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论文

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

瞿 辉1,张 曼2

(1.华侨大学图书馆;2.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摘要: 知识扩散是区域创新的重要基础,但客观存在于不同创新主体间的知识扩散冲突阻碍了知识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科学认识和化解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冲突问题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首先从社会网络视角对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构成要素与过程进行梳理,其次分析知识扩散冲突表现形式及原因,最后提出知识扩散冲突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 区域创新;知识扩散;冲突;协调机制

近年来,知识扩散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作为区域创新理论体系的重要概念[1],知识扩散既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形成原因,也是其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但在实践中,不同创新主体间的知识流动与转移常常面临不同冲突性因素的影响,造成知识扩散效率的降低,制约了区域创新的发展[2]。基于此,本文从宏观政策环境出发,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扩散冲突的协调机制,具体包括建立和优化区域知识协同机制、建立和完善区域知识服务体系以及建立健全区域知识产权补偿机制,以期协调和化解知识扩散冲突,促进知识资源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有效配置。

1 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与扩散网络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知识传播,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往往属于社会经济活动的伴随行为,即伴随不同创新主体社会经济交往所发生的知识转移现象[3]。通过知识扩散,不同区域创新主体可以实现知识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在存量一定的情况下实现知识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4]

1.1 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

从系统论角度看,区域创新是由主体要素与非主体要素(包括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所构成的开放性系统[5]。其中,主体要素主要包括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6-7]。在资源要素(即资源禀赋)和环境要素(政策、文化等)的共同作用下,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创新主体推动知识在区域内的创造、扩散、转化和创新[8-10]。根据知识扩散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所存在的伴随关系,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也相应地由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不同构成要素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影响着知识扩散的过程和效率。各要素间的关联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构成要素关联关系

1.2 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网络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创新主体的关联关系所形成的知识扩散特征,本文提出了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网络概念模型[11-13]。如图2所示,该知识扩散网络模型的基本结构包括3个扩散子网,即人际知识扩散子网、组织知识扩散子网以及行业知识扩散子网。其中,人际知识扩散子网是区域创新中知识扩散的基础和条件,表现为个人间的知识交流与转移;组织知识扩散子网作为区域创新中知识扩散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了由不同组织成员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人际知识交流,以及组织间的人员流动和知识转移等具体形式[14];而行业知识扩散子网则是由行业所属组织为代表的组织间知识扩散构成,是实现区域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融合与创新的重要条件。

图2 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网络概念模型

众所周知,区域知识扩散网络是具有多主体、多层次、多因素的开放系统[15],通过扩散网络知识实现在不同创新主体内部、主体之间,以及与其他知识扩散网络间的流动。以组织知识扩散网络为例,主要的参与主体包括了企业(E )、大学(U )、科研机构(R )以及中介机构(A ),不同组织间的知识扩散关系类型及其特征如表1所示[16-18]。可以看出,不同组织间的知识扩散受到行业特征的显著影响,例如作为区域创新核心主体的企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虽然相互间的知识扩散路径相似,但在扩散频率、扩散知识类型以及互动关系稳定性等特征上都存在着明显差异性。具体而言,同类型组织间的互动关系较为稳定、知识扩散频率也较高,同时有企业参与的知识扩散主要以应用性技术和知识为主,反之则主要为基础理论性知识扩散。

表1 不同组织知识扩散关系类型特征

2 知识扩散冲突的表现形式

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冲突产生的原因既有扩散网络自身演化的系统性因素,也有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与资源禀赋等非系统性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具体来讲,主要包括3个方面。

2.1 知识扩散网络主体需求冲突

为克服知识资源分布不均衡、主体知识能力差异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对区域知识扩散的不利影响,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就需要根据区域发展实践,从3个方面来构建有效的冲突协调、化解机制。

一般认为,盗窃罪的行为手段具有“秘密性”,此处的“秘密性”有主观和客观之分。主观上的秘密性是指行为人自我主观认为窃取行为不为外界所知道;客观上的秘密性是指在秘密空间状态下行为人的偷窃行为不为他人所知晓。无论是“主观秘密性”还是“客观秘密性”,只要符合一种就满足秘密性的要求。[6]盗窃行为的秘密性指的是行为人破坏受害者对于财物的原占有关系,从而建立起行为人对财物的新的控制支配关系,这一过程具有隐秘性,不为被害人所知悉。

在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玉米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农业领域中的又一重要课题。我单位是云南省陆良县召夸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当地玉米全程机械化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为地区现代农业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发展始终在路上”,陆良县玉米全程机械化仍存在一些实际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希望能够给广大同行以有益的启示。

