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径媛
广东省电白县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摘要:精益建造是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一些企业已将精益建造思想应用于工程实践,但与国外的成功应用相比,精益建造思想要付诸实施还有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精益建造思想的起源、理论基础及管理工具,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应用精益建造思想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精益建造;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精益建造(lean construction)思想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精益生产不仅让丰田公司确立了汽车帝国的地位,其生产方式和理念也为制造业所广泛接受。1992年北欧学者Lauri Koskela首次将精益生产思想引入建筑行业,他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份报告中称建筑行业应该借鉴精益生产理论和方法来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率。随后成立的精益建造国际组织(IGLC)、精益建造协会(LCI)则对精益建造理论的完善和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1-3]。精益建造在欧美、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韩国、新加波等国获得成功应用,澳大利亚Jennings公司、丹麦MT Hojgaard受益于精益建造思想而从一个普通的建筑公司成长为建筑行业的巨无霸,可见精益建造思想确是一种先进的建筑生产理念。那么什么是精益建造呢?目前,精益建造比较公认的定义是:精益建造是为建筑企业设计,并以减少资源浪费(材料、时间等方面)为手段,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为目标的生产系统。精益建造思想在我国受到关注的时间较晚,而且基于国内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成功应用并不很多,有鉴于此,本文对精益建造思想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 精益建造的理论基础和管理工具
1.1 理论基础
要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必须对其理论基础有所了解,精益建造理论基础可概括为高效转化、流动增值、创造价值三个方面。建筑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建筑物,生产过程包括生产要素输入、施工建设过程、产品输出和信息反馈四个环节,也就是生产要素到产品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因为建筑生产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多变量的系统,生产要素由资金、技术、材料、信息、人员等众多要素所组成,产出的不仅有产品还有服务,只有高效转化才能实现建筑生产的最终目标——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生产是材料(也包括信息)从原材料到产品的流动过程。流动时消耗了时间、资金(成本)等资源,带来了价值的增加,也就是通过减少浪费、缩短生产周期、有效的推动/拉动实现增值。建筑产品的价值最终要由客户决定,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建筑生产的终极目的,因此避免价值流失并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就成为精益建造的源动力和追求的目标。
1.2 管理工具
要将精益建造思想贯彻到项目管理实践中,必须有具体可行的工具才能实现。精益建造既源于制造业,制造业中许多管理工具也被移植过来,例如准时制、看板管理、零库存、价值工程、5S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作业、模块化生产、均衡生产等。但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性,直接移植制造业的管理工具并不易实现,所以Ballard等人提出了新的工具——最后计划者系统(LPS,也有译作末位计划系统)[3,4]。LPS是由项目组织中不同层次和职能的人根据其掌握的实际情况编制的计划。项目主计划(即最高层级的计划)基于项目整体目标及约束条件,项目子计划基于某一个阶段、某一个工序、某一个小组的目标及约束条件,换句话说项目主计划是战略性计划,而项目子计划是战役计划或战术计划。由于所有计划都是计划人员根据其管辖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因此可以减少计划的不确定性,进而确立最好的实施方案,简言之LPS是计划与控制的结合,可以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动态调整优化的计划管理系统。其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2.2 观念落后,接受新理念难
根据覃爱民等人[5]调查,国内50%的建筑企业甚至还没听说过精益建造,尤以中小企业居多;70%的建筑企业认为目前难以实施精益建造;只有15%的建筑企业愿意尝试精益建造管理模式,但前提是要有熟悉精益建造理论和应用的专家来指导,同时希望出台相关规范以利推广。而根据业内专家的认识,建筑领域传统管理观念根深蒂固,引入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更新观念,但国内企业大都重视施工技术而轻视管理,即使项目管理法推行多年也仍然很难说得到真正贯彻落实,更遑论很多人没听说过的精益建造了。
2.3 关注度低,缺乏应用经验
精益建造还没有在国内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不乏研究文献,但适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指导性理论和方法还没有系统地建立起来。应用方面更是缺乏全面的应用经验,有少量企业结合BIM技术将精益建造思想应用于工程实践,但也更多的是从技术角度在某些环节中应用精益建造思想,距离全面实施精益建造管理体系尚有较大距离。与对技术的关注,精益建造思想更应该转移到管理上,尤其是人的管理上,由于建筑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所以应用精益建造思想面临较大挑战。
3 建筑工程应用精益建造思想的对策
3.1 观念重建
推行精益建造思想可从三个方向入手:一是通过分析现有管理流程的不足,然后重新设计更加合理、效率更高、更易于提高产品质量的流程;二是通过宣扬新的企业文化来改变企业员工的行为;三是通过培训教育使企业员工接受新的管理理念。这三种思路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要让企业领导和员工接受精益建造思想,就必须认识到传统思想观念的不足,然后通过宣传教育熟悉精益建造思想及其实施流程,以做好精益建造实践的准备。在观念重建过程中,行业协会和部门应当发挥好平台作用,出台精益建造管理规范,以利在行业内推广。
3.2 过程重建
建筑工程一次性和非稳定性的特点,决定了过程控制的重要性,因为产品一旦形成,一些关键性缺陷就很难得到彻底的补救,为弥补这些缺陷所花费的人工和资金非常多。按照价值链理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价值链包含了增值部分、非增值但不可或缺部分和非增值但不是必需的部分(浪费部分),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就要在全生命周期内尽可能消除非增值但不是必需的部分,并设法减少非增值但不可或缺部分所占比例。例如后道工序可看作前道工序的用户,前道工序是后道工序的产品,如果产品不符合用户要求,价值链就要中断,因此必须及时加以补救。
3.3 组织重建
为了适应精益建造管理模式的需求,还需要改革原来的组织系统,以为精益建造思想的应用提供组织上的保障。如果现场工程组织结构不能为精益建造思想变革提供保障,那么精益化的潜力就大大削弱。如前所述,LPS是实施精益建造的强有力工具,要充分发挥LPS的作用,就需要增强和创新某些组织元素,以提高组织系统对LPS的适应能力。为此,建筑企业在制定各项计划时,应从组织上保证各层级人员的计划权力,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能够完成的计划,同时也对计划的实施做出有效的承诺。
4 结语
没人否认精益建造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然而真要付诸于实践,建筑企业还要拿出更多的胆识和魄力,以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其实可从细节做起,将精益建造的一些管理工具用于施工管理中,积圭步,终至千里。
参考文献:
[1] 陈礼靖,佘健俊,李梅.基于精益价值链理论的建筑业企业精益建造能力评价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3,27(4):116-120.
[2] 顾宁宁.基于精益建造的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3.
[3] 黄宇,高尚.关于中国建筑业实施精益建造的思考[J].施工技术,2011,40(22):93-95.
[4] 韩美贵,王卓甫,金德智.面向精益建造的最后计划者系统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4):721-730.
[5] 覃爱民,夏松,杨波.建筑施工领域引入精益生产的改进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6):32-34.
论文作者:苏径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4
标签:精益论文; 思想论文; 计划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工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