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黎汉族儿童自我意识的比较研究〔1〕——黎族跨文化心理研究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黎族论文,汉族论文,海南省论文,之二论文,自我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自我评定问卷表》对海南省东方县黎族和汉族小学生、初中生的自我焦虑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黎族男女生状态性焦虑高于汉族男女生,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2)黎汉男女生状态性焦虑和特征性焦虑的高增长时期在初中一年级,文章讨论了产生焦虑的一些可能原因。
焦虑是自我对当前或预计到的情境对自尊心构成威胁而引起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它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一个人处于焦虑状态时,他会激起自我改变自身目前的所处状态,从而进一步谋求达到某一个目标。小学高年级到初中这个时期,是儿童生理成熟学业转折的重要时刻,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建立同一性的开始。因此,此时的学生一方面是自我意识的深化,另一方面,环境又处处存在挑战,焦虑状态可以作为衡量个体自我意识水平的标志之一。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影响学习成绩,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为了解海南黎族中小学生的焦虑水平现状,为海南教育、精神卫生医学建立资料档案,我们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
研究方法
(一)采用问卷测量
(二)测量工具:叶仁敏1990年修订的由Charls D.SpielbergeS.Ph D编制的自我评定问卷(状态——特征焦虑量表)(Y版)。 该量表有三份(STAI、STAIC、TAI),我们选用了前两个。因为STAI为初中以上乃至成人编制的;STAIC是专为儿童编制的。SIAI和STAIC量表各有40个项目(问题),由两个分量表组成:(1)状态焦虑量表(S—AI),包含前1—20项,用于评定目前的、 近期某一特定时间的或特定情景的体验。(2)特征焦虑量表(T—AI),包含21—40项,用于评价人格特点(情绪反应特点),各类个体或群体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该套量表除了用于临床研究、长期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等评价工具外,还可以进行跨文化的研究。目前,该量表已被译为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医学、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三)被试:海南省东方县民族中小学五年级至初三的黎族学生479人;八所港务局(东方县内)中小学生(汉族)312人。五年级平均年龄:黎生11.9岁、汉生11.6岁;六年级平均年龄:黎生12.8岁、汉生12.2岁;初一平均年龄:黎生13.5岁,汉生13岁;初二平均年龄:黎生15.5岁、汉生14.7岁;初三平均年龄:黎生16.4岁、汉生15.3岁。
测试工作于1994年12月完成。
表1 黎、汉生总样本测试结果(±SD)
结果
一、测试结果
(一)S—A.T—A黎、汉生总样本测式结果由表1黎、 汉生总样本测试结果可见,黎族男女生S—A、T—A的评分均数均高于汉族男女生。具体来看,黎、汉男生S—A、T—A的评分均数,S—A的均数差异非常显著(P< .01),T—A无显著性差异。黎、汉女生S—A、T—A 的评分均数,S—A差异非常显著(P< .01),T—A差异显著(P< .05)。黎族男女生之间,S—A、T—A的评分均数非常接近,组间无显著差异;汉族男女生之间,S—A、T—A的评分均数差异较大,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表2 黎、汉小学生总样本比较
表3 黎、汉初中生总样本比较
表4 海南黎族小学、初中生男女总样本比较
表5 海南汉族小学、初中男女总样本比较
(二)黎汉小学生S—A、T—A总样本比较
由表2黎汉小学生总样本比较可见:黎、汉小学生T—A 的评分均数略高于S—A评分(除黎女生例外);汉生S—A、T—A的评分均数略低于黎生,但除去黎、汉女生S—A一项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 .01)外,其它组间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
(三)黎、汉初中生S—A、T—A总样本比较
