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一病名的提出都有其萌芽、演变和形成的历程。由于历史变迁、社会背景的不同,“中风”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医家的描述亦不相同。本文通过查阅古代文献阐述了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理解及“中风”相关发展脉络,以便更清晰的认知根源和丰富“中风”的理论知识。
【关键词】中风 ;概念;病因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136-01
今日所言“中风”属内科疾病,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症,或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为主证的一种疾病[1]。这里“中风”属于一个独立的疾病。从其病因角度探析,以“内风”为主,本文按不同时期医家对“中风”一词的理解及其发展作一综述。
1先秦时期
《黄帝内经》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文中所言“中风”与后世所言同名实异。《黄帝内经》中认为“中风”是风邪直接侵入人体而导致疾病,出现半身不利、言语不利、四肢不收、手足麻木不仁、猝然昏倒、昏不知人等等症状。文中没有明确“中风”一词,但文中阐述的“偏枯”“风痱”“仆击”等与今日所说“中风”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可见,“偏枯”“风痱”“仆击”等可能是“中风”概念的早期雏形[2]。风邪在内经时代的分布广泛,按照具体的疾病性质分多种类型,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邪所导致的疾病也不相同,“中风”是风邪致病的一种,因为有特别突出的规律和特点,所以称之为“中风”。其他风邪所导致的疾病不称为“中风”。此时,“中风”一词所代表的含义是疾病的病因,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病名。
2东汉时期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中首次提出“中风”一词,其原文如下:“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3]。多数医家认为此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风与痹症的鉴别,笔者认为此文是解释中风的原因:由于邪气直接入里,经脉痹阻不通,而至半身不遂,风邪闭阻经络从而导致疾病。仲景还将其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中络、中经、入腑、入脏,这也是《中医内科书》上分证论治的理论基础[4]。此时,对本病的认识依旧以《内经》理论为基础,仍认为风邪乘虚而入,而导致疾病发生。
3隋唐时期
隋代《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巢元方关于“风”有诸多描述,大多对本病的认识仍然基于《内经》的理论学说。这一时期“中风”有很多的名称,如:“贼风偏枯”“风偏枯”“柔风”“偏风口?”“偏风”等等,都是后世所说的狭义“中风”。此阶段“中风”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疾病。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诸风?论杂风状》篇有云:“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即不能言,不可治[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知,孙思邈也认为外风是导致“中风”疾病发生的原因,并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区分病变的程度。
4金元时期
唐宋之前,中风多以“正虚风中”为主,到宋金元时期,这一说法被很多医家否定,认为“中风”多由“内生”。宋?严用和认为“真气先虚,营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趁虚而入”明确提出了“内虚邪中”的观点。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河间认为“中风”由肾水不足,心火暴盛所致,指出“所以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6]。从而提出了火热致中风的理论,倡导“火热”论。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倡导“气虚论”。朱丹溪则认为是湿痰生热,倡导“湿痰论”。元代王履[7]曰“因于风者 ,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首次提出了类中风和真中风的概念。此外,还提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这一观点。王履的这一分类方法总结了前人的观点,提出了新的理论。此时期,对于“中风”的认识理论达到了新的高度,“中风”理论的病因病机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虚邪中风”侵入人体导致疾病向“内伤积损”的理论的转变,其理论价值对今天仍然有影响。
5明清时期至今
明代张景岳提出“中风非风”“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的观点[8]。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曰:精血衰耗,水补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导致内风旋动[9]。进一步阐述“内风旋动”说,即“肝风内动”的发病机制,使得“内风”是“中风”病的病机这一理论得到很多医家的认同。民国时期张锡纯先生认为内中风用祛风之药发表之,其脏腑之血必益随发表之药上升,则脑中充血必益盛,或至于血管破裂,不可救药。是对唐宋之前“中风”理论的否定。所以确定了“内风”理论的正确性。当今,中风与西医学的脑血管疾病表现一致,并得到医家的认可。
6小结
中医病名的形成及其病因病机都随着历史时代的变更而不断深度挖掘,“中风”理论萌芽于《内经》,发展在宋金元时期,在唐宋以前多是“内虚邪中”的观点,故在治疗上多以祛风散邪为主,唐宋之后,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出现了转折点,众多医家认为是“内风”所致。所以在治疗上多以扶其真元为主,现经历代医家的总结,对中风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渐渐形成了现代医家认可的“中风”的相关体系,对于中风的认识也是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完善了“中风”的理论体系。因此,我们应对每一中医病名及其病因病机进行研究探求其本源,为在今后临床治疗疾病的方向上提供的理论思路。
参考文献:
[1]张仲瑛.中医内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08.
[2]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
[3]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高驰,朱建平.“中风”病名源流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5):1298-1303.
[5]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6]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 22.
[7]元?王履.医经溯洄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3-56
[8]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9]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论文作者:刘慧多,陈晶(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6
标签:医家论文; 疾病论文; 理论论文; 这一论文; 偏枯论文; 时期论文; 病名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