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改写企业竞争规则_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论文

供应链改写企业竞争规则_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论文

供应链改写企业竞争规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应链论文,规则论文,竞争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如此激烈竞争的市场面前,纵使卓越的公司也同样困惑:“企业如何长盛不衰?”这种焦虑来自于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改变,消费者需求趋于多样化、个性

化,市场变得让人捉摸不透,再加上信息化,市场变得让人捉摸不透,再加上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更是加剧了企业的全球化竞争。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正在经受严峻挑战。但前景并非一片灰暗,对那些善于理解市场变化的公司而言,命运则恰恰相反。供应链改写企业竞争规则的意识已经深深烙进他们的脑海中。对他们而言,借助供应链这种新兴管理模式,将使企业继续腾飞。供应链已成为企业决胜未来的法宝。

竞争环境突变,无法预测的市场让企业焦虑不安,精明的企业率先尝试供应链管理

世界制造业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上世纪60年代,日本借助经济的迅速崛起,夺走美国一度占绝对优势的产业,如汽车、照相机、家电等,变为自己的主导产业,从而占领欧美市场。在随后的70年代,亚洲工业新秀国家和地区(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台湾、香港)的涌现,使得世界制造业格局呈现多极化。美国欲夺回其制造业的世界霸主地位,工业新秀们想保住其即得的“新贵”地位,纷纷加大投资力度,使制造技术不断翻新,新思想层出不穷。应该说,在此背景下诞生的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准时生产制及精细生产等新的生产方式,确实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但企业竞争环境的突变,使得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季建华教授分析说,这种竞争环境的改变发生在90年代以后。顾客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不但消费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经济活动也出现了未曾有过的全球一体化特征。这使得企业原有的管理思想无法满足新的竞争形式需要。

华中理工大学教授马士华对此的看法是,企业采取的原有生产方式,多是出于控制上的目的,对为其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的其他企业,一般采取投资自建、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拥有一个牧羊厂,出产的羊毛用于生产本公司的汽车坐垫;美国某报业大王拥有一片森林,专为生产新闻用纸提供木材。这些企业推行“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但在市场发生变化的今天,这种模式已逐渐显示出无法快速响应市场的弊端。显然,企业采取“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控制关联企业,都要承受过重的投资负担和过长的建设周期带来的风险,而且核心企业什么都想管,不得不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新的竞争环境体现了企业竞争优势要素的改变,导致了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出现的。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成本是企业主要的竞争优势,80年代是质量,90年代是交货时间,及所谓基于时间的竞争,到21世纪初,这种竞争优势就转变到所谓的敏捷性上来。在当前环境下,企业的竞争表现在如何快速响应市场要求,满足不断变化的多样性需求。传统的企业竞争模式很难快速组织生产资源,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资源饥渴让企业感到无奈。

在这种情况下,精明的企业率先摆脱“纵向一体化”的阴影,将资源延伸到企业以外的地方,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达到快速响应市场的目的,于是出现了“横向一体化”管理模式。

全球制造链及由此产生的供应链管理是“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的典型代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企业,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实力。因此,国际上一些先驱企业摒弃了传统经营管理模式,转而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最佳合作伙伴关系,与他们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推出新车Festiva时,就采用了新车在美国设计,在日本的马自达生产发动机,由韩国的制造厂生产其他的零配件,最后再运往美国和世界市场上销售。福特作为制造商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追求低成本高质量,提高自己的竞争力。Festiva从设计、制造、运输、销售,采用的就是“横向一体化”的全球制造战略。福特在制造汽车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企业群体。在体制上,这些群体组成了一个主体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在运行形式上,构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用户的链。由于链上相邻节点企业都是一种供应和需求的关系,因此称之为供应链。

供应链是一个利益集合体,强调杰出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核心企业则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业务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链状结构。这是一个范围更广阔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不仅是一条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供应链管理是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链上的各个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最杰出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委托这些企业完成一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精力发展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性业务,来大大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并使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都受益。供应链管理所强调的快速反映市场需求、战略管理、高柔性、低风险、成本—效益目标等优势,将成为未来企业竞争的重点。现在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如惠普公司、戴尔公司、IBM公司等,在供应链实践中取得了成就,更使人坚信供应链是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途径。

供应链管理涉及四个主要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但供应链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还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

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

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

基于Internet的交互信息管理;

企业间资金流管理等。

供应链管理是全球新命题,国内外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前瞻性的国内企业总是最先成功

国家863“动态联盟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组组长、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剑

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欧美一些国家所接受,在最近的几年才开始实施。当前研究界对供应链内容的争论较大,但供应链跨越企业间管理的本质被所有人认同。结合我国情况来看,国内企业尚停留在供应链理念的宣传方面上,还没有操作层面上的成功案例。这对那些有前瞻眼光的企业而言,积极了解探索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掌握这一先进管理方法的绝佳机会。

马士华认为,国内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比较低,在当前全球制造的大环境下,融入全球供应链的障碍重重。

国内企业经常忽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受“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影响严重,企业自成一个封闭系统,与开放式的全球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模式相差甚远,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例如,企业生产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的影响,只考虑生产过程本身,没有考虑生产过程以外的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产、供销系统没有形成链,各企业的活动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相互脱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缺乏合作的战略合作关系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企业很难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转到供应链管理模式上来。

我国企业传统制造模式的改造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供应链管理的设计;

贯穿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的信息集成;

集成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和支持系统;

适应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系统重构;

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

标签:;  ;  ;  

供应链改写企业竞争规则_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