2.2 知识扩散网络演化机制冲突

研究表明,区域知识扩散网络的发展与演化并不是均衡有序或随机性的[20],而是呈现典型的幂律分布特征,即大量的知识扩散行为由少部分创新主体发起、主导并获得收益。在区域创新过程中,一个创新主体的竞争力越强则往往意味着其同时具有更好的知识储备和更优的知识吸收能力,反之则会在知识储备和知识吸收能力上也相对较弱,知识扩散互动的参与机会也比较低。因此,在创新主体知识扩散过程中,在主导性、参与度以及获益能力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区域知识扩散网络一方面会形成日趋固化的知识流动路径,而另一方面则会在扩散内容上逐渐趋向同质化。虽然亦有研究认为,知识扩散路径固化与内容同质化能够形成稳定的知识扩散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摩擦成本、提升扩散效率,但是这一趋势将不可避免地降低不同创新主体在区域知识扩散网络中的参与度,最终抑制更大范围内的知识创新,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此次代表贵州茅台出战的酱香系列酒,一出手即在“国评”中大获全胜,再一次向世人证明——茅台出品,必属精品。

2.3 知识扩散网络关联结构冲突

通常而言,创新主体间的知识壁垒越小,知识扩散网络的连通度越高,知识流动性和扩散效果也就越好[28]。因此,为促进不同创新主体间知识的有效流动,就需要建立和优化区域性知识协同机制,消除非系统性壁垒,促进知识资源的共享[29]。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建立地区知识整合机制,整合来自区域内不同创新主体的知识资源,为创新主体间的知识共享提供条件;二是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各自的知识资源优势,促进知识扩散、减少知识扩散冲突,提高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效率;三是建立和优化面向知识协同的人才流动机制,通过完善人才流动服务体系,营造不同创新主体间人才流动的良好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知识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 知识扩散冲突产生的原因

由于知识黏性的存在,知识在流动和转移的过程中都需要参与主体支付一定的成本,其大小由知识资源本身特别是参与主体(态度和行为)共同决定[19]。正因如此,知识扩散网络中不同主体的行为模式往往是不同的,甚至存在着冲突,这些差异和冲突对区域知识扩散网络的连通性和结构演化具有抑制作用[15],阻碍了知识在不同创新主体间的有效扩散与配置。具体来讲,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冲突表现在3个方面。

3.1 知识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区域知识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性体现在不同创新主体间存在的知识存量差异[15]。由于受到地区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及自身知识能力的影响,不同创新主体会因知识存量上的差异而拥有不同的知识位势,进而形成彼此间的知识势差[21-22]。一方面,知识势差在客观上会造成不同创新主体发展上的不平衡,进而推动创新主体通过诸如学习、模仿和吸收外部知识来缩小甚至消除彼此间的知识势差,间接提升区域知识传播与转移的活跃度[23];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创新主体的知识获取、整合、吸收与利用能力不同,以及对参与知识扩散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抵抗能力差异,知识资源在不同创新主体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必将客观存在并且呈现扩大化的趋势。

3.2 不同创新主体的知识能力差异

随着全球范围内知识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创新性知识的稀缺性愈发明显,同时不同创新主体间的知识扩散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6]。一个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越完善,该地区的知识扩散活动与知识创新则越活跃[27]。在我国当前区域创新实践中,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为代表创新主体在涉及知识产权的合作中,往往受制于相配套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规范性、合理性与清晰性等方面的不完善,不同创新主体在涉及知识产权的权、责、利划分上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就使得创新主体在参与知识扩散过程中的相关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损害了创新主体参与知识交流与转移的积极性,不利于知识扩散,进而阻碍区域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

3.3 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

知识能力是创新主体知识获取能力、知识交流能力以及知识吸收能力的总和,主要表现为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知识互动来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24]。一般来讲,由于不同创新主体在知识感知、识别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不同创新主体的知识能力是不同的。创新主体知识能力的差异性对区域知识扩散的影响体现在:一方面,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基于“知识隔离”(knowledge divide)[25]所产生的知识扩散行为偏好,如企业类创新主体由于自身特性更倾向于应用性知识弱于基础性知识,与之相反,高校及科研机构类主体则更多强于基础性知识;另一方面,即便同类创新主体的不同个体间由于知识能力的相对优势,会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的“赢者通吃”现象,最终导致区域知识扩散网络中不同主体间隐性壁垒的形成,阻碍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有效扩散。

