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旭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通州 101100
摘要: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的重要保障。结合各种相关资料和多年工作经验,本文中笔者重点介绍了回弹法、超声波法、垂直反射法、地质雷达探测法以及钻芯法等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引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在土木建筑工程中随着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混凝土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工程的安全施工,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准确的、先进的、高效的混凝土检测技术被提出,为工程施工的进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1回弹法及应用
回弹法是通过利用回弹仪测得混凝土表面的硬度,来推定混凝土的质量和抗压强度。回弹仪由弹击锤、弹击传力杆组成,弹击锤通过用弹簧驱动,驱动力通过传力杆作用到混凝土,弹击锤反弹回来,并弹到一定的距离,测出这段距离即为反弹距离值,那么得出的与强度相关的指标就是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的比值,利用该指标推定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抗压强度进行检验。与其他无损检验技术相比较,回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方法容易掌握,仪器方便携带,具有高效率、高灵活性等特点,并且费用较低。但是回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没有足够的精确度,并且只能用于检测表层较薄的混凝土的质量,如若混凝土表层与内部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或者混凝土内部存在一定的缺陷,回弹法不能达到工程所要到达的要求。另外,回弹法还不能应用于预应力钢筋锚固区或钢筋密集区的混凝土等。
2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分析
2.1建筑工程混凝土模具检测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作中,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制作模具,这也是决定施工质量的一个重点因素。在制作混凝土模具时,需要根据施工设计图了解混凝土模具的安装位置、尺寸、结构等,并做好复审工作,保障不能出现一点差错,否则将会直接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在测量好混凝土模具尺寸后,需要选择强度高、吸水性小的钢材作为原材料进行模具制作工作,避免在模具使用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泥浆滴漏的现象。同时,在使用模具制作混凝土结构时,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在每次制作完成后对模具进行清理,防止泥浆残留对下次制作造成影响,并保证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光滑。
在制作完混凝土零部件后,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预拼装工 作,这就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拼装,避免出现混凝土模板拼合错误的情况。在对混凝土模具进行浇筑工作时,需要再次清理模具内部,保持模具干净,防止沙石、杂物混入混凝土中对其造成严重的质量影响。同时,在建筑工程中,有一部分混凝土结构厚度较小,这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造成渗漏现象,因此,在对这一结构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工作时,往往需要在模具中采用螺栓拉杆对穿的方式进行固定,并在其中设置止水板,防止混凝土出现渗漏而造成形状不规则、质量差等问题。
2.2制作和绑扎钢筋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的制作与绑扎也是影响其质量的一个因素,因此,在钢筋制作过程中,需要以质量强度高的螺纹钢筋为原材料,并且采用更加保险的焊接方式对其进行焊接处理,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在钢筋绑扎工作中,需要注意在钢筋交叉处加设保护层,防止因为磨损出现断裂,同时,如果必须截断钢筋以满足施工需求时,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对钢筋截断处进行焊接加固处理。在施工现场,需要安排专人对钢筋堆放地点进行看管,严谨施工人员踩踏钢筋,并且提醒相关施工人员在对钢筋进行捆扎工作时,不能踩踏已经安装好的钢筋,尽最大可能增加钢筋的使用性能和受力强度。在完成全部的钢筋捆扎工作后,相关施工人员需要进行钢筋加固工作,利用铁丝等对所有刚进行加固,加固完成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浇筑混凝土保护层工作,并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合适,不影响钢筋的正常使用寿命。
2.3混凝土的制作和运输检测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必须保证其质量和密实性,这就要求相 关施工人员在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工作中需要谨慎对待。在混凝土制作工作中,首先需要保证的就是混凝土制作原材料、外加剂的质量,如果必要的话,还需要组织专门人员对所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并上交检验报告进行备案。在混凝土制作工作开始前期,相关技术人员往往会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以便于配置出符合施工情况的混凝土,因此在混凝土制作工作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 技术人员给出的混凝土配置比清单进行操作,不能更改混凝土水灰比等因素,以确保制作出来的混凝土符合施工现场需求。如果在制作混凝土过程中出现阴雨天气,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测量原材料中的水分含量,确保不影响混凝土质量后在进行施工。在对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运输的及时性和连续性,避免因为混凝土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而影响其质量,在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场地后,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再次确认,一旦出现离析等情况,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拌合才能投入使用,尽最大可能减少运输过程中对混凝土造成的质量影响。
2.4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检测
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工作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运输车辆的容量进行下料,并且在下料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流速均匀,之后才能进行必要的振捣工作。如果下料不均匀或者不定量,将很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或者存在空隙,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并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威胁过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进行混凝土振捣工作时,相关监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提醒施工人员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避免因振捣不密实而产生蜂窝等质量问题,同时,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混凝土振捣进度,防止出现振捣过度等问题。
2.5混凝土的拆模和养护
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标准后,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模板进行拆除,在拆除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对模板浇水,避免拆除工作影响混凝土使用性能。在模板拆除工作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会在早晚光照强度低的情况下进行,避免阳光直射造成混凝土缺水脱落。建筑工程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要及时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避免因养护不及时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在混凝土凝固之后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并采用塑料薄膜等对浇水后的混凝土进行覆盖,避免阳关直晒,整个混凝土养护工作需要维持一周左右才能避免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养护工作的监管力度,提醒相关工作人员保质保量完成养护工作。
结束语: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是各种土木、建筑等工程的重要监测措施,为了防止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发生,必须做好监测工作并且提前做好检测和评估,及时判断并排查混凝土结构所存在的缺陷,防患于未然。随着质量需求的增高,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效率也越来越高,同时,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已为无损检测技术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为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检测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且促进了大量信息处理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吴佳晔、安雪晖、田北平.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和进展[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2(4):4-7.
[2]李 昌 煌.常用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J].科技资讯:2012. 24:61-61.
[3]钟 芳、刘书玲、周晓英.超声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内部缺陷[J].河南建材.2011. 5:161-162
[4]张仁瑜、王征、孙盛佩.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
[5]徐 莹、徐宏武.探地雷达和超声波法在混凝土结构检测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2.3. 29(1):97-101
论文作者:曹玉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模具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