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革命者之间的一桩公案
简 奕
◇1926年春,重庆地方党团组织负责人合影。二排左起为杨闇公、萧楚女
萧楚女和杨闇公,一位是“天才的为全国学生景仰的领袖”,一位是加入中共前曾创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四川地区中共组织的负责人。在杨闇公日记和青年团中央档案中,真实记录了两人在重庆工作时的一段严重分歧。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之一,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要给予森林资源高度的重视,针对当前森林资源面临的严峻的趋势,制定合理的资源管理方案,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全面管理,保护我国现有的宝贵资源。此外,在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当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互协调发展的策略,进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疑为内争,杨闇公愤怒不已
1924年9月21日,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重庆地方团的会议上,萧楚女严厉批评重庆地方团主要负责人唐伯焜,团员张恺随声附和,弄得“声势更大”。杨闇公身患重病,原本不能参会,见此情形,不得不提振精神,抱病发言。会议最终毫无结果,但杨闇公强烈怀疑萧楚女的意图就是破坏重庆地方团。
杨闇公实在是误解了萧楚女,事情还得从1923年说起。
1923年,萧楚女突然得知重庆地方团团员潘学海与四川军阀吕超订立协定,要求吕超向成都、重庆、泸州三地地方团每月接济100元,并给办事人员每月5元。此事性质恶劣,一旦属实,成都、重庆、泸州三地地方团必然沦为军阀附庸。兹事体大,萧楚女立即上报青年团中央。
1.2.4 水稻产量和品质指标测定。定点定穴在各生育期进行苗情普查,调查单位面积成株数、有效穗数、穗重、穗粒数、每穗实粒数等指标。在水稻收获时对各小区进行实收测产,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1 m2,打谷晒干称重,换算产量,计算保产率。考种调查千粒重、籽粒含水量等。保留稻谷样本,贮藏并用于品质分析。
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农业技术创新能够帮助农民熟练掌握致富手段,能够提升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来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要以农业企业为依托,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主动对接农业高新科技项目成果,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建立集科研、推广、应用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如农产品的采收、包装、储藏、保鲜、运输、深加工等多种技术,以此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保持品牌农产品的名优品质和市场活力。
更令青年团中央不安的是,重庆地方团的工作开展一直不甚得力,主要负责人唐伯焜存在能力和素质问题。恽代英在成渝两地活动期间,就曾向团中央反映唐伯焜“近荒唐而多虚荣心”,居然把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的身份印在名片上。
既有萧楚女报告“潘吕缔约事件”,又兼恽代英反映重庆地方团的相关情况,团中央对重庆地方团的问题如鲠在喉。综合考量之下,于1924年9月1日任命萧楚女为特派员,整顿重庆地方团。
萧楚女并不介怀杨闇公的愤怒,毕竟自己没有公开身份。何况要整顿重庆地方团,靠的不是特派员这个身份,而是自己的工作能力与作风,以及重庆地方团全体团员。此时,萧楚女已查清“潘吕缔约事件”与重庆地方团无关,便把工作重心放在改组地方团上。
杨闇公虽然对萧楚女不满,但内心也不认可唐伯焜。参与重庆地方团工作以来,杨闇公对唐伯焜的认识逐步加深,先是发现唐伯焜缺乏领导能力,不能领导全体团员;进而发现他工作草率,很多工作没有完成,还常常不参加团的活动;后来发现他居然堕落到嫖妓,为之心痛不已,“吾道中又失去一人了”。所以,参加地方团工作不久,杨闇公就力主改组重庆地方团。
所以,杨闇公对萧楚女在会上公开批评唐伯焜极为愤怒,挺身而出加以回应。
青年团中央对“潘吕缔约事件”高度重视,对重庆地方团的工作也不满意。重庆地方团一直存在不团结的现象。例如重庆有家《新蜀报》报社,在宣传新文化运动方面影响很大。1923年6月,萧楚女到重庆受聘担任《新蜀报》主笔,在报上发表大量战斗性很强的政论文章,致使报纸发行量大增,成为重庆地区的雷霆之声。但重庆地方团唐伯焜等人却持门户之见,批评《新蜀报》是军阀杨森的机关报,斥之为“走狗”,写信请求青年团中央不要被迷惑。此外,重庆地方团由于个人之间的矛盾,还向青年团中央多次攻击成都地方团领导人王右木,用词之尖锐,远远脱离了同志之间的批评。
忍受误解,改组重庆地方团
萧楚女清楚这一任务的难度。在重庆地方团相关领导看来,他作为《新蜀报》主笔,早已被视为“敌对”一方,争取人心、整顿团务并不容易。同时,“潘吕缔约事件”是否与重庆地方团相关,他心中没底,如果这一事件处置稍有不当,自己将极为被动。但他仍慨然接受团中央的使命。他善于运筹,并不公开特派员身份,也不涉及“潘吕缔约事件”,而是在参加重庆地方团工作中,分析研判“潘吕缔约事件”与重庆地方团的关系,批评纠正重庆地方团个别领导错误的做法,再伺机整顿重庆地方团。正是如此,萧楚女才在1924年9月21日重庆地方团的会议上严肃批评唐伯焜的错误,并得到了团员张恺的认同。
萧楚女一番苦心,杨闇公如何能知。杨闇公与唐伯焜交往在先,早已先入为主地接受了唐伯焜对萧楚女的看法。他以为萧、唐之争实质上是权力之争,还为此叹道:“事情的本质尚未完备,就起内争,真是有令人伤心处!”
杨闇公非常重视重庆地方团的团结,“一个团体的精神,全在工作的表现,并且在内部的人能否团结得坚固。这两点,后者较前者尤其重要”。正是基于这个认识,当杨闇公等人从成都地方团的同志处得知,萧楚女曾向团中央报告涉及重庆地方团的“潘吕缔约事件”,觉得既冤枉又不解,并以重庆地方团名义请求团中央明确此事。杨闇公甚至认为萧楚女是“离间内部,买好团外”。
为计算样机的电磁振动噪声特性,本文建立了样机电磁场和结构场多物理场强耦合电磁振动噪声有限元模型,如图9所示。
面对同志们的误解,甚至白眼,萧楚女既要忍让,适当辩解,还要继续工作,推动重庆地方团的改组。在萧楚女的推动下,重庆地方团改选了领导,年轻的罗世文担任书记。
对于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改革,为了提高中央银行业务的内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监管与服务成本,应坚持金融调控,金融服务与金融监管的统一。为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要进一步强化,加强对金融业务的监管以及法规的实行,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商业银行应严格贯彻落实央行制定的金融监管规定,遵守职业道德,维护金融秩序。在出台货币政策时,我国央行并没有独立的发言权,中国人民银行应该更加的开放、灵活。在风险管理方面,建立新型的监管模式,为央行的监管塑造良好的环境。总而言之,我国需要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避免地方政府的干预,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
虽然团中央及时回复,明确“潘吕缔约事件”与重庆地方团无关,告知萧楚女是重庆地区特派员身份。但杨闇公仍耿耿于怀,“中局竟任他为特派员了,今后吾人更非留意不可”。当重庆地方团改选后,团中央来信要求唐伯焜不要再干预重庆地方团工作时,杨闇公更认为“楚女的手段太凶了啊”。
1925年1月,重庆地方团进一步改选,杨闇公以公认的才干被选为代理书记。重庆地方团终于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萧楚女格言,以蜡烛自喻
默契配合,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按常理说来,一个地方既有中央特派员,又有地方领导人,而这两人又心生间隙,那么这个地方的工作多半难以顺利开展。事实恰恰相反,自从改