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读写共生教学_教学过程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读写共生教学_教学过程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读写共生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现代网络媒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忽略了网络对语文教学,尤其是对读写共生教学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其实,语文教学中的读和写不仅能够实现共生,还可以很好利用网络环境的载体,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信息的作用,以读写结合来推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成长。那么,如何构建网络环境下读写共生的语文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阐述。

      一、借助Vclass,实现读写整合

      Vclass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它是建立在通用Internet、Intranet基础之上,专门为基于双向多媒体通信网络的远程教学而提供全面服务的软件系统。在丰富的学科资源的基础之上,学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与教学计划,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开发网络教学课件,借助于网络教学的一些支持工具,开展双向的读写互动教学,其教学管理系统可以保障这种教学更加高效,也更加规范化。下面以一堂习作课为例,阐述其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课前准备:创设情境,定向阅读

      作文教学要从训练内容入手,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备课教学的时候,就要确定好习作目标:该单元作文训练的要求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接着,教师根据习作的要求,可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对选定目标进行观察和阅读有关的文章。学生在素材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各种有关对象的信息资料(图片、文章、视频等),教师将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输入到自制作文习作软件中的“资料库”。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自主利用除书本知识之外的各种手段去感知习作目标。

      (二)课堂实施:例文激趣,写法讨论,上机写作,集体评析

      首先是例文激趣。课堂习作通常安排在学习一篇例文之后,可以算作范文的仿写训练,在课堂学习中实现读写结合。在此环节中,教师还可以再突破课文的限制,将内容延伸到其他课文,甚至延伸到课外,为学生精心挑选与本课学习目标高度一致的名家名著片段放在平台中,在例文阅读教学中利用网络批注阅读的形式,促进学生思维参与的深度,同时,自主阅读的方式也扩大了学生课堂活动的广度。

      其次是写法讨论。学生通过审题、讨论,明确题目要求,弄清本次作文要求。这个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调动隐性知识,实现交流和共享。教师随机点拨,在学生互相补充修正的基础上归纳并明确本次作文训练的仿写要求。此环节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群组管理功能,可以将学生依实际需要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之间通过通讯或同桌互相讨论、交流等形式,进行协作学习。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怎样写”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第三是上机写作。学生将课前观察、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在例文引路、明确题目要求的基础上,经过思考、讨论、整合所建构的写作思路进行上机写作。此过程就是综合整理阅读成果的过程,同时也是深化阅读成果的过程,课文与其配套的阅读素材就成为学生揣摩的对象和诱发因素。教师通过Vclass平台随时查看任何学生输在各自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教师还可以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利用计算机网络的遥控功能,用自己的键盘或鼠标切入学生的执行环境,进行个别辅导。

      第四是集体评析。教师利用Vclass平台找出典型的分析评价案例,再向全体学生网络终端提供同一案例,采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方法进行实时讲评,由学生本人进行即时修改。教师在评析过程中,要抓案例中的根本性问题,明确修改方向。教师的评点要从具体的作文语言入手,点中问题,简明扼要,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激励效果。学生参与讨论要做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作总结性发言,再次点明本次习作的目标,为下一个环节的互评自改打下基础。

      (三)课后交流:自改互评,归纳评价

      课后交流环节相当于平时的作文批改,但批改作文的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在计算机网络上共同完成。在自制练笔作文软件中,设有学生个人留言板、教师留言板、光荣榜。首先,学生在个人终端上切入其他学生的执行环境,在学生个人留言板评议同学的作文。然后,学生综合考虑同学们的评议,修改自己的作文。当自己的作品被同学欣赏时,自身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当别人的优秀作品被自己共享,自己的视野和知识也会变得丰富。最后,教师全面总结本次习作的情况,发布在教师留言板上,同时在光荣榜上公布优秀习作情况。这改变了以往只有教师批改作文的形式,而变成“学生互评自改,教师总结评价”的操作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二、引入Pad,实践个性化教学

