工业、农业、资源、教育等诸多方面,正如钱昌照所指出的:“国防设计应该是广义的”。(18)为了制定完整的国防计划,国防设计委员设立了军事、国际、经济及财政、原料及制造、运输及交通、文化教育、人口土地及粮食等七个组,每组聘用一批专门委员,从事调查统计与研究工作。(19)现将各组主要工作分述如下:
一、军事组:一国的国防实力,最主要、最直接地表现在军事力量上。当时中国的军事建设及设施主要由军事委员会主持,国防设计委员会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中国军事现状的调查和拟定战时军备建设计划。在现状调查方面,军事组先后制订了64种调查表格,通过有关主管部门分发各有关单位填送,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在制定军备计划时参考。(20)在军备建设计划方面,国防设计委员会认为:一旦中国遭到敌国大规模进攻,“而依我之作战方略,所需军队每方面多者十万,少者三、五万,遂以援应补充之数共为五十万人,则即可以五十万现代的陆军为设计之起点”,“所需军队之人数既经拟定,则应按照现代的战争之需要,规定其编制以及所需兵器之种类及其数量。由此更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所需弹药之种类及其数量”。(21)根据这一原则,从国防设计委员会成立到1934年5月的一年半时间里,军事组先后与有关军事部门拟具了《国防军事建设计划》、《国防军备十年计划》、《国防航空五年计划》、《兵工整理计划》等,并以此作为兵工生产及资源开发设计的依据。(22)
二、国际组:国防设计委员会在国际方面的工作可分为四项。首先是各国在华经济情况调查。“吾人对各国在华文化经济事业未经切实调查,实为莫大缺陷。本会注意及此,分别派员担任是项工作”。(23)该组从事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了解各国在华的利益,以判明中日之间战争一旦爆发,各国的态度,并尽可能获得多数国家的支持。其次是分析研究欧洲的国际关系,因为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太平洋大战之拟议业已甚多”,(24)国际组的目的在于“搜集各种议论,藉以窥测趋势”。(25)第三是中国边疆问题研究。国防设计委员会认为:“边疆研究为目前国防上最重要之问题”。(26)为此,国际组先后对新疆、西藏、西南边疆、蒙古、东北等边疆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其内容包括边疆测量、边疆地理、历史等等。第四次是对日本及伪满洲国的调查研究。由于日本已成为中国的主要敌国,国防设计委员会十分重视对日本外交动态及国内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判明日本的扩张意图及主要目标。为此,曾派员赴日进行秘密调查。(27)对于日本占领下的东北,国防设计委员会认为:“至东北各省,自被日本侵占制造伪组织以来,倏将三载,期下情形视前必多变异,而伪组织与日本一切关系究竟如何,均有实地调查之必要。”(28)为此,国际组亦派员赴东北秘密收集有关情报,并拟具了一份情况报告。
三、经济及财政组:国防设计委员会认为:“经济问题千头万绪,由国防方面而言,其最重要者,当为资源自给问题。”(29)为此,该组积极从事中国资源的调查研究,其重点在于矿产资源、石油以及与国防有关的重要工业品等。对其他经济问题,该组重点研究了货币问题和贸易问题。关于货币问题,国防设计委员会对美国提高银价及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深感忧虑。为了研究有关对策,该组会同全国经济委员会进行分析研究,并派人赴欧洲考察各国的货币制度,以供财政部门参考。关于贸易问题,国防设计委员会认为:“自东北失陷,华侨海外商业零落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日趋逆势,长此以往,势必完全破产。是以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均衡之研究实不容缓”。(30)过去中国的海关贸易统计是将东北包括在内的,由于日本占领东北后这种统计就不甚准确,不能反映出除东北以外的全国海关贸易情况。因此,国防设计委员会对近八年来的海关贸易统计底册重新统计,并按国别与货别分别编拟,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国防设计委员会还委托在欧美等国的国防设计委员会专门委员调查和研究各国的贸易以及关税制度,以便在制定中国贸易政策时参考。
