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中国经济三元结构发展转型的战略选择_三元论文

城市化:中国经济三元结构发展转型的战略选择_三元论文

城镇化:中国经济三元结构发展与转换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城镇化论文,战略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三元经济结构的生成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选择

众多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而推进工业化的目的,就是要使异质的二元结构转换为同质的一元结构。我国自50年代以来实行的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工业化道路,由于不能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居民居住方式的变迁,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其结果只能使二元经济结构愈加强化,扩大工农差别、城乡差距,使国民经济运行难以协调,并日益趋向恶性循环。

自80年代以来,在城乡经济社会体制依然分割的情况下,中国农村工业兴起,就地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中国农民直接进入工业化流程,逐渐生成农村工业部门,成为促使二元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的选择。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工业部门,既不同于现代工业部门,又有别于传统农业部门,成为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兴部门,从而打破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原有平衡,使国民经济呈现出了传统农业、乡村工业和现代工业三大系统并存的三元结构的新局面。

三元化道路,尤其是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使非农业产值超过了农业,而且使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重大变化,打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通道。与此同时,还促进了城镇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改变了农村居民的居住方式。由二元结构转换为三元结构并不意味着距离国民经济一元结构的道路更漫长,恰恰是使向一元结构的转换在中国的条件下成为可能与现实。因为作为第三元结构的农村工业部门是以转换结构的形式出现的,它的中间性质使其成为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之间的桥梁。中国农村工业部门的形成,首先是改造了中国农村经济的产值构成;其次是扭转了就业状况的变化严重滞后于工业产值份额上升的趋势;再次是为中国农村城市化提供了客观需求和可能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实现中国国民经济结构的转换,走三元化道路是其必然的选择。可以预料,“三元结构”在中国经济的历史性重组中将全面登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架构。

二、城镇化是三元经济结构发展与转换的轴心

三元经济的生成与发展,尤其是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掀起了中国城镇化的浪潮。 进入90 年代以来,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异常迅猛。 据1994年统计,我国共有小城镇5.5万个,是1979年的6.3倍。全国城镇人口已由1978年的17.9%增加到1994年的30%。与此同时,城镇的经济实力也得到不断增强,功能不断完善。

城镇的兴起,是三元经济结构发展的产物,三元经济发展必然以城镇为阵地、为依托。但城镇化与乡村工业化的力量又是相互连锁推进的,工业化产生了城镇化的推力,城镇化水平提高又为乡村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成为乡村工业发展和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重心,并推动三元经济结构向新的一元化转换。这一连锁推进的关系如下所示:

乡镇工业化→三元经济结构生成→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居民居住方式的变迁→引起城镇化→城镇基础设施和功能强化→市场形成→刺激经济发展→工业能力增强→发展、完善三元经济→扩大城镇化→社会结构变革→新的一元结构生成。

在这一连锁推进的关系中,城镇化作为推动中国三元经济结构发展与转换的支撑点,发挥着重要的轴心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城镇的集聚效应推动着乡村工业的大发展

工业本身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乡村工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以城镇为依托。“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村村有工厂,乡乡都冒烟”的分散的农村工业,不仅造成严重的“农村病”,即表现为资源浪费、生态恶化、对农业规模经济造成空间上的困难等,而且给乡镇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不经济。最终导致分散的农村工业缺乏应有的发展后劲,丧失应有的市场竞争力。实践证明,农业可以分散,但非农产业,尤其是乡村工业需要集中,空间上的集中将带来巨大的规模效益。因此,以城镇为中心,对乡村工业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将为乡村工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城镇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根本的一点体现在集聚效益上。集聚使公用生产性设施诞生,公共使用为乡村企业节约了成本;集聚使本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管理、交通等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中,从而使城镇成为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极”;集聚扩大了本地市场,有利于进行规模生产,产生了市场规模效益;集聚能带来信息效益、人才效益,有利于促进乡村工业适应市场行情变化,进行技术改造;与此同时,集聚还能带来生态效益,企业的集中有利于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因此,城镇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革乡村企业分散无序的格局,提高工业生产能力,促进乡村工业的大发展。

第二,城镇的吸纳功能使剩余劳动力实现有效的转移

农村劳动力过剩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大型发展中国家共同存在的问题。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这一问题已显性化。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自发、无序地流向城市,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给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造成剩余劳动力转移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因此,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小城镇。如果说80年代的劳动力转移主要是“进厂”(乡镇企业),那么90年代的劳动力转移则是“进城”(进入小城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由于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不仅解决了本地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且吸纳了许多外地、外省的富余人员,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富余人员就业的压力。可见,推行农村城镇化,让广大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的非农产业部门,就地转移,就地消化,是促进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最现实可行的途径。

第三,城镇的“增长极”效应促使农村区域经济的增长

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遵循非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推进各区域的均衡发展。非均衡系统中总是存在着支配性的区位。因此,在不同的时期选择支配全局的优势区位发展经济可以事半功倍。非均衡发展观还认为: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发展应以极化效应为主。所谓极化,即在区域地理上表现为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一地理位置,资源也流向这里。在经济发展的后期,则以扩散效应为主。极化效应使生产要素从非增长极向增长极集中,扩散效应则使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和技术)从增长极向其腹地分散。