      近年来,Pad(掌上电脑)的使用率和普及率都在大幅增长,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逐步认识到这种新的教学媒介对学生语文教学的巨大作用,在实践中考虑借助其促进学生的更深入表达,实现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创新信息化环境下作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我校在2014年申请了“一对一互助教学项目”,新初一的一个班自入校以来,就将Pad引入课堂,结合小组学习模式,探索云教学课堂,目前已经对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进行了课堂教学应用。课堂上,师生对Pad功能应用自如,特别是课堂抢答功能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不再举手示意,教师也不再判断喊谁回答问题,学生纷纷点击着Pad上的抢答按键,当大屏幕上出现第一个抢答成功的学生名字时,这位学生就可以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在具体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时段的安排模式如下:

      (1)任务布置阶段。教师在课堂开始时交AI写作作任务及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分组列出写作提纲,并上传Pad共用平台。

      (2)教学与交流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及有创意表达。课堂上通过Pad资源共享,首先,让学生快速了解不同学生的写作提纲,引导学生完成两项工作:评讲组织较好的几项提纲;对自己组的写作提纲提修改意见。其次,由教师结合例文进行写作指导,包括写作框架设计、重点把握、修辞运用等。再次,由学生自主查阅不同范文,谈自己的写作构思。最后,学生独立进行写作。

      (3)生生互动阶段。学生将作文初稿输入Pad后,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组织学生分小组浏览,并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评讲与修改。同时,教师也先拟定并教会学生一定的评价步骤,如先通读全文,评整体结构是否完整,再细读章节,评语法修辞的运用等。可以评整体,也可以评一点。可以凭长处,也可以评不足等。通过这项练习,既锻炼了听话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赏析别人文章的习惯,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会写作和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写作。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都有了提高的可能。

      (4)交流反省阶段。结合教师的指导、学生交流评价的启示、对他人作文(或优秀作文及范文)的吸收,将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5)展示、交流、欣赏、积累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突破课堂限制,利用课内外时间,欣赏自己与他人的作品,体会文字的生命性。发表学生的优秀作文,引发新的交流。在学习的基础上再次对他人文章进行建议性的点评。

      整个时段的节奏安排都比较强,为了各自小组的荣誉,学生都争着抢答,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上课认真听课、积极思考问题,无形中还督促了学生课前预习。同时,课堂反馈功能让教师及时、随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教师不再走到学生身边查看或者上黑板板书,只需要在Pad屏幕上一点就可以看到所有学生的思考过程。

      Pad个性化作文教学可以将阅读和写作充分地整合起来。它使得阅读真正成为写作的基础,让阅读拓展、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各种文本的感悟和内化,勾连起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经验,从而为自主创作奠定基础。学生在有感悟、有思考、有灵感的状态下,写作就可以有创造性、有感染力和有意义,而通过写作,学生对阅读就会更加有兴趣,理解会更深入,想象会更宽广。

      三、开辟博客,激发写作热情

      传统作文课堂教学常常无视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惯用同一标准来要求作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把高度个性化的习作活动约束成高度统一的集体活动,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总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练习,一节课下来作文稿纸上成果寥寥可数,部分学生为了完成习作也只能是匆匆落笔,至于精心构思、斟酌推敲更无从谈起。这样忙于应付的课堂作文训练,大家自然逃避,作文教学无法让学生真正去感兴趣去喜欢。

      现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大语文”观点认为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初中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有限,为了使学生的写作更生动更富有情感,教师可以考虑通过网络博客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果说校园网络只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机载体,那么,网络博客的开辟,可以更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虚拟环境中的学习产生的效能是巨大的,它将作文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去借鉴去写作去修改,不用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挤牙膏似的勉强行文,毫无创作的快乐可言。不管学生自身的作品层次如何,他都可以将自己认为满意的文章发表到网上,但在发表作品的同时,他也会接受到来自其他学生的点评意见。这种外来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比教师的评语更直接、更中肯,也更有说服力。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设语文博客网站,以语文阅读教学文本为中心,不定期地发布内容,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写作兴趣。比如,教学完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平凡人物”单元之后,笔者安排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点,运用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研究其他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个性特点,了解人物的风采,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写身边的人。要求学生一周内将自己最欣赏的人物描写片段上传到班级博客网上并写出欣赏的理由,同时选择身边某一师生进行描写,请大家点评并猜猜写的是谁。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不少学生的人物片段描写很传神,点评也很到位,学生真正喜欢上了这种作文的方式。

