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和安全隐患,这些现状不仅影响电力的安全生产,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造成一定的威胁。电力生产的过程包括了发电、供电和送电等,这样的生产系统是很复杂的,相应的生产过程会出现很多安全问题,这就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以下对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生产管理;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电力资源是我国目前在人民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所使用几种主要能源之一,而随着环保意识加强和改革开放深化,人民愈加倾向使用低污染低排放能源,因此,电力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将逐渐增加,电力生产部门面临任务艰巨,需要不断加强电力资源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用电安全和社会需求。
1对电力生产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由于电力工程项目的特性使得电力工程项目受外界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每一个管理环节中,任何一个影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每个环节的因素都做好把控措施,才能保障电力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其次,电力企业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使得电力生产的安全质量问题成为电力企业的中心和重点,加强对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能科学有效地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节约生产管理成本,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电力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电力生产部门由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组成,其各有缺乏安全意识的缺陷。为数不少的电力生产部门为节省成本,压缩员工薪资,聘用非专业院校出身专业技术尚可但缺乏安全意识的工人,在薪资待遇职位晋升上缺乏合理制度,导致生产人员对企业缺乏归属感,生产过程中常简化生产步骤不遵守安全操作流程。管理人员需要监督电力生产作业中设备管理、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工具完备等多项细节,但当前管理人员为保证生产量达标产生经济效益,常忽视或默许生产人员的不当操作和消极生产。
2.2无法将安全责任有效落实
企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果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其中的漏洞必定会使得责任职权在划分和落实上存在问题,加上电力企业的特殊性,任何安全隐患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无法明确责任职权区域,一旦出现问题,必定不能清楚追究责任人,甚至会出现相互推脱责任的现象。同时,部分工作人员的思想局限性,导致生产环节中容易出现配合不平衡的现象,这也会使得安全责任无法有效落实。
2.3设备质量安全问题
生产设备质量关乎电力生产工作整体能否完成,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损坏,不仅对供电地区生活生产造成很大压力,还会给生产人员安全带来极大风险。设备质量问题主要出自两点,首先在购置设备过程中,采购人员缺乏机械检查知识,未确认明确设备出厂期质量,以致购入不良设备,且后期经过使用磨损老化后,一旦出现问题,重复进行检查维修后,难以确认责任归属,无法要求制作方赔偿;其次在使用设备过程中,生产人员在操作使用上存在技术不过关、使用失当、维修检查不及时等失误,设备提前出现老化甚至损毁,导致电力生产工作无法如期完成任务。
2.4管理方式不科学
电力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对电力工程质量安全以及开展进度的管理上,对管理人员和各个环节的监督上。由于电力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善,缺少科学化的管理方式,使其很难提升管理效率,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下社会的发展,对电力程整个安全质量就会有所影响。科技的发展也影响电力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在使用网络时的有危险性信息的存在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我们一定要注意其运行方式的改进,合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3.1加强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建立安全的企业文化是电力生产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条件。标准化和程序化作业是电力生产的宗旨要求,在安全文化的要求下,企业建立适合自己的文化宗旨,加大安全教育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员工能规范操作,改善违规操作的现状。
3.2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就是根本,所以只有将他们的素质提升到一定高度才能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力求让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合理,让每一名人员都合格。这就需要电力企业要定期对其加强适时的培训与训练,保证他们的时代性;建立一些质量考核标准,保证每一位在岗员工都是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将他们的职称与薪酬挂钩,让他们可以主动去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另外,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需要定期给工作人员开展安全讲座,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构建企业的安全文化,提高他们自身的安全意识,只有他们安全意识提高了,他们在使用设备上才会多加注意,加强日常的检查维护,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都渗透到工作中去,让他们自觉遵守,改正不良行为,对于不良设备一定要拒绝使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3明确岗位管理职责
要保证工作高效安全的运行,就必须对岗位职责进行落实。在电力企业中,各生产和管理部门之间应该相互监督,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理解和落实,在生产中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操作,从企业实际出发,把每项生产任务进行科学划分,对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另外企业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发展情况,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把电力生产管理的作用放大化,使员工不自觉的按照标准操作进行,确保电力生产管理制度化和标准化,从整体提高工作质量。
3.4增加管理的科学性,保证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生产安全监督工作是电力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保证生产质量和管理治理的前提。因此,对于管理工作人员来说,要树立积极的管理工作态度,增加对电力企业生产环节各种管理章程和要求的关注度,增加对不同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在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发现存在的工作漏洞和问题,要及时进行提醒和改正,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增加不同环节的交流,建立一体化的安全管理机制,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加和电力企业生产工作人员的交流,了解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潜在隐患,增加对电力生产安全细节工作的关注,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其次,对于电力运行设备来说,也是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关注的细节,要注意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及时的发现电力设备出现的各类问题,开展状态检修,对电力设备推广使用实时监测、红外测温等新技术、新设备,为电力企业生产工作打下安全基础,保证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性[5]。
结束语
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其根本是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只有清楚认识到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电力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杰益.浅谈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与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8):99-100.
[2]金振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创新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06):43.
[3]沈仕晋.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及措施[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0):140.
[4]陈玉坤.我国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225.
[5]孟庆卫.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探析[J].科技展望,2015,25(01):59+61.
论文作者:菅毓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生产管理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