城镇作为非均衡系统中支配全局的优势区位,它集中了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势,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资金、人才、信息及各种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集散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城镇发挥着重要的“增长极”效应,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增长核心。而且,待城镇这个增长极或中心地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发挥应有的扩散效应。即以城镇为核心,向乡村扩散信息、技术和城市文明,推进腹地的经济发展。

农村城镇的发展,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它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重点的转移,即从乡村转向城镇,城镇成为农村经济新的生长点,更主要的意义在于它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整体改造,促进了二元经济结构向三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并为三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做了必要的准备。于是这一经济增长的核心也便成为三元经济结构发展与转换的核心。

第四,城镇的调节功能协调着三元结构之间的关系

中国农村工业部门是在农村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的夹缝中生长起来的。因此,三元经济结构的内部关系,既有相辅相成、连锁带动发展的一面,又有相互磨擦、矛盾、冲突及相互牵制的一面。譬如农村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之间,一方面农村工业的扩张,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了农产品的需求,刺激了农业生产,并通过以工补农、提高农民收入、支持农村基础建设等形式对农业进行“反哺”,促进了农业的增长。另一方面,又不断吸引农业的养分,如与农业争资金、吸纳农村优秀劳力、占用耕地、污染环境,对农业的发展产生负效应。又如农村工业部门与城市工业部门之间,一方面,乡村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城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方面的某些不足,增加了有效供给。两者通过合资经营、签订转包合同等手段进行生产合作,有利于工业经济流程的合理化。但另一方面,两大部门争夺资源、争夺资金、争夺市场的矛盾又十分激烈。这种矛盾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各个部门有着不同的运营机制,城市工业的政府调控和乡村工业的市场调控之间具有难以弥合的裂缝。市场体系发育的滞后使三元结构之间缺乏正常的市场联系,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断裂现象。

如何减少三元结构之间的摩擦,使之协调发展,呈现出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势头?这就需要建立新型的协调机制。新的协调机制的形式,一方面靠深化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各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资源、平等竞争和经济流程中的契合建立深厚的基础;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三元结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城镇。

城镇的兴起与发展,以其特有的调节功能,促使各部门的经济在资源上得到最佳配置,通过市场开拓,促进各部门经济进入一体化良性循环的轨道,从而减少三元之间的矛盾,弥合其关系的裂缝。就乡村工业与农业而言,城镇的发展对乡村工业进行合理空间布局,建工贸小区,就可以避免乡村工业对农村的污染,解决乱占耕地的问题;通过吸引外地资金,缓解乡村工业与农业争夺资金的矛盾;通过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建立完善对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及通过以工补农的形式,带动农村的发展,促进农业增长。更主要是城镇的发展将促进市场的发育,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把农业与农村工业一起纳入市场化的轨道,使二者之间形成有机的市场联系,加速实现异质向同质的转变。

就乡村工业与城市工业而言,城镇作为“城市之尾,乡村之首”,架起了乡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协同发展的桥梁。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城市工业部门对农村工业部门的带动,解决农村工业部门管理落后、人才奇缺、技术落后、信息闭塞、效率低下等要害问题,促进农村工业部门的扩张。另一方面,城镇的纽带、调节作用将使农村工业部门的发展更好地弥补城市工业部门在产业结构和产品供给方面的不足,扩大对城市工业部门产品的需求,推动工业产品总量的增长。而且,城镇的发展将促使乡村工业上规模、上档次,为乡村工业向城市工业的转换创造条件,使二者之间更具有趋同性。

总之,城镇的协调功能,将使农村农业部门、农村工业部门及城市工业部门之间的内部关系日趋协调、完善,最终将消除三元结构之间的断裂现象,在市场一体化发展中逐步实现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第五,城镇的“桥梁”功能将促进三元结构向新的一元结构转换

从三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最根本的问题是促进占中国人口80%的农村居民实现现代化,城市化的实现可以看作是三元结构转换成为一元结构的最终标志。城镇作为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作为乡村演化为城市的媒介和过渡形态,无疑将在这一转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必然带动城镇工业企业及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劳动结构转换开辟现实途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与机会,为人口结构转换提供现实可能性。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又将导致农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变迁,城镇文化的薰陶还将给予这些居民的生活方式以新的内涵,为逐步实现现代化创造条件。其次,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及其所促成的农村工业部门自身产业结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将有利于中国农村工业化从“数量型”过渡到“质量型”,推动乡村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轨。

城镇化不仅促进三元经济结构向新的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而且促进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的位移。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三元结构”将被更新型、更先进、更合理的经济结构所取代——那就是“城乡经济一体化”,从城乡分离、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

三、推进三元经济结构发展与转换的城镇化对策

三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因而,促进三元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发展并向新的一元化转换,就成了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那么,从城镇化的角度出发,应采取什么对策来加快三元经济结构发展与转换的步伐呢?