      此外,语文教学中有一些课外作业,布置与完成都比较麻烦,通过博客布置与完成,避免利用板书、学生抄写的麻烦,学生也可通过博客提交作业,既省时省力,又有针对性。比如,在开展综合性学习《走进诗词文化》之前,笔者把全班学生根据活动目标和形式不同分为不同小组。而每一小组的任务不同,教师给的作业与建议也不同,在课堂上一一讲述,既费时效果又不好,笔者就利用博客布置任务,提出建议。学生根据任务查找关于诗词的文学常识、名人轶事、名家赏析等资料,每位同学都能找到丰富的资料。在常规情况下,学生都会用笔将资料抄下来交给教师,与其他同学交流,可每位学生的资料少则一两千字,多则上万字,抄写量太大,也不便于交流,笔者让学生查到资料后直接贴在班级的博客中,就算完成作业,这样省时省力,学生非常喜欢,而且交流不受限制,交流效果更好。如果有的学生不想让别的学生知道他的想法,可采用“悄悄话”的方式进行留言,这样只有特定人才知道内容。学生乐于用这种方式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

      四、运用云盘,汇集教学资源

      随着网络的发展及普及,了解和使用网盘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把云盘看作是一个小而有序的教学系统,实施教学过程的主要因素是教师与学生,那么,其中的桥梁就是组织得当的丰富媒体资源。运用这种基于云储存技术的网络云盘,强化了学习资源的师生共建共享,隐私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且在微博和QQ的协助下,深化了课程教学手段的变革,使得自主阅读、在线交流和写作、微博在线小组讨论成为辅助教学的较好方式。在云盘网辅助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还是远距离学习,师生都可以充分利用云盘网,选择所需资源进行教与学。

      笔者在近期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的主要是360云盘网(其他还有百度云盘等),它的零技术、零成本等条件将教学的几个核心要素融汇在一起。教师和学生在利用云盘网中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和声音等丰富素材进行读与写的教与学,优化了资源,激发了学习热情,提升了学习效果。在读与写互动中,笔者在云盘中创建一个专门的文件夹,里面存放一个“资源导航”文件用来说明这个云盘账户资源类型、课程功能等。一旦有成员提供了新资源,需要给账户维护者发微博或者QQ,说明提供资源类别,以便于对方修正资源导航文件。这也避免了网络不良信息因素的影响。对于每位云盘成员用户而言,利用云盘网中的资源开展各种语文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减少了盲目搜寻资源的时间,又获得了最优秀资源来建构自身知识体系。

      笔者从2014年春季开始使用云盘辅助教学,尽管在使用云盘的过程中调皮的学生给笔者制造了不少意料之外的麻烦,但云盘逐步成为学生的大宝库,是他们进行写作交流和共享的家园。云盘的使用还解决了教师没时间在电脑上把那些学生的优秀作品打出来的棘手的问题,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收集、评改、整理。新学期开始以后,云盘成了师生在写作教学中最经常使用的写作载体,所有的专题写作和征文教师都可以通过云盘征集。

      此外,在教学中使用云盘,不仅能够实现大家建设、大家共享班级课程资源,同时也对隐私的保护起到一定作用。有一些资源,除了班级同学,资源提供者不愿意外传,比如一些自身的感情经历类文章,除了班级个别人赏鉴外,不愿意外传,那么利用云盘来实现资源共享和隐私保护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云盘网上的资源,不仅可以节省资源查找的时间,而且大大拓宽了学生信息的查找、加工和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网络环境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的特点,一方面,有效地扩大了语言输入量即阅读,另一方面,通过语言输出使学生产生输入更多语言材料的需求,进而产生更高层次的语言输入即写作,这就为多元化的读写共生教学提供了很多启发。网络技术为语文学科知识的整合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教学环境,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利用网络环境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实现读写共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的新情况、新任务,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和突破。

标签:;  ;  ;  

网络环境下的读写共生教学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