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论文_马文强,阿依江·木拉提汗,曾蓉

(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 新疆奎屯 833200)

【摘要】目的:对氨溴索、阿奇霉素在儿童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取240例我院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患儿均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共120例;实验组采用氨溴索、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共120例。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情况,并比较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8.3%(118/120),对照组为75%(90/120),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差异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儿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氨溴索、阿奇霉素对儿童支原体肺炎进行联合治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缓解患儿疾病症状以及疾病体征,值得推荐。

【关键词】氨溴索;阿奇霉素;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107-02

引言

支原体肺炎是常见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因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临床症状复杂,多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喘憋、呼吸困难等[1]。以学龄期患儿居多,病理改变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者大叶性肺炎,病情严重可影响机体多个脏器导致死亡。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临床治疗上主要应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2]。氨溴索、阿奇霉素在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我院针对氨溴索、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展开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取240例我院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患儿均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院治疗。其中有132例患儿为男性,有108例患儿为女性。年龄为1~14岁,平均为(5.02±0.12)岁。病程为2~20天,平均病程为(11.2±0.2)天。患儿均存在肺部啰音、咳嗽、喘憋、气促、发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共120例;实验组采用氨溴索、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共120例。咨询和记录患儿的信息资料,比较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确定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且可公平对比。

1.2 方法

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予以退热、平喘、止咳以及吸氧等。

对照组同时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取阿奇霉素注射液10mg/kg+葡萄糖(5%)200毫升混合静滴,每天1次。

实验组同时采用阿奇霉素、氨溴索联合治疗,取阿奇霉素注射液10mg/kg+葡萄糖(5%)200毫升混合静滴,每天1次。取氨溴索注射液7.5毫克+葡萄糖注射液(5%)50毫升混合静滴,每天2次。

两组患者均以持续治疗6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治愈:患儿治疗后体温正常,喘憋、咳嗽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

(2)有效:患儿治疗后,喘憋、咳嗽正常改善,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炎症多数吸收。

(3)无效:患儿治疗后显示病情无改善,或者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有效。

同时记录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包括咳嗽消失、退热、肺部炎症吸收、肺部啰音消失。

同时观察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整理和收集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 14.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为研究计数资料,对其进行χ2检验且表示为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为研究计量资料,对其进行t检验且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则P<0.05;反之则P>0.05。

2.结果

2.1 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8.3%(118/120),对照组为75%(90/120),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详见表1。

2.3 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120例患儿中,有19例患儿出现恶心,有10例患儿出现呕吐,有6例患儿出现腹泻,其余3例,发生率为31.7%。

对照组120例患儿中,有20例患儿出现恶心,有12例患儿出现呕吐,有5例患儿出现腹泻,其余3例,发生率为33.3%。

可见,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儿差异性不明显,P>0.05。

3.讨论

由于儿童群体在肺功能发育方面尚不健全,引起儿童群体机体免疫力不高,容易受外界病菌感染[3]。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因支原体感染导致间质病变所致。患儿临床症状以发热、喘憋等为主,病程较长,且病情容易反复,对患儿呼吸功能影响较大。患儿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者大叶性肺炎,病情严重可出现其余系统并发症,导致生命安全受到威胁[4-5]。

在临床治疗上,传统药物主要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作为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其安全性较差,且治疗疗程较长,患儿依从性差,因此临床局限性较大。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因此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具有敏感性[6]。

阿奇霉素为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属于半合成红霉素衍生物,其组织渗透性理想,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在机体分布广泛,在支气管、肺部等炎症组织的药物浓度较高,药物半衰期长,是支原体肺炎治疗的一线药物[7]。

氨溴索为溴已新的有效代谢产物,其对支气管松弛有强化作用,可直接对患儿气管、支气管粘膜的腺体分泌细胞进行直接作用,从而加强黏液分泌细胞的溶酶体释放,进一步促进病情改善[8]。同时氨溴索对肥大细胞功能有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减少组胺等物质的释放,从而改善变态反应,对磷脂酶A的产生以及花生四烯酸的释放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炎性反应以及免疫反应。另外,氨溴索能够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进行作用,使其加强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从而使黏痰减少,促进痰液内黏多糖纤维分化、断裂,促进痰液的排除,确保患儿肺泡、气管顺畅。氨溴索对纤毛活动也有促进作用,可对气道黏液细胞分泌功能进行调节,促进黏液排除,对气管局部防御功能有改善作用。氨溴索抗氧化效果理想,对氧自由基清除有显著效果,有效降低了肺泡巨噬细胞氧化代谢产物的产生。

我院研究得出,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8.3%(118/120),对照组为75%(90/120),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差异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儿差异性不明显,P>0.05。

可见,联合氨溴索、阿奇霉素对儿童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儿的疾病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有改善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杨波,黄开明.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9):2763-2764.

[2]竹国柱.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35(28):62-64.

[3]陈建兵.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4,21(28):130-131.

[4]沈雅平.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与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8):1049-1050.

[5]苗二梅.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1):187-188.

[6]许东升,马永涛,赵亮.阿奇霉素联合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4):116-117.

[7]蒋颖超,陈凡,佟鑫.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144-145.

[8]姚川.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8(6):108-109.

论文作者:马文强,阿依江·木拉提汗,曾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探讨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论文_马文强,阿依江·木拉提汗,曾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