4 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冲突协调机制

如前文所述,不同创新主体因在区域知识扩散网络所处的位置以及组织特征不同,而在知识扩散的参与动机和需求上也是不同的。首先,企业类主体通常对参与知识扩散的投入产出效率非常敏感,而大学及科研机构则更加注重通过知识扩散网络来获取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对相关行为是否经济和效率则不敏感。其次,企业倾向通过知识扩散来解决实际问题,因而对应用类技术和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而大学及科研机构更倾向于追求更高层次的创新,参与基础类、理论性知识的交流与转移的愿意更强。第三,高校及科研机构拥有较强的技术与知识创新能力,但在技术和知识的产业化能力方面则相对较弱;与此相反,企业一般拥有较强的产业转化能力,但技术知识理论性创新能力上则往往表现欠佳。最后,由于不同类型的参与主体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方面的差异,实践中不同创新主体对预期的知识交流与扩散所涉及到的知识产权归属与相关利益分配方面必然会有较大分歧,从目前来看,这些矛盾和冲突已经成为阻碍区域创新不同主体间知识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原因。

4.1 建立和优化区域知识协同机制

在扩散路径固化与内容同质化的同时,区域知识扩散网络还面临着由创新主体互动目标选择偏好所引发的网络关联结构冲突,具体表现在不同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与频率的不同。如表1所示,在区域知识扩散网络中,异质性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如E-R、E-U等在整体网络关联关系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而同质性创新主体间的关联关系如U-U、E-E以及R-R等则占有较大比例,即同质性主体关联构成了区域知识扩散网络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社会网络理论,不同主体的关联关系选择偏好会导致在整个网络中形成数量众多的小集团(cliques),虽然不同集团内部的知识扩散会由于网络结构的稳定性保证较高顺畅度和便捷性,但从宏观和动态视角来看,这种关联结构冲突却会破坏和降低区域知识扩散整体网络的连通性,就小集团本身来讲也会使得其开放性降低,最终不利于新知识的输入和创新。

4.2 建立和完善区域知识服务体系

要综合整合法律、财政、税收、金融等部门,通过建立和完善区域知识服务体系来“利强与扶弱”,增强创新主体参与知识交流和分享的积极性,促进区域知识扩散。具体包括: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和完善区域知识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创新系统内知识资源的融合与对接,服务创新主体的知识交流、吸收与利用需求;二是通过完善区域知识产权交易机制,鼓励区域创新能力强的主体积极参与区域知识扩散,通过知识的转移与共享获取收益,达到“利强”;三是通过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降低创新成本,实现“扶弱”。

现代生活中,随着摩天大楼的拔节增高,越来越多人出行需要乘坐电梯,电梯成为垂直交通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成为考量市民和乘客文明程度的一把标尺。电梯,确实是一条风景线。美化乘梯环境,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排队礼让,确保电梯安全运行,愿每位乘梯者都成为“电梯风景”中文明和谐的元素!

4.3 建立和健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与补偿机制

由于知识产权自身的特殊性及不同地区(行业)发展的差异性,仅靠法律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不能覆盖和解决区域创新中的所有知识产权纠纷,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健全区域性的知识产权补偿机制。一是制订完善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通过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来规范和明确区域创新主体在知识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权、责、利的内涵和边界,减少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切实保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努力探索地方性的知识产权补偿机制,这就需要探索建立和健全具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补偿机制,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外,为在知识交流与扩散过程中受侵害主体提供一定的保障和利益补偿,避免打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保障知识扩散的顺利进行。

5 结论

知识在创新主体间的有效扩散是实现区域创新的基本条件,不同主体对知识扩散的理解与参与特点不同,但基本要求都是希望通过参与知识扩散来满足自身的知识需求。基于此,本文针对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冲突形式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包括建立和优化区域知识协同机制、建立和完善区域知识服务体系和健全区域性知识产权补偿机制在内的冲突协调机制,以为区域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资源配置保障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方法,缺少代表性实践案例的分析与支撑,因而在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深度上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这也是今后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打破封闭性,可以从法官惩戒机制的创新开始。尽管“生产生活方式对于法律形式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的决定性作用”[7]、单纯的制度移植很可能会产生“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窘境,但是将惩戒程序的启动、惩戒结果的决定与被惩戒对象所在系统相分离应当是法官管理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HERSTAD S, BREKKE T. Globalization, modes of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knowledge diffusion infrastructures[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2,20(10):1603-1625.

[2]ARENS M, WORRELL E, EICHHAMMER W. Drivers and barriers to the diffusion of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ies:a plant-level analysis of the German steel industry[J].Energy Efficiency,2017,10(2):441-457.

