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研究——加拿大马克思主义史学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加拿大论文,史研究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拿大马克思主义史学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界。此前与加拿大共产党要求加深对加拿大历史的研究相联系,以提姆·帕克、约翰·韦尔、斯坦利·雷森、克莱尔·彭特兰、查尔斯·李普顿等为代表,形成了对加拿大历史,特别是工人运动史的传统马克思主义解释;此后则出现了以布赖恩·帕尔默、格雷戈里·基利等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此对克莱尔·彭特兰等主要人物进行剖析,阐明加拿大传统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的背景及主要贡献。
加拿大传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加拿大共产党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密切相关。1921年加拿大共产党成立以后,为争取劳动群众的社会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展开了一系列政治斗争,许多共产党知识分子深感要从事政治斗争,教育广大人民,就必须对加拿大历史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其中雷森认为,民族平等、加拿大独立、和平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根源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需重新解释加拿大国家的历史。①他提出要书写加拿大人民的历史,这是为加拿大人民而不是专业学术队伍写“人民的历史”。②约翰·韦尔1944年在《我们的历史》中也提出共产党必须加深对加拿大历史的研究,不仅要揭示“暴风骤雨”的一页,还要研究“和平”的篇章。③可见,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是在为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而研究历史。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加拿大共产党迫切要求加强对加拿大历史的研究。提姆·帕克、约翰·韦尔、斯坦利·雷森等党的知识分子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研究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研究了欧洲的工人阶级和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他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加拿大工人阶级面临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加拿大历史的研究,形成对本国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解释,以指导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韦尔认为,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的共产主义运动“发现”了麦肯齐、帕皮诺和1837年革命。现在资本主义正处于总危机的爆发时期,加拿大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也在不断发展,所以要总结1837年革命的教训,以指导1937年反对西班牙法西斯主义的斗争。④
美国劳工史学中的康满斯学派否认工人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提出所谓的“职业意识论”,认为美国工人运动不是依靠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而是依赖“中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工人斗争的目的只是希望通过寻找职业上升为“中产阶级”。据此他们认为美国工人运动是例外,马克思主义不适合美国。康满斯学派深深地影响了加拿大的劳工史学,W·金、布赖斯·斯图沃特、哈罗德·洛根等在劳工史研究中关注阶级调和,忽视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克莱尔·彭特兰则要打破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康满斯学派的劳工史学,从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品中寻找理论依据,“很多证据表明他熟悉莫里斯·道布的经济史和英国共产党学者的劳工研究”⑤。在《1843年拉钦罢工》中,他把爱尔兰工人放在历史叙述中心。可以说,阶级和阶级斗争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关注的焦点。
克莱尔·彭特兰(1914-1978)出生于曼尼托巴一个农民家庭,1940年获得曼尼托巴大学学士学位,1942年取得俄勒冈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他接受了曼尼托巴大学经济系助教职位,此后终身在此执教。1960年彭特兰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并于1961年取得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1963-1965年他任曼尼托巴历史学会主席。《1843年拉钦罢工》(1948)是彭特兰的代表性著作;其他代表性著作和文章还有:《1875年前加拿大经济发展中资本的作用》(1950)、《加拿大资本主义劳工市场的发展》(1959)、《劳工和加拿大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960,博士论文)、《加拿大产业关系体系中变化着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研究》(1968)、《1897-1919年西部加拿大劳工运动》(1973);此外,彭特兰逝世后,鲍尔·菲利普斯整理编辑了他的《1650-1850年加拿大的劳工和资本》(1981)和《冲突的根源:1860-1980年加拿大产业关系的形成》(1986)两部著作,其中前者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著作。⑥彭特兰对加拿大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具体表现在:
1.书写“人民的历史”
对加拿大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解释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书写“人民的历史”。1949年《民族事务月刊》特刊发表“人民的历史”,在雷森写的导言《重新占领》中解释了这个主题的含义,“人民不得不重新赢回他们所拥有的土地、劳动成果,还有他们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历史”,要“恢复劳动人民以往斗争的历史”。⑦而彭特兰就是把普通工人群体作为关注的焦点,从《1843年拉钦罢工》中研究爱尔兰劳工的罢工斗争起,到研究加拿大资本主义劳工市场的形成,再到《劳工和加拿大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他对劳工在加拿大工业资本主义转型过程中作用的研究,都体现了其书写“人民的历史”的志趣。在《1843年拉钦罢工》中,他打破了加拿大历史学和政治经济学传统,把以往被历史学家忽视的爱尔兰工人作为了历史叙述的中心,全面描述了爱尔兰工人的文化传统、社会组织、工作条件、工资收入、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罢工斗争。不像以往学术界带着阶级和种族偏见看待爱尔兰人,彭特兰是通过爱尔兰劳工自己的行为,通过他们的文化传统及其处境遇描述爱尔兰劳工群体,基利称这篇文章是“从历史的边沿拯救了加拿大工人”⑧。
2.劳工史和产业关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重视劳工和工人运动史研究。彭特兰打破了劳工史研究中康满斯学派的阶级调和论调,在《1843年拉钦罢工》中他分析了爱尔兰劳工具有反抗压迫的传统,重构了爱尔兰劳工反对雇主的罢工斗争。
彭特兰认为在1837年前加拿大还没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劳工和“劳工问题”,尽管也有劳工和手工业工人,但雇主和雇工之间的关系还具有封建性的特点,而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运河和铁路建设时期产生了运河劳工的群体行为,到50年代出现了“现代”形态的地方性工会,60年代这些组织又联合成为全国性工会或国际性工会组织,70年代出现第一个加拿大劳工“运动”——九小时运动,引起了国际政治界的注意。⑨据此,彭特兰详细考察了资本主义劳工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对加拿大工人阶级的研究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在《加拿大资本主义劳工市场的发展》中彭特兰指出,1830年以前加拿大还不存在资本主义的自由劳动力市场,但此后二十年里,随着加拿大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城市的增加和服务业的繁荣,使得就业岗位增加,“从而形成了印刷工人、面包工人和制鞋工人、建筑工人和铁路商店服务员,甚至某种程度上无技术劳工的市场需求”⑩。到19世纪50年代基本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资本主义劳工市场,70年代这个市场趋于成熟。难能可贵的是,在加拿大劳工史研究中彭特兰强调对劳工群体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分析,在《劳工和加拿大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他考察了19世纪前半期来到加拿大的移民,描述了美国人、英国人、苏格兰人,尤其是新教和天主教爱尔兰人的文化背景,从道德经济学角度考察了前工业化劳工(在工作习惯上是懒散的、即时的、散乱的和无规则的,太容易被非经济目标所迷惑的)转变成“现代社会的合适材料”(即产业工人)的过程。(11)在此不难发现,他的研究视角类似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范式,即社会文化分析模式。正因为如此,基利称他为新劳工史研究的先驱。(12)
彭特兰的劳工史研究从阶级分析进而发展到产业关系研究。从拉钦罢工的研究中他看到了19世纪40年代人们第一次在自由工资条件下雇主和雇工的关系。而在雇主、治安法官和统治阶层的眼里,劳工并不是一个存在的人类群体,只是工作机器,罢工事件是令人气愤的,因为机器没有按指定的方向运转;相比之下加拿大的劳工群体则是幼稚的、没规则的。因此可以说,彭特兰已经形成了对19世纪40年代加拿大劳工关系的正确认识。在《劳工和加拿大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最后两章“加拿大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加拿大人的转型”中,他形成了最完整的有关加拿大产业关系的阐述:19世纪中期加拿大完成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了一种工业形态的民族经济,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工人阶级起了重要作用,劳工对保守党政府及其保护关税政策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形成了一种不同寻常的产业关系。“从1850年到1880年有一个现实的国家政策,制造业主及其工人都相信他们的生计依靠保护关税……结果,雇主和雇工依赖于彼此的相互关照。”也正因为如此,在政治上“劳工对保护关税和保守党给予持久的支持”(13)。在这种产业关系中,虽然没有表现出工人和雇主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但工人仍然是一支活跃的社会力量,表现出工人群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正因为在产业关系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早期,彭特兰出任了曼尼托巴和联邦政府的劳工关系顾问,向曼尼托巴和联邦政府递交了一系列报告和他的《加拿大产业关系体系中变化着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研究》。