在财政方面,国防设计委员会认为:“目下中央财政收入,偏重沿海区域,海疆一有疏虞,财源立告断绝,由国防而言之,深可危虑。”(31)同时,内地省份的田赋、营业税等均为地方财政收入,中央无法完全掌握,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并研究战时财政收支问题,该组将工作重点放在财政现状的调查与租税制度的研究上。关于财政现状调查,该组分别向有关部门收集近年来的实际收支数字以及内外债务与偿还情况。对于地方财政,“由于缺少准确的报告,地方政府财政正面临困难,不凭藉调查的方法就要想在这个领域里进行详尽的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32)于是,该组分别派员赴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南、山西、绥远、陕西、察哈尔、河北、山东等省实地调查,以掌握各省的财政情况。在此基础上,该组还注重租税制度的研究。中国的租税分由中央和地方掌握,名义上南京国民政府已统一了中国,但在一些省份,租税大多由地方政府控制,中央势力无法插手。对这种局面,国防设计委员会认为中日战争一旦爆发,一方面中央所能控制的财源必然减少,另一方面战争又需耗费大量财力,这一矛盾如不解决,抗战将无法持久。因此,国防设计委员会便设法“找到一些在特殊情况下改变中国财政体系状况的办法,目前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解决国民政府及地方政府财政问题上”。(33)对这项工作,该组会同部分专门委员并与中央研究院的租税问题专家合作,“以期能对于制度及办法之改良有所贡献”。
四、原料及制造组:三十年代,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许多工业品须从外国进口。在此情况下,中日战争一旦爆发,中国由外国获取物资的困难将大为增加,因此,必须谋求主要工业原料及产品的自给。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掌握中国资源状况和现有工业生产能力。同时,为了及早着手准备,应“审查其何者为国所不产,如橡胶等,或不足以供给如石油等,以及制品之一时为国内所不能造者”,以便“计算其应由国外购入之数量与其购买及储存之方法”。(34)
关于矿产资源,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的矿产储量及开采量并不十分了解,以煤矿为例,“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曾经普遍调查,编著报告,关于地质、矿床、储量、品质等,固已言之綦详,惟生产能力,则全视经济为转移,不能有所固定,而营业之盛衰亦复时有变更,非随时视察,设法推广,不足以谋自给而固国防。”(35)于是,该组先后对长江流域及铁路沿线各煤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煤矿的地点、交通设施、矿山公司的历史、组织、资本、工厂设备、矿山区域、煤矿工程、产品质量、不同时期煤的价格、目前经营条件、劳动条件、辅助工程和现在的改进、将来的发展计划”等等。(36)
石油是重要的战备物资,当是中国所需的石油几乎全部依靠进口。为了谋求战时石油的自给,国防设计委员会于1933年组建探勘队赴陕西延长等地进行石油的探勘与开采。1934年夏,该探勘队改组扩大为陕北油矿探勘处,由孙越崎任处长。这是国防设计委员会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生产单位。该探勘处先后在延长县和延川县境内进行钻探,不久,延长第一口油井成功出油,该处便用蒸馏锅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等,并制成蜡烛。尽管产量甚微,但这毕竟是国防设计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批产品。除了陕北油矿外,该组还进行了四川油田地质调查等。
金属,特别是钢铁,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查我国金属矿并不甚多,经营得法者更属寥寥。究竟某种金属可以自给,某种金属必须仰给于人,某种金属产量虽少,可用别种金属代替;某种金属产量极多,其剩余足以供给世界市场,凡此均须有精确之调查,始能着手计划。”(37)从1933年起,原料及制造组先后对全国铁矿和部分地区铜矿进行了调查。此外,该组还对有色金属、硝磺、金属运销、上海炼钢厂、湘鄂豫冀等地炼铁厂进行了调查。
关于工业,国防设计委员会认为:“今吾国缺乏大工业,则小工业之重要,实亦未可忽视。”(38)为了掌握中国工业的基本情况,便于战时工业总动员,原料及制造组先后对华中、华北、华南的各注册工厂进行了分类调查。同时,该组对全国手工业也进行了调查。
国防设计委员会在进行各项调查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与国防有关的工业技术研究。这项工作主要由原料及制造组负责。在能源方面,该组同实业部地质调查所的有关专家,进行了烟煤提炼汽油法的试验和天然气提取汽油法的研究。在冶金技术方面,该组与矿冶研究所合作,先后进行了铜、锌、铅、锰、锡提炼法研究;直接由铁沙制炼上等军用钢研究;耐火材料研究等等。在化学工业方面,该组进行了硝化淀粉炸药制造研究;用木纤维制造无烟火药研究;化学战争攻防器材制造研究等。(39)
五、运输及交通组:运输及交通与国防关系密切。当时中国的交通十分落后,“以视欧美日本,其落后直不可以道里计。”(40)这种状况,与战时的运输要求相去甚运。以铁路为例,“现阶段中国铁路极不敖用的事实将在开展一次大规模防卫战争方面造成极其困难的局面,并将阻碍其脱离对人力物力使用的依赖以及在外敌入侵时广泛地分散资源物资。”(41)为了制订战时的运输发展计划,该组先后对中国的铁路、公路、航运状况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战时运输需求量、军事运输需求量,目前的运输能力以及交通沿线的经济状况等等,并拟具了详细的调查报告。
