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建筑施工前的重要管理项目之一,良好的造价预算管理控制对于工程的施工进度保障以及工程施工质量提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实际落实中,由于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涉及了较多的内容,因此也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文章针对当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致因及控制对策进行研究,以盼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致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获得了较多的实践机会。在此过程中关于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也较多,如:设计原因、施工图预算编制原因、设计变更原因、施工原因等。
1.1设计原因
在当前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因设计原因造成的工程造价预算超支现象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具体表现为:在设计阶段由于地勘不详、设计内容不详、遗漏或设计考虑不周等导致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出现错漏;在设计阶段对材料的选用没有经过调查和比选,材料需求特殊;在施工阶段,由于设计失误造成项目实施过程中返工、停工、废置工程或增加工程措施;以上因素最终造成了工程造价预算超支的现象。
1.2施工图预算编制原因
在施工图预算编制时,编制人员对设计图纸理解不透彻、对施工工艺及常规施工措施不熟悉、对当地原材料价格及供需状况掌握不足、对项目定位理解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施工图预算编制时工程数量及材料价格与实际偏离较大,最终导致项目结算超施工图预算。
1.3设计变更原因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方随意变更工程需求、设计内容导致的工程预算超支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在房地产项目施工中:由于设计单位的设计失误导致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产生各种返工、废置、增加工作量、赶工措施等费用;由于建设方在前期方案设计阶段研究不足,在实施过程中调整设计方案和户型、或随意调整房屋功能,导致一系列的专业内容全部发生变更;或由于设计方、建设方临时变更设计材料品种,导致材料的采购时间紧,比选不足价格高等。以上原因均可能导致项目结算超施工图预算。
1.4施工组织及方案原因
工程施工中因施工组织不当、施工方案采用不当导致工程的交叉施工,并因此造成窝工、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返工,因此滋生了一系列的拆除费用、材料重新采购费用、改造费用、补救费用等额外的成本消耗,最终导致工程造价预算成本超支。在市政工程中比较容易发生此类问题,如:施工总平面布置不当造成部分专业分包队伍没有工作面而窝工、各专业施工顺序不当造成返工、基坑止水方案不当造成涌水、高大模板方案不当引起跨塌等。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致因的控制对策
在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中,由于工程造价超预算造成的不良现象较多,因此在实际发展中关于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致因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根据当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工程造价超预算致因提出以下的控制对策:加强设计审核,落实前期材料采购市场调研,设立施工责任制度等。
2.1加强设计审核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发展中,因设计原因造成的工程预算超支现象较为常见。因此在后续的实际发展中,为合理有效的进行该类原因的控制,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可通过落实设计审核的方式进行管控;在具体落实阶段可通过设立工程设计审核小组的方式进行设计内容的审核和分析。其中,为保障设计审核质量,设计审核小组的建立应包括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业主方、行政监管方,以此保障工程设计的合理有效性,并且保障工程施工的稳定发展,确保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重视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核
在编制施工图预算时,要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设计图纸不明或存在矛盾时要及时提出并要求设计方给予明确;同时要与策划方、建设方沟通,对项目定位与功能准确把握、对施工工艺进行初步拟定,这样才能保证对工程数量、材料单价及组价、措施费用进行正确的计算,并做到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考虑不可预见费。项目总工应对施工图预算进行审核,做到施工图预算无错、漏项,清晰有据、价格合理,能够真正作为项目造价的总控目标。
2.3落实前期材料采购市场调研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费用是施工成本中比重较大的部分,如果施工中所用的主要材料或大宗材料出现价格上升时就会造成的预算超支较为严重的现象。因此在实际落实中,为合理的管控材料采购成本并且确保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性,应注重前期的材料采购市场调研,通过实地市场调研的方式,真实的掌握建筑材料销售价格并掌握近期内的价格波动现状。
2.4重视合约规划,选择合理发包模式
合理的合约规划和发包模式是施工组织顺畅的关键。总包方与分包方配置合理得当、标段划分清晰合理、施工顺序安排有序都是合约规划中的重点。处理好以上关系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能够最大程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减免发生交叉影响,从而杜绝窝工、返工和废置工程。
2.5严控设计变更,设立目标成本
在加强设计审核和施工图预算编制审核的基础上,施工单位还应将施工图预算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分项工程分解和分析,设立目标成本,并在过程中严控设计变更,通过全过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手段,使工程结算处于可控范围内。具体可通过《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目标成本控制手册》用为控制手段。
2.6严格控制好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的支柱,是最大的一个环节。所以,在成本管理时要对施工过程的成本支出严格控制,预防超预算事件出现。施工过程是一个重大环节,在这一阶段中很难通过预算节省较大的成本,但也要重视这一阶段资源的浪费情况,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严格的预算成本管控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造成施工阶段资源浪费的主要因素包括人为因素与非人为因素,其中非人为因素是不可控制因素,而人为因素可以通过必要的方式加以改正。造成施工阶段资金浪费比较严重的主要因素也包括人为因素与非人为因素,其中非人为因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是不可预测的,但是人为因素是可以通过各种有效手段进行控制的。
2.7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工程造价的管理
计算机造价管理技术在我国开展较晚,虽然近年来经过大力普及,但部分地区、单位依旧采用较为古老的预算方法,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我们要在施工中引入并普及切实有效的计算机造价预算、成本控制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在预算编制阶段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因人为因素出现的漏缺、错误,从而得到的更加精确、详实的结果,从而为施工过程以及建筑工程的其它过程提供严格的数据支持,确保工程预算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2.8加强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
预算管理人员的自身素养对建筑工程的预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建筑工程预算过程复杂、数据要求精准,因此对预算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较为严格。作为预算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有工程预算知识,还要掌握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对建筑施工过程深入了解以及相关市场动态,所以预算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企业及国家要注重相关人员的培养,提高预算人员的素质,同时工程预算管理人员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造价管理的学习和培训之中,这样不仅有助于这些预算人员的专业水平,还能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超预算情况,从而为建筑工程质量与增值奠定基础。
3结语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较多,具体分析主要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有施工原因、设计原因、以及材料和进度方面的原因。因此后期在发展中,为切实有效地落实工程造价预算管控并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从落实设计审核、加强预算编制、合约规划、严格变更管理、设立目标成本等方面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丽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5):167-168.
[2]李亚南.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控制措施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101+113
论文作者:王琦,杨利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施工图论文; 原因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阶段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