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铁力市 152500
【摘要】目的 探讨全科医疗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科医疗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医疗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全科医疗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效果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General Medical Intervention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eneral med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July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each group, 48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neral medical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97.92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9.17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General medical intervention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General medical intervention; (a) Primary hypertension; Clinical effects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年上升趋势[1]。高血压病是临床最常见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体液、内分泌、肾脏、血管压力感受器的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以及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因素等都有可能参与发病过程,是多种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1]。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全科医疗干预,并将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同期采用常规降压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2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6.3±6.8)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7.9±2.6)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科医疗干预:(1)健康宣教:详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危害性以及治疗和防治措施等,介绍注意事项,向患者示范自我检测血压的方法,要求患者定期检测、及时复查;邀请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分享经验,鼓励其他患者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及战胜疾病的信心。(2)心理护理: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其树立自己的健康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3)生活干预: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控制一定的烟酒摄入量,饮食上做到粗细搭配,多食用低盐、低脂、高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抵制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切勿暴饮暴食;睡眠保证充足,避免劳累过度,随身携带必要的药品及身体状况卡,熟记120急救电话;平时动作不宜过激,保持平缓稳定,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4)锻炼干预: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运动量和运动时间根据患者自设情况控制,有氧运动为首选,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步行、太极等都是很好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还能有效控制血压。(5)用药指导:将各种降压药的用法、剂量和不良反应等详细讲解,并要求患者定时、定量服药,严禁擅自停止用药或者大剂量的服药;用药前有预见性的估计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提前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处理;尽可能的减少服药的剂量和种类,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定期做好血压监测,及时向医生反映自身情况。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
1.4判定标准 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SF-36调查表评价,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评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如表2所示,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讨论
所谓全科医疗干预,是将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康复管理进行融合,力争在源头上有效控制疾病,减小疾病发生几率的新型医学干预模式。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提高健康意识;心理干预有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生活干预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提升生活质量;锻炼干预增强患者体质;用药指导是让患者规律服药,保障身体机能的需求[2]。本研究通过对该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全科医疗干预,并将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同期采用常规降压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全科医疗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吴玉华[3]通过观察112例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全科医疗干预,经过比较发现,全科医疗干预组的临床效果及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全科医疗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炜,张颖.综合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及临床效果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7(6):92-93.
[2]林定齐.临床药师对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干预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1):140-141.
[3]吴玉华.高血压患者56例全科医疗干预治疗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32(16):110-111.
论文作者:王永兴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患者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全科论文; 高血压论文; 原发性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