第一,确立经济发展重心向城镇倾斜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村发展的思路着眼于就农村抓农村,就农业抓农业,轻视城镇建设,轻视城镇的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科技中心、服务中心的重大经济作用的发挥,甚至出现反城镇化的思想倾向,致使我国的城镇化严重滞后。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镇化滞后既阻碍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也阻碍了人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城镇的发展,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加快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认清城镇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农村工作重点从农村转向城镇,以城镇为重心,加快对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造,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这是因为:农村与农业的根本问题,主要是发展问题。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长治久安。要发展,就必须加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非农产业,尽快把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镇,结束那种使农业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的局面,使农村与农业的发展跃上新台阶。加速农村的发展,除了着眼于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益外,更主要应着眼于结构变革,而非农化和城镇化正是意义深远的结构变革。也只有推进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保证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树立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并重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把农村发展的重心逐步向城镇转移,以城镇带动农村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第二,以建城镇工贸小区的契机,加快工业结构的转换

乡村工业要以城镇化为依托,城镇化要以工业化为支撑。乡村工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按照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原则和专业化协作的要求,将分散的企业集中到适当的地点聚集共生,走适度规模经营的集约化道路,建立农村工贸小区,优化乡村工业的空间布局和组织结构,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这是优化乡村工业布局结构的方向。建立以城镇为依托的工贸小区,是工贸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建好工贸小区,既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是加快工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契机。无论是城市工业的进一步优化,还是乡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都要以工贸小区为载体,进一步实现结构转换。一方面,国有企业在抓“大”放“小”中,把国有小型企业及传统工业逐渐向农村工贸小区转移,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要素替代稀缺的资本要素,在促进城市传统工业的发展中带动乡村工业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另一方面,乡镇企业要进一步向工贸小区集中,加强与城市工业部门的联系,增强产业之间的联动效应,为乡村工业向现代城市工业的转换创造条件。从这种意义上,农村工贸小区的建设就成了协调城市工业、乡村工业及农村农业三元关系的“大熔炉”,将为三元结构向新的一元结构转换架起重要的“桥梁”,为优化工业结构提供重要的途径。

为此,城镇化建设必须重视开发农村工贸小区。搞好工贸小区建设的科学规划,解决好工贸小区的开发资金,合理征用工贸小区的开发土地,积极为工贸小区引进开发项目,妥善解决工贸小区的居民户口以及若干相关问题。以建工贸小区为突破口,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第三,完善城镇的功能与架构,增强城镇的张力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证明,现代经济的增长必须依托城镇,但对国民经济整体发挥作用的,不是城镇的规模,而是城镇的结构和功能。在对国民经济进行结构改造的历史进程中,要发挥城镇的核心作用,关键要完善城镇的功能,科学架构城镇的格局,使之发挥最大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与结构转换。

首先,完善城镇功能的核心问题,是培育和发展城镇的市场体系,以城镇为依托进行市场开拓,包括形成和开拓以土地、劳动力、资本为代表的要素市场,开拓城乡的商品市场,以及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开拓市场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市场的拓展,而是包含了一系列深刻的体制创新和结构变革。城镇市场体制的健全与完善,不仅是完善城镇功能的内在要求,也是城镇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与结构变革的根本途径。

其次,就是要构建以工业为骨架,以服务业为导向的城镇经济体系,使城镇真正成为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成为一定区域经济增长、贸易集散、技术进步的中心,增强城镇的辐射功能和领导功能。要以城镇为龙头,创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系,真正使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核心,将传统的农业经济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循环之中。

再次,要以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城镇基础建设,以满足经济发展与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要求。城镇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具有较发达的非农产业基础,而且要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并加强城镇管理,以提高城镇化水平。为了更好地发挥城镇的功能,实现以城镇为核心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全面增长的目的,在推进城镇化的具体方式上,应推进“据点型城镇化”与“网络型城镇化”相结合的战略。据点发展式城镇是通过据点的兴建或据点的扩张来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一县一城(市),以县城为中心,以特色镇为纽带”的构想推进农村城镇化;网络型的城镇化是指在城镇密集地区通过加强交通和通讯网络的建设来形成城镇带或城镇圈。这种“点”、“面”结合的城镇化发展,将极大增强城镇的辐射功能,从根本上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与转换。以城镇为基础,进而构架“市(地级)—市(县级)—镇—公司—农户”农村行政与经济组织的新格局,彻底改变传统农村的格局,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第四,打破城乡壁垒,协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人口城镇化的步伐

传统的二元结构及其相应的户籍制度所造成的城乡壁垒,很不利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使城镇化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为扭转这一局面,一是要打破城乡壁垒,逐步推进城乡通开的户籍制度,鼓励农民进城开店办厂、经商务工办企业,进城进镇安家落户,取得相应的城镇户口。二是大力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增强城镇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使城镇成为调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蓄水库”。

除此之外,城镇化的推进及其所促成的三元结构的发展与转换,还应加快整个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国际经验证明,人口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人口城市化水平也高,反之亦然。世界上凡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 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多在70%以上;凡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 美元以下的国家,人口城镇化水平均在20%以下。我国目前人口城镇化率还只有30%,与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必须加快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水平,最终促成三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换。

标签:;  ;  ;  ;  ;  ;  ;  ;  ;  

城市化:中国经济三元结构发展转型的战略选择_三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