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清溪宏文学校 宣汉 636150)
【内容摘要】: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体育作业,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和技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又可以得到劳逸结合的作用,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自觉刻苦的良好思想品德,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初中 体育 课后 作业 布置 实施
体育课后作业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之一,它是巩固体育课教学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一定的体育技术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服务,又可以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起到劳逸结合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持之以恒,自觉刻苦的良好思想品德,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教师通过对课后作业的检查与评价,可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布置体育课外作业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生还不十分懂得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好这部分课外的时间。结果往往是被家长安排去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补习班。如果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更多的还是回到了静坐,动脑,用眼,动动小手的事情上面去了,并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千千万万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体育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一些课余的、校外的体育课外作业,给学生布置体育与健康课外作业,让学生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体育课外作业是体育教学的一种补充、延伸和拓展。
在课上学生出现了某些个性化的问题,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为必须面向大多数学生,努力达成班集体的教学目标。那么,给学生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校外的体育课外作业,既是进一步体现了差异教学,也是作为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同时也是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我们希望把这种无序的,自发的,还不被十分重视的现象加以提倡、鼓励与引导,帮助学生开好运动处方,直至帮助学生培养终身体育之习惯。
二、布置体育课外作业的要求
(一)布置体育课外作业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倡导科学锻炼,遵循体育锻炼的原则和规律,不盲目蛮练,注意安全。体育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了解中小学生的需求,尊重中小学生的选择,给出科学、合理、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外作业,帮助中小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中小学生完成体育与健康课外作业的过程基本上没有体育老师的陪同,更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中小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激发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布置体育与健康课外作业在目标的确定、锻炼内容和练习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要注重与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中小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提高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中小学生茁壮成长。
(二)布置体育课外作业要注重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布置体育课外作业要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体育课外作业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锻炼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培养和强化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更加自由开放的时间和空间里面,引导中小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中小学生体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中小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三)布置体育课外作业要关注个体差异性。
实际上,体育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需要体育课外作业。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体育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敢表现,也不愿意表现自己,平时也不怎么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对于这部分学生,体育教师应该更加关心他们,帮助、鼓励他们,或者主动陪伴这部分中小学生完成好适当的体育与健康课外作业,帮助这部分同学提高运动水平,增强自信,让他们在运动中感受快乐,健康成长。
(四)布置体育课后作业要注意安全性。
由于课后体育作业是在课下由学生独立或者合作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只能起到指导、解疑的作用,再加上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所以学生的安全问题很难保障。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体现作业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有计划地由易到难、内容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布置作业。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安全常识及一些安全自救的方法,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得到科学的锻炼,还能让学生掌握急救、逃生等的方法。
三、布置体育课外作业的内容
根据体育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从体育课外作业的内容、形式,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加以合理安排,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运动规律和身体练习的原则,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体育课外作业,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1)专题型作业:一个专题,多种作业,有知识性、有实践性、有养成性,以一个专题型的作业带动一个体育能力的形成、一种锻炼习惯的养成。
(2)常规型作业。以身体锻炼为主要的目的的一种作业形式,虽然每次不必花费较长的时间,但是要贵在坚持。每天或者隔天布置一次,内容没有难度、基本相似,这样的作业的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坚持跳绳2分钟、睡前做20个仰卧起坐等等。
(3)养成型作业:此类作业的目的在于注重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习惯的养成,不刻意强调强身健体与传承体育文化。通过增加体育的趣味性,减少作业的难度,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逐渐养成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自主参与的意识。如:周末和同学或家人去远足;和同学打球、跳牛皮筋;每天年后收看中央五台的体育新闻10分钟以上等等。
(4)弹性型作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菜单型作业,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有选择地完成。
五、体育课后作业是搭建“全民运动”的桥梁
将体育锻炼融入生活,必然改变了平常的生活习惯和状态,比如假期体育长作业帮学生改掉睡懒觉、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等不良习惯。保证了校内校外同样“每天锻炼一小时”。家长们对此做法不仅支持,一些家长还主动配合孩子,和孩子一起运动。这样的作业,无形当中,家长的体质得到了提高,带动了身边的人参加了体育锻炼,为健康快乐的工作生活增加了筹码!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常抓不解,敢于创新,一点一滴不断完善,让体育锻炼坚持到底,将体育锻炼适时延伸,体育课后作业必将成为孩子们生活之中,校园之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总之,体育课外作业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运动参与、心理和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在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是在一个更加轻松开放的环境中,自由自主地锻炼身体,释放繁重学业带来的和来自社会、家长、学校的心理压力,调整情绪、增进友情、融洽亲情。同时,完成合理的体育与健康课外作业也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奠定基础,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2]胡柯达.高中体育学科作业有效性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
[3]杜小燕.金燕.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精心设计与布置[J].教育科研论坛.2011
[4]程廷纪.改革现行初中体育教学的若干设想:四川体育科学,2002
[5]梁玮喆.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组织形式的初步研究[J].体育世界.2010
论文作者:马殷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作业论文; 体育论文; 课外论文; 学生论文; 中小学生论文; 健康论文; 课后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