3.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解释加拿大工业资本主义的形成
19世纪加拿大的工业革命是彭特兰的又一个研究主题。在《1843年拉钦罢工》一文中,他描绘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线索:19世纪40和50年代运河和铁路的建设“整合了加拿大经济,使之与外部世界联系更密切,使之直接进入工业资本主义阶段”(14)。《1875年前加拿大经济发展中资本的作用》和《加拿大资本主义劳工市场的发展》两篇文章深化了他对加拿大工业化的研究。彭特兰认为,从1830年起加拿大就已经开始了从“一种天然的商品生产区”向工业资本主义转型的过程,此后“是纯粹的更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卷入了运输体系,资本主义农业,更大规模的制造业和可信赖的金融结构”。这种转型过程使他关注资本积累和投资的重要性,与加拿大史学界普遍把劳工供应不足作为制约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不同,他用大量的史实证明:“制约发展的不是劳工的供应而是借贷和资本积累的困难”(15);特别是19世纪“大部分加拿大银行没有促进资本积累”(16)。
彭特兰指出,直到1815年加拿大还没有形成资本市场,资本的输出超过了资本的输入,商人在加拿大的皮毛贸易、木材贸易、船舶贸易甚至进口贸易中赚得的利润集中起来回到他们的祖国分享他们的劳动果实。资本输入加拿大是在大规模公共建设——运河和铁路的建设方面,“运河和铁路体系的设计是为了加强商品生产和大陆内部的劳动分工……通过整合加拿大市场,为加拿大制造业打开了通道……最重要的是,外国资本流入了加拿大,使之有可能聚积资金以投入其他企业”(17)。资本注入刺激发展,从1827-1837年的一千万,40年代的1500万,50年代的1亿和1867-1875年的2亿,至19世纪50年代加拿大已经形成了资本主义劳工市场的基本结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彭特兰描述了加拿大工业资本主义转型时期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过程,在19世纪中期加拿大实现了工业化。《劳工和加拿大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劳工和大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两大主题的分析,他一方面讨论了劳动力组织形式的变化,探讨了从强制劳动的各种组织形式(奴隶制、契约奴、罪犯、军人),到“封建的”家长制的、前工业社会的劳动组织形式,再到19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的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的演变过程;另一方面他又探讨了一个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在对加拿大工业化的分析中,他不仅描述了从手工业到制造业,再到现代工业的经济转型过程,同时也关注经济转型中观念、政治和国家的作用。彭特兰对工业革命研究所做的贡献在20世纪后期加拿大史学界关于工业革命特点的争论中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综上,加拿大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在加拿大史,特别是劳工史研究方面确实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并没有成为学术界的主流,就像诺曼·彭纳所说的,加拿大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传统相对虚弱。(18)
注释:
①Stanley Ryerson,The Founding of Canada.Toronto:Progress Book,1975,pp.Ⅶ~Ⅷ.
②⑤⑦⑧(11)(12)(13)(18)Gregory S.Kealey,Workers and Canadian history,Montreal:McGill-Queen' University Press,1995,p.72,p.34,p.74,p.34,p.38,p.41,pp.36~37,p.12.
③④John Weir,Notes On The Study of Our History,National Affairs Monthly,Vol.1,1944,p.117,p.116.
⑨(14)Clare Pentland,The Lachine Strike of 1843,Canadian Historical Review 29,1948,p.265,p.256.
⑥陈启能、姜芃等主编:《加拿大的人文社会科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⑩Clare Pentland,The Development of A Capitalistic Labour Market in Canada,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Vol.XXV,No.4,1959,p.457.
(15)(16)(17)Clare Pentland,The Role of Capital in Canad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Before 1875,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Vol.XⅥ ,No.4,1950,pp.457~458,p.474,p.463.
标签:加拿大经济论文; 加拿大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思想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