对全国电信事业的调查和制定国防无线电通讯网系统的计划亦是运输及交通组的主要工作。该组先后对全国无线电台、全国有线电报电话,以及全国电信材料、电信人才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此外,运输及交通组还从事电信技术及设备的研制工作。为了完成这些研究工作,国防设计委员会设立了一个电子技术试验室,隶属于运输及交通组。该试验室先后进行了军用无线电机、无线电测向仪、夜视仪、军用便携式电话机、声纳、防空测音器、炮位遥测仪、袖珍发电机的研究和试制。(42)其中袖珍发电机的研制成功,已部分取代了进口燃油发电机。(43)
六、文化及教育组:国防设计委员会充分认识到文化教育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只有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才能奠定“国防建设之知识的体力的及精神的基础”。但是,“国民教育范围过广,决非本会所能兼顾”。因此,该组仅从事编制国语、公民、历史、地理等教科书。此外,该组还进行了各国青年训练方法研究和全国人文地理总图的编制工作等等。
七、人口土地及粮食组:国防设计委员会认为:“人口、土地、粮食三者为资源之根本”。(44)然而,要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仅凭国防设计委员会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该组只是有选择地进行了一些重点调查。关于人口,该组先后进行了全国总人口测算、江苏句容县抽查、户藉行政调查、军人体格研究等工作。关于土地,该组对长江六省农政地政概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江苏句容县进行了详细的土地调查,在江苏武进、南通及浙江22个县进行了田赋调查。此外,该组还对各水利部门进行了考察,并从事中国水利书藉目录及提要的编辑整理,以及黄河年表的编制工作。关于粮食,中国“号称重农,而粮食不能自给。过去三年之粮食进口总值每年皆在三万万元上下,又复水利不修,灾荒频乃。如一旦发生对外战争,被敌封锁,民食不给,骚乱立起,遑论国防”。(45)为了掌握粮食的产运销及市场情况,以便制定战时粮食管理方案,该组先后对华北、华中及华南等地的粮食运销状况进行了调查。至于粮食生产方面的调查,该组在江苏句容县、泰县等地进行了农业抽查。此外,该组还对各国的粮食贸易、各地民食习惯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除了上述七组之外,国防设计委员会还进行了西北地区调查工作。三十年代,中国许多人士逐渐认识到西北地区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开发西北的呼声很高。但是,由于“西北交通梗塞,与内地形势隔阂,故国人对于西北实际状况,不甚明晰,即间有片段之报告,亦属一枝一节,语焉不详。”(46)为开发西北,首先必须了解西北地区概况。于是,国防设计委员会先后派员前往陕、甘、青、宁诸省进行调查,其内容包括水利测量、地质矿产、垦牧及民族、农作物及移垦、人文地理等方面。
三
从以上各组的主要活动可以看出,从1932年11月到1934年秋,国防设计委员会工作的侧重点在国防经济的调查统计以及一些与国防有关的技术研究,而制定各项具体的建设计划尚未全面展开。1934年9月,由于各项调查统计工作基本就绪,国防设计委员会的工作重心亦由调查统计向制定各项具体建设计划方面转移。
1934年9月10日,国防设计委员会为“处理事务方便起见”,将原组织条例加以修正。修正后的组织条例在秘书厅下增设了“计划部”,列为各处室之首,并规定计划部的职掌为“关于国防事业之计划事项。”(47)计划部所拟定的计划偏重于工业和能源。从1934年9月到1935年4月的半年多时间里,该部先后制定和着于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四川水力发电计划》、《运输动员及统制初步计划》、《粮食存储及统制计划》等。(48)从这一阶段国防设计委员会的主要活动来看,它已由一个调查统计向计划管理方面过渡的部门。但从整体来看,国防设计委员会尚属于“咨询机构”,它在政府中并不掌握实权。
关于国防设计委员会成立及其主要活动的目的,有人认为国防设计委员会乃至其后的资源委员会“具有强烈的军事性质,它是直接为镇压人民、进行反革命内战服务的。”(49)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从国防设计委员会的各项活动中可以看出,它加强国防建设,为未来战争做准备,其“未来战争”并不是指内战,而是对外战争,具体的敌人指的是日本。在《国防设计委员会工作计划大纲》中有以下论述:“以吾国今日情形,欲建设现代国防,足以与强敌相持,几事事须从头做起”,“现时已无庸设假想敌。设计之第一步应立即拟定对敌之作战方略,以及所需军队之人数及其编制与布置。假如预料敌将由东北进扰平津,更中窥青岛州,南犯淞沪浏河及乍浦或更扰福州,而依我之作战方略,所需军队每方面多者十万少者三、五万,益以援应补充之数共为五十万人,则即可以五十万现代的陆军为设计之起点。”(50)从这段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国防设计委员会是以日本为假设敌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自身的国防设计的,而并不是什么“为进行反革命内战服务的”。
