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能源消耗过高、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由此,绿色施工的管理理念在施工项目管理中油然而生。本文主要从项目管理中浅谈一些实现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的措施。
关键词:项目管理;节能减排;绿色施工
1导言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其产值在社会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所创造的价值也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建筑生产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也是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节能减排、绿色施工具有必要性。
2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社会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增长方式的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了“节能减排”一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家又制定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为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3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当前的发展状况
3.1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单位管理人员仅把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停留在成本、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根本没有绿色施工管理的意识,或把文明施工与节能减排、绿色施工概念混淆。同时,建筑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很少投入经费加强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缺乏有效的宣传,最终使得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意识淡薄。
3.2采用传统施工工艺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工艺较传统,原有的施工技术仅能考虑工程成本、质量、安全等方面,未能真正使用体现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建筑企业使用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技术研发不完善,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管理水平较低。
3.3建材、施工机械不满足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要求
建筑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选择使用一些不合格或高效能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生产周期较长,很容易导致建筑材料发霉受潮,无法使用,从而出现浪费材料、环境污染等现象。再者,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建筑材料缺少绿色标志,施工机械的绿色性能评价标准缺乏,也导致了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3.4管理评价、监管制度欠缺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目前仍停留在有关成本、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制度,现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建筑工程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管理制度,不利于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国家出台了《建筑工程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但大部分企业并未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真正建立适合自身的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管理评价体系,不按照标准实施绿色施工,导致建筑企业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遭遇重重阻碍。目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落实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的协同机制也不完善,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监督和执行力度不够,都使得各级管理人员以及政府监督部门从根本上无法进行良好的管理、监督。虽然绿色施工管理在现阶段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阻碍了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理念的继续发展,值得建筑企业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免受污染。
4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的措施
4.1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设计管理工作
设计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重点内容,为加强设计管理工作,管理者应做好以下内容:首先设置项目机构时应符合设计工作的需要以及便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满足双方要求和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明确设计合同中双方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杜绝出现设计合同内容空洞暧昧,缺乏实际性和具体性的情况。
4.2土壤保护
4.2.1提高场地绿地率
对周边及未开发的场地进行绿化,提高场地的吸水性能,降低水土流失的概率,尽可能的采取种植绿化措施,提高场地及周边的绿化率。
4.2.2选择固土能力强、根系发达的植物,固土能力强的植被及其他辅助材料来构筑边坡结构,用以实现稳定边坡,来减少水土流失。
4.2.3采用渗透性铺地材料在种植草皮之前或较大裸露地面和土堆等部位,铺设树根、密目网、草甸等渗透性较强的材料,防止扬尘的出现。
4.3水污染控制
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4.4建筑垃圾控制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严格控制各项施工工序质量,减少因控制不严产生建筑垃圾。如混凝土涨模、爆模、爆管、返工剔除等产生的废弃混凝土。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因方案不完善造成的垃圾产生。如编制配模方案,优化模板下料、钢筋下料等工作,最优化的使用材料,避免因盲目作业造成的材料浪费。
4.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我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但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到世界人均量的1/4。节水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在建筑施工现场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是很大的。不论是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还是施工生产用水,诸多环节都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减少消耗以及采取一定的方式处理进行水的循环再利用。经初步估算,采用这些改进方法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至少能提高30%以上。
结论
综上所述,要全面实行节能减排、绿色施工最重要的是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形成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的意识。只有这样,节能减排、绿色施工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全面实现建筑业的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的目标,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金绍臣.分析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30):193-194.
[2]陈鹏. 全面质量管理在建筑围护系统节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7.
[3]廖鸿,邱兵,杜福祥.项目管理中的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J].建筑安全,2015,30(02):57-61.
论文作者:韩兴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节能论文; 建筑论文; 水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社会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