由表3可见,无论黎生还是汉生,T—A的评分均数均高于S—A; 同时,黎生男女的S—A、T—A评分均数高于汉生男女。黎汉男生之间S—A部分的评分均数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01),T—A评分均数差异不显著;黎汉女生之间,也是S—A部分差异非常显著(P< .01),T—A部分差异不显著。还可以见到,黎生男女之间,汉生男女之间的S—A、T—A评分均数差异均不显著。
(四)黎、汉族小学、初中S—A、T—A总样本比较
结合表4 表5我们可见:黎族小学、初中男生、女生之间,汉族小学、初中男生、女生之间,S—A、T—A的评分均数差异非常显著(P < .01)。
(五)黎、汉生各年级S—A、T—A测查结果
表6 黎生小学、初中各年级测查结果(±SD)
表7 汉生小学、初中各年级测查结果(±SD)
据表6、表7、图1、图2 可见:1.黎汉小学到初中S—A、T—A评分有随年级而增高的趋势。2.黎汉小学到初中相邻年级之间S—A、T—A的评分增加幅度最高的是小学6年级到初一; 并且黎汉男女生毫无例外地在6年级到初一年级之间的评分均数差异非常显著(P< .01)。3.黎男生5年级—6年级之间S—A的评分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 .05)。4.黎、汉生其他各年级的S—A,T—A评分间无显著性差异。
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T—A初测与复测相关系数为0.89;S—A初测与复测相关系数0.87;S—A与T—A相关系数为0.83;S—A复测与T—A复测相关系数为0.75。
上述结果均具高度相关性。
讨论
一、海南黎、汉族学生S—A、T—A测试结果分析。
(一)、黎汉生总样本S—A、T—A测试结果(见表1)显示, 黎生男女之间,汉生男女之间S—A、T—A分数差异没有显著性;但是,黎男女生的评分高于汉男女生,尤其S—A分数,黎男女生高于汉男女生并且差异非常显著(P< .01)。在T—A评分均数方面的比较可见,黎女生高于汉女生差异显著(P< .05);但黎、汉男生之间差异则不显著。这表明黎、汉生所处境遇不同,使得黎生的状态性焦虑的评分高于汉生。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如下:
1.社会压力:八所港务局中学是东方县的一个省级单位的子弟中学,生源多来自本企业的子弟,该中学在早期教育、文化素质、教学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县办学校,同时八所港中学生的毕业、就业、职业培训等学生就业压力很小,这些因素导致其S—A测分较低;而东方县民族中学则是全县各乡镇的黎族成绩好的学生。他们面临升不了学就回家务农的就业压力,故与汉生相比S—A测分就高。
2.环境压力:民族中学的学生均来自农村乡镇,对县城环境陌生,这方面的压力,可能是导致其S—A测分高的另一原因。
(二)从表1、表2、表3可见在总样本、小学总样本、 初中总样本的S—A、T—A的比较中,黎族女生的S—A评分均数总是高于汉族女生,其差异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P< .01)。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上述的两个之外,可能由于黎族女生的处境有别黎族男生。因为在民族中学上学的黎族男女生,男生升不了学,可以回家务农,出外打工、自办养鸡鸭场等。而黎族女生则只有回家结婚、生子成为家庭妇女。也就是说,黎族男生的前途有多种的自由选择可能,而女生则要么升学、要么回家为人妻母,因此对这些各乡镇考进县民族中学的较为优秀的黎族女生来说,升学压力远远超过了黎族男生,更不用说港务局中学的汉族男女生了。
(三)从表1、表2、表3还可见,除去表1中黎族女生的T—A测分均数高于汉族女生并达到显著性水平外(P< .05),其他方面测试中, T—A测分均数黎汉之间的差异均无达到显著水平。 这一结果暗示黎汉生两总体之间在T—A(人格特征)方面没有差异。这符合我们的假设:即海南黎汉新生一代之间在社会、文化、生活、思想意识等方面已近乎相同。因此,心理特征方面差异很小。
二、各年龄段测查结果的讨论
由图1、图2可见:
1.S—A、T—A的评分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黎族男生到初三基本稳定,女生则显现继续增长的趋势;汉族男女生在初三阶段基本稳定,男生与初二相比略有增长,女生评分的平均数则略有下降,原因尚不明。
2.黎、汉男女S—A、T—A的测分均数增幅最大时间在初一。此阶段可能正值青春初期,情绪易于波动。同时也可能初入初中,环境有异于小学,适应困难所致。黎汉在时间上是一致的。
注释:
〔1〕本研究是国家教委“八·五”社科规划项目和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三个子课题之一。项目负责人杨劲生,课题组成员:杨劲生、唐名祥、原献学、盛怀文、林孑秋、喻立森、黄欣祥、梁广、吴礼昌、彭茹静、朱爱民、卢芳丽。本子课题组组长原献学,子课题组成员:杨劲生、原献学、梁广、卢芳丽、彭茹静、朱爱民。方案设计:杨劲生、原献学。实施:原献学、梁广。执笔:原献学。感谢东方县民族中小学、八所港务局中小学的师生对本研究给予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