综观国防设计委员会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成立是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尤其是加强国防经济建设,为抗日战争做准备的。它荟集了中国一批优秀人才,使这一准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国防设计委员会所从事的各项研究与调查,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准备,而国防设计委员会所集中的这批专业人才,在日后的抗战中直接参与了经济建设,尤其是国防重工业建设,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
注释:
①“参谋本部”原名“参谋部”,1928年8月设立,直属南京国民政府,职掌国防用兵及陆地测量等事宜,并统辖全国参谋人员、海陆空军大学校、测量总局及驻外武官。1937年10月改隶军事委员会,1938年1月与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令并为“军令部”。首任参谋总长为朱培德,1932年3月16日改由蒋介石兼任。
②吴兆洪:《我所知道的资源委员会》:《回忆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68页。
③④⑤⑥⑦(47)(48)台湾国史馆编印:《资源委员会档案史料初编》上册,1984年11月,第16、18、19、20、23、104页。
⑧王宠佑,王宠惠之兄,曾留美,为钨锑冶金工程专家。
⑨杨端六,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后经钱昌照推荐,当过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审计厅厅长。
⑩国防设计委员会档案:《钱昌照致蒋介石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1)孙拯,曾留学日本攻读经济学,由陶孟和、刘大钓推荐加入国防设计委员会。此前是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专员。后曾任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室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等职,并担任过资源委员会驻美副总代表。
(12)王崇植,曾留美学习机电工程,原建设委员会电气事业负责人。曾任开滦煤矿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
(13)恽震,原建设委员会电气事业负责人,先后担任资源委员会电业处处长、中央电工器材厂总经理、驻美总代表等职。
(14)洪中,化学专家,曾任沈职兵工厂厂长。后担任军政部兵工署署长。
(15)金开英,石油专家,后任资源委员会甘肃油矿局炼油厂厂长。
(16)国防设计委员会档案:《国防设计委员会人事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7)(21)(24)(25)(28)(34)(45)(50)国防设计委员会档案:《国防设计委员会工作计划大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8)钱昌照:《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始末》,《回忆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19)(20)(22)(23)(26)(27)(29)(30)(31)(35)(37)(38)(39)(40)(42)(44)(46)国防设计委员会档案:《参谋本部国防设计委员会秘书厅工作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32)(33)(36)(41)(43)国防设计委员会档案:《国防设计委员会工作概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原件为英文。
标签:军事论文; 日本军事论文; 国防军事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南京国民政府论文; 钱昌照论文; 财政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