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昌里中学 266711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之一。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的、周到的培养和教育,父母和教师仅仅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任务来抓。当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遇到挫折容易走向极端。各种刊物报纸经常有这样的报道:某某学生离家出走,有的患有精神失常症,甚至有的轻生自杀等。这与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没能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教育不够有关。所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那么,怎样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教师在日常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知识的传授必须与社会发展、人的价值观念、人格的完善、心理的健康、自我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学习和活动的良好氛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这样,不仅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品格,使之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个性、优良的品质、较完美的人格,也有助于能在良好的心境中学习新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进行榜样教育,促成角色定位
理想和信念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人的心理发展与完善的动力所在。中学生每看一部电视剧或读一篇作品,崇拜的偶像也在改变,精神支柱也跟着改变,由于他们思想还不够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偏低,很容易被那些反面角色的形象所左右,从而进行效尤。如歪戴帽子、叼着香烟等,针对这种不良影响,每在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片时,我都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召开“谁是最优秀的,说出为什么”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进行发言、辩论后,配以教师正确的引导、评价,使剧中那些正面角色融入同学们的心中,而使他鄙弃那些不健康甚至低级下流的东西。长时间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要抬起头来走路,堂堂正正做人,争做一名对班集体有用的人,对学校、家庭、社会有用的人。人只有感到自己有用,心中才会充满阳光。
三、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控制
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去,留心观察,耐心指导,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注重引导学生,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苏霍姆林斯基教给我们:“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每一位学生能辨真伪、知荣辱、识美丑、扬善恶。能按社会认为模范的准则来约束自己。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挑战,成为有健康人格的一代新人。此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
四、创设情境教育,重塑自我形象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要简单处理,要学会创设一定的情境,帮助他改正错误,让他参与改正的全过程,使其明白自己所犯错误的危害性。同样一件事,处理方法不同,结果截然不同。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也不能简单处理,要长时间、大力度给予祝贺,给予表扬,让其他学生羡慕,刺激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愿望。
五、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定期召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例如:“如何面对挫折”、“顺境成才与逆境成才”、“我自信,因为……”等。这需要班主任事先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一些名人、伟人遭受挫折、战胜困难的典型事例供学生们学习,从心理、情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向学生讲述“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所以,教师可以言传身教,讲述自己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如何处理终至成功的,用来感染和激励学生。还可让成功的学生讲述自己的事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营造气氛,制造声势,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六、学校教育应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早就指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主张学校与社会联系。青少年成长是接受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面的教育。因此,要使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必须重视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才能提高教育效益。教师要及时与家庭相沟通,建立家校联系卡,共同探讨,统一教育。提醒家长注意对孩子进行意志品质的磨练。因而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或召开专题家长会,介绍学校心理健康内容与方法,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介绍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中学生心理特点,指导心理疏导方法,也可以多进行家访,与家长共同疏解学生的心理困惑。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倍受关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事关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研究和探索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很大一部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都已经认识到塑造中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社会上各种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课题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衷心希望我们能尽快探讨出一些更有效更快速的解决途径,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
论文作者:陈月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论文; 社会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