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改革开放30年: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开放论文,关系论文,计划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2-8102(2008)11-0005-06
一、坚冰破除:社会主义也可以容纳商品市场经济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经济理论工作者开始摆脱种种教条主义观点的束缚,探讨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问题。其中一个有关经济全局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则是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过去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实行计划经济并不是完全没有市场,市场是处于补充地位的,比如我国在改革开放前也有大计划、小自由,容许集市贸易,三类物资上市等,但总的来看,是限制市场,不承认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松动,承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和市场可以结合。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总结的决议中,确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而要考虑价值规律,但没有提“商品经济”。那时还是认为,“商品经济”作为整体来说只能存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十二大时,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前进到了这一步,“商品经济”的概念依然难以提出来。但在这以前,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已经展开讨论,甚至已有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联想到邓小平在1979年11月26日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弗兰克·吉布尼等时,他说,“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①邓小平是我们党首先提出市场经济的中央领导,他这一次谈话,直到1990年前后才公布出来,长久不为人知。他讲此话的时候,也还是认为“我们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直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才在我们党的正式文件中,划时代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与此同时,还解释说,这“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总体上说”,“即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②所以,从“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传统理论框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理论框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计划与市场互相排斥、不能相容的传统观念,已经破除。坚冰已经打破,开创了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转轨的新时代。这是邓小平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解放旗帜下的一个重大战果。
二、计划与市场:孰轻孰重?
从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十四大,从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但是,对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究竟是计划经济为主还是商品经济为主,理论界进行了多年的长期争论,莫衷一是。有人说,计划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商品经济只是附属性质;有人则说,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计划经济不是特征,应该从社会主义特征中抹掉。一方面偏重于计划,一方面偏重于市场。正是因为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理解不同,人们在对政策的掌握上也不大一样。
1987年2月6日,十三大之前,小平同志在同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时提出,“不要再讲计划经济为主了”。③所以,党的十三大就没有再讲谁为主,而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还提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④把国家、市场、企业三者关系的重点,放在市场方面。因此,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从十二大时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十三大转为计划与市场平起平坐,并且逐渐把重点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方面倾斜。
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情况有所变化。鉴于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小平同志在6月9日讲话中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提法,调回到“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⑤即十二大时的提法。这个提法,从1989年“六四”事件后一直用到1992年十四大。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经济工作也转到更多地用中央行政权力来管理经济,市场调节方面稍微差了一些。
由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提法,在理论上还是没有讲清楚到底计划与市场谁为主谁为辅,在1990年和1991年理论界还在继续争论,并对改革的目标模式有不同意见。有的主张市场取向;有的反对市场取向,说联合国统计上分类,都把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等同于社会主义国家,而把市场经济国家等同于资本主义国家。1990年12月十三届七中全会透露小平说不要把计划与市场的问题跟社会制度联系起来;⑥1991年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重新提出要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⑦在这样微妙的气氛下,理论界的争论也发生了变化,大家逐渐地倾向于不再把计划与市场跟社会制度联系起来,而更多地看成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特别是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谈话,⑧清楚地指出计划与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利用的手段,大多数人都逐渐统一到这一理解上来。
由多年的争论可以看出,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经济理论界两种思想情结都是很深刻的。一种是计划经济情结,一种是市场经济情结。双方都不否认对立面的存在,但非常执着地强调自己这一方面的重要性,所以有“为主为辅”的长期争论。其实,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与市场各有其正面优点与负面缺陷。我们要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两者的结合,其目的就是要把两者的优点长处都发挥出来,避免两者的缺陷和不足。
基于这个信念,针对计划与市场的两种情结,1990年和1991年我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上提出了两个坚持和破除两个迷信的意见。⑨一是我们要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但不能迷信市场;一是我们要坚持计划调控,但不能迷信计划。简单说来,计划的长处就是能在全社会的范围内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办几件大事,还可以调节收入,保持社会公正。市场的长处就是能够通过竞争,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实现产需衔接。但是,计划和市场都不是万能的。我认为,有这么几件大事不能完全交给市场、交给价值规律去管:一是经济总量的平衡;二是大的经济结构的及时调整;三是竞争导致垄断问题;四是生态环境问题;五是社会公平问题。这些问题都得由国家的宏观计划调控来干预。但是,计划工作也是人做的,人不免有局限性,有许多不易克服的矛盾,比如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一是由于主观认识落后于客观发展的局限性;二是由于客观信息不对称和搜集、传递、处理上的局限性;三是利益关系的局限性,即计划机构人员观察问题的立场、角度受各种利害关系的约束;等等。这些局限性都可能使宏观计划管理工作偏离客观情势和客观规律,造成失误。所以,要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改进我们的宏观计划管理工作,使之符合客观规律和情势的要求。
总之,我们要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但不能迷信市场;要坚持宏观计划调控,但不能迷信计划。我在1990-1991年提出的这些概念,是符合小平同志关于计划和市场都可以用的思想,也排除了对计划与市场的片面情结所带来的弊端,从而是顺应十四大关于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精神的。