[3]KLARL T.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revisited: two sides of the medal[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2014,24(4):737-760.

[4]BALDWIN J R, HANEL P.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creation in an open economy: the innovation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survey[J].Innovation Management Policy & Practice,2003,6(3):475-476.

[5]COOKE P. The role of research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new models meeting knowledge economy deman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4, 28(3/6):507-533.

[6]王向阳,郗玉娟,谢静思.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转移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7):13-20.

[7]胡志坚,苏靖.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1999(6):20-23.

[8]尚勇敏,曾刚.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作用和机制[J].地理研究,2017, 36(12):2279-2290.

[9]王班班.环境政策与技术创新研究述评[J] 经济评论,2017(4):131-148.

[10]胡明铭.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建设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9):45-48.

[11]BRAUNERHJELM P, DING D, THULIN P. Labour as a knowledge carrier: how increased mobility influences entrepreneurship[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6, 41(6):1308-1326.

[12]DARVISH H, TONTA Y. Diffusion of nanotechnology knowledge in Turkey and its network structure[J].Scientometrics,2016,107(2):569-592.

[13]DEARING J W, BEACOM A M, CHAMBERLAIN S A, et al.Pathways for best practice diffusion: the structure of informal relationships in Canada's long-term care sector[J/OL].Implementation Science,2017,12, NO.11(2017-02-03)[2018-09-10].https://doi.org/10.1186/s13012-017-0542-7.

[14]BYOSIERE P, LUETHGE D J, VAS A, et al. Diffusion of organisational innovation: knowledge transfer through social networ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0,49(4):401-420.

[15]GUASTELLA G, TIMPANO F. Knowledge, innovation,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the EU: motivating place-based regional intervention[J].Review of Regional Research,2016,36(2):121-143.

[16]TALAB A H, SCHOLTEN V, VAN BEERS C. The role of universities in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ollaborations[J/OL].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2018 (2018-06-27)[2018-09-15].https://doi.org/10.1007/s13132-018-0545-x.

[17]CHOE H, LEE D H, KIM H D, et al.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flows of patent citation network: the case of organic solar cells[J].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6,55(3):361-370.

[18]YAN T T, AZADEGAN A. Comparing inter-organizational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buy or ally; supply-chain or nonsupply-chain partn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7,183:21-38.

[19]HIPPEL E. “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Management Science,1994,40(4):429-439.

[20]PHELPS C C , HEIDL R A , WADHWA A . Knowledge, networks,and knowledge network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2,38(4):1115-1166.

[21]杜静,魏江.知识存量的增长机理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24-27.

[22]张睿,于渤,赖胜才.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动因与类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0, 29(1):143-146.

[23]蒋贵凰,李晨光,孙道银.区域知识能力的测度方法研究[J].情报科学,2018,36(9):142-147.

[24]宁烨,樊治平.知识能力的内涵与特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29(5):80-85.

[25]YANG J A, GRABE M E.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digital divide and the knowledge gap: do knowledge domains and measures matter?[J].Information Society, 2014,30(5):310-322.

[26]杨龙志,刘霞.区域间技术转移存在“马太效应”吗?:省际技术转移的驱动机制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4,32(12):1820-1827.

[27]韩莹,陈国宏.科技投资、知识产权制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双重门槛效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11-17.

[28]郭晗,任保平.中国区域结构转换的增长效应:要素流动与技术扩散[J].经济问题探索,2017(12):10-17.

[29]李文华,唐厚兴.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对知识扩散最优网络结构的影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187-193.

Research on Conflicts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Knowledge Diffusion in Regional Innovation

Qu Hui1, Zhang Man2
(1. Huaqiao University Library;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 China)

Abstract: Knowledge diffusion is an important basi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but the conflict of knowledge diffusion between different innovation subjects hinders the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knowledge resources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refor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resolving the conflicts of knowledge diffusion in regional innov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firstly sorts out the elements and processes of knowledge diffusion in regional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secondly, analyzes the manifestations and causes of knowledge diffusion conflicts, finally, proposes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knowledge diffusion conflict.

Key words: regional innovation; knowledge diffusion; conflic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 F062.3;G3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95(2019)19-0220-05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19.029

收稿日期: 2019-03-11,修回日期:2019-04-2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规律与保障机制研究”(14CTQ020)

作者简介: 瞿辉(1980—),男,四川射洪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创新与管理;张曼(1995—),女,湖北宜昌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政策与创新。

标签:;  ;  ;  ;  ;  ;  

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