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潜水员心理素质探究论文

青少年潜水员心理素质探究论文

青少年潜水员心理素质探究

张水涛,刘小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潜水员心理素质进行研究,目的是提高青少年潜水员的心理素质、平衡潜水员的心理、减少或消除潜水员水下作业的不良心理反应。

关键词: 青少年潜水员;心理素质;潜水运动

潜水的原意是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作业等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潜水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只限于军事和工程领域,随着潜水装备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潜水运动的深入研究,潜水逐渐以休闲运动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中。随着潜水运动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世界上已有数百个潜水组织,但是其知名度、普及率、国际化等程度有所差异。在我国主要是在沿海地区,而在北京,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训练潜水只能在游泳池里进行,所以对潜水员的心理方面的训练有很大的局限性。

1 潜水运动发展价值

1.1 全面锻炼身体各部分的肌肉能力,改善人体各组织器官机能

潜水运动作为一项有氧运动,让人全身得到锻炼。潜水运动是在高压环境下进行的体育活动,它不同于普通的游泳,是一种技能锻炼。经常从事潜水运动可以发展全身各部分的肌肉,提高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等身体素质,并且对呼吸、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作用,可以减轻腿沉、静脉曲张患者的痛苦,也有利于改善过度疲劳者的睡眠。同时,海水里的矿物盐化成离子充满了我们的器官,迅速补充了体内所缺少的微量元素。更重要的是潜水能够提高并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

根据跨文化能力的内涵,就其指标要素进行概述性地分析,如Chen的四维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13]、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14]、Deardorff的金字塔式跨文化能力模式[15]、Hamilton的跨文化能力构成模型[16]、文秋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17]、许力生的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18]、顾晓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互动理论模型[19]等。

1.2 加快能量的消耗速度,有利于减肥

水域环境不同于陆地,水带来的巨大阻力会加大运动的难度和总量,在水中完成某一动作所用的力量是陆地上的6倍以上,因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此外,水环境的热传导能力是空气的28倍,即使待在水中静止不动也会消耗很多能量,在水中运动40 min可以消耗400cal的热量。潜水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很多能量是消耗脂肪提供的,能轻松达到锻炼全身的目的,并且不会引起肌肉疼痛。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1.3 锻炼过程中不易受伤

在陆地上锻炼,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关节与关节拉得紧摩擦多,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而在水中,浮力可以达到体重的85%~90%,大大减少了地心引力,使关节、骨骼、肌肉所受压力相对减少;水的浮力还可提高柔韧性,使身体各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自如,不易受伤,运动的疼痛也随之减弱。

现在三连信党爱党的人多了,信教的人少了;家庭环境干净漂亮的多了,脏乱差的少了;用国语交流的人多了,不会说国语的人少了;外出务工的人多了,在家待着的人少了。

2 青少年潜水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潜水员是从事水下作业的特殊职业人群,潜水员不仅要有健康的体格,还要具备适应水下与高气压环境、能胜任水下作业的某些能力和个性。通过心理选拔和训练,增强潜水员的职业适应性,是保证潜水安全、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措施。目前,国外已就潜水员心理选拔从体格、生平个性、智力、心理运动能力、态度、兴趣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青少年潜水员的心理素质由众多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个性、智力、知觉、注意和心理运动能力。

2.1 对训练存在的动机和心态

在每次潜水作业下水前的一瞬间,青少年潜水员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各自不同的心理反应,如自己能否圆满地完成任务;能否安全顺利地回到水面;潜水装具、供气系统、水下通讯会不会发生故障;如果需要减压时,减压方案、减压方法是否安全可靠等。如在水下发生绞缠或潜水鞋脱落等意外事故时,大部分青少年潜水员能沉着冷静,能正视困难,想方设法在“死”中求生存,集中全身的精力应对危急局面。这种反应就是积极的心理应激反应。也有少数潜水员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是焦虑、恐慌、情绪紧张,面对困难束手无策,在水下一动也不动,就连水面的电话沟通也置之不理。有些青少年虽然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在他人的协助下脱离了危险,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会产生厌潜情绪,由此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而成为永久性的心理性应激源。

根据灌溉模式、种植作物及净需水定额,项目区农业灌溉净用水量449.36万m3。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9,推算到项目区在西干渠直开口的取水量为504.9万m3。项目区灌溉用水取水量见表4。

2.2 青少年潜水员的自控能力

在每次的潜水员录用选拔时,文化程度、思想品德是必须具备的。另外,除了要进行严格的医学体检选拔外,还要进行严格的心理学选拔。

3 青少年潜水员心理对环境的适应性与心理反应

3.1 青少年潜水员心理对环境的适应性

教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潜水医学常识教育。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可以使青少年潜水员能热爱潜水运动,懂得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潜水医学常识教育,可使青少年潜水员了解潜水疾病的病因、发病原理、防治措施,从而使青少年潜水员消除忧虑与恐惧心理,以饱满的热情去完成各项水下任务。

3.2 青少年潜水员作业的心理反应

在正式训练之前要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调查,了解他们参与训练的动机,因为训练是有目的性的,当青少年的目的动机与训练目的相同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曾有科学家将动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先天的兴趣;另一类是通过后天培养得到的。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要端正青少年的训练动机,以实现更有效的训练效果。

4 青少年潜水员潜水时出现消极心理反应的应对措施

4.1 加强对青少年潜水员的理论教育

水下特殊劳动作业环境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良因素,对潜水员心理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在实际潜水训练中发现,有一部分初次潜水的青少年潜水员往往因精神过度紧张恐惧而出现情绪不安、行动失准,甚至造成潜水疾病或潜水事故。而经过多次的潜水训练后,他们的心理变化才不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大幅度地改变。

4.2 加强青少年潜水员的心理学选拔

在整个训练过程或者潜水任务执行的过程中,都需要青少年潜水员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在潜水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紧急情况,这就要求青少年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冷静地去处理水下紧急情况。众所周知,潜水运动是危险性很高一项户外运动,稍有差错就会有生命危险,因此青少年潜水员要有很强的情绪自控能力。

5 增强青少年潜水员心理素质的方法

5.1 注重心理教育,提高青少年潜水员心理调控能力

青少年潜水员应具有高度自制力,在训练与任务中才能够有效控制个人情感、行为、言语,有效发挥各种能力水平。为此,在日常教育中,要让新潜水员重点了解心理学原理,增强自我调控意识,掌握自我调控方法,不断提高新潜水员的心理调控能力。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多措并举广泛普及心理知识、学会通过暴露法消除焦虑感、掌握运用呼吸法克服恐惧感等。

5.2 加强青少年潜水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在严密的组织指挥前提下,让青少年潜水员在复杂流域和水下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进行潜水作业,可以锻炼潜水员的水下作业能力;在夜间、高寒等特殊环境下进行潜水训练,可以磨炼潜水员的意志;在高强度或超极限时间进行潜水训练或作业,可以锻炼潜水员的体质和高压环境下的耐受能力;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让潜水员在水下去完成一些带有冒险性,以及困难较大、难以完成的任务,可以培养潜水员沉着、灵活和应对复杂局面的应变能力。通过不断强化作业锻炼,可检验青少年潜水员是否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5.3 注重实战锤炼,强化青少年潜水员心理应激能力

由于潜水作业的特殊性,一般情况都是单人行动,无论水下环境存在多大风险,潜水员只能靠自我调节来解决自身面临的种种问题。一个不可预料的突发变故可能就会导致潜水员心理紧张、动作变形,进而发生潜水事故、潜水疾病。可由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强化青少年潜水员的心理素质:加强心理行为训练、适时实施心理调节、熟练运用停止—重新集中精力—呼吸方法。

田间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各项数据的调查、汇总、整理存档,统一由专人负责,确保数据准确规范并及时上报。同时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的档案管理,分类整理立卷,包括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田间原始数据调查记载表等。

参考文献:

[1]陶恒沂, 刘志宏, 陶凯忠,等.潜水员的心理素质及其与专业水平的相关性[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3, 10(4):196-199.

[2]丁仁涛. 浅析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J]. 青少年体育,2012(2):36.

[3]余浩, 肖卫兵, 何存道. 潜水员心理素质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2003, 26(5):860-863.

[4]杨海峰,刘建伟. 潜水运动特点及军事前景分析[J]. 军事体育学报,2011, 30(3):85-87.

[5]陶凯忠,刘志宏, 陶恒沂,等.潜水员心理素质的结构效度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1):1190-1192.

中图分类号: G8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51X(2019)10-097-02

投稿日期: 2019-04-25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改重点课题资助项目(编号:JGZHD201711)。

作者简介: 张水涛(1990—),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标签:;  ;  ;  ;  

青少年潜水员心理素质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