三、十四大定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计划”三字是省略而不是取消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计划与市场关系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十四大报告起草时,我有幸参与工作。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各方面经过学习,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建立新经济体制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提法。起草小组就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问题,归纳各方面意见,整理成三点。也就是1992年6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讲话中讲到的关于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三种提法:“一是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二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⑩
关于这三种提法,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前,找我谈了一次。他个人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问我的意见。我赞成这个提法,说这个提法简明扼要,同时也提出一个意见,如果只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提“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有计划”这个方面可能容易被人忽略,而“有计划”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是非常重要的。总书记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就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从一开始就是有计划的,这在人们的脑子里和认识上一直是清楚的,不会因为提法中不出现‘有计划’三个字,就发生是不是取消了计划性的疑问”。(11)后来,他在中央党校讲话里也讲了这段话。我觉得总书记讲得很好,讲的确实是对的。几十年来大家确实都是这样理解的,社会主义就包括“有计划”。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除了货币金融、财政税收,还包括国家计划,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12)并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离不开国家宏观计划的指导。宏观调控本身就是广义的国家计划调控。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也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有很丰富的内容,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的内容,也包含“有计划”的内容。所以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是完全正确的。
四、十七大重申发挥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30年来,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由传统计划经济逐渐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调节的范围不断扩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生动蓬勃地向前发展。目前,在商品流通总额中,市场调节的部分已经占到90%以上。前几年有人估计,中国市场经济在整体上完成程度已经达到70%左右。所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当然,目前市场经济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资源要素市场,资本金融市场,等等,需要进一步发展到位。但是也有因为经验不成熟,犯了市场幼稚病,而发生的过度市场化的地方,如教育、医疗、住宅等领域。这些不该市场化的部分,都要搞市场化,并发展到对市场的迷信,带来十分不良的后果,造成民众的一些痛苦。市场经济在发挥激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等优越性的同时,它本身所固有的缺陷,特别是在总量平衡上、环境资源保护上,以及社会公平分配上引发的负面效果,经过30年的演出,市场经济的这两个方面已经充分地显露出来了。一方面经济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绩,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出现了新的矛盾,如资源环境、收入分配、民生问题等等,越积越多。这与国家的宏观计划调控,跟不上市场化的进程,有很大的关系。
如前所述,本来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就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这些年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不断完善前进。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我们在短期宏观调控上,先后取得了治理通胀和治理通缩的成功经验,但国家计划对短期和长期的宏观经济导向作用明显减弱。计划本身多是政策汇编性的,很少有约束性、问责性的任务。中央计划与地方计划脱节,前者控制不了后者的GDP情结。计划的要求与实绩完成数字相差甚远。所有这些,影响到宏观经济管理的实效,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失衡问题。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党的十七大重新提出“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13)十七大明确提出这个多年没有强调的国家计划的导向性问题,我以为是极有针对性的。它再次提醒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有计划”的。
前面已经讲过,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计划手段、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产业政策属于计划手段。规划也是一种计划。所以,主要是三种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有国家计划的指导。因此,国家计划与宏观调控是不可分的,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主心骨。
在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之后,市场的积极方面和缺陷方面都充分展现之后,在目前“市场化改革”口号下迷信市场成风、计划大有成为禁区的氛围下,重新强调一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加强国家宏观计划的作用,如这次十七大重新强调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下的导向作用,是十分必要的。这不是如同某些人歪曲的要“回到传统计划经济模式”,而是计划与市场在改革的更高层次上的结合。
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现在重新强调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不同于过去“传统计划经济”:第一,现在的国家计划不是既管宏观又管微观、无所不包的计划,而是只管宏观,微观的事情主要由市场去管。第二,现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是市场,计划是弥补市场缺陷的不足的必要手段。第三,现在的计划主要不再是行政指令性的,而是指导性的、战略性的、预测性的计划,同时必须有导向作用和必要的约束、问责功能。
这样的国家计划导向下的宏观调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备的内涵。所以,不应把“计划性”排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之外。我们要本此精神,努力改进国家计划工作与宏观调控工作,使之名符其实地起导向作用,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市场和计划在更高层次上的综合。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③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8页。
④《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7页。
⑤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0页。
⑥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3页。
⑦《中国经济年鉴1991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版,第6-29页。
⑧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3页。
⑨1990年5月“求是杂志”讨论会发言;1991年5月“全国计划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1991年10月中共中央党校学术报告(《刘国光文集》第六卷,第291-292页;第360-364页;第417-420页)。
⑩《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202页。
(11)《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页。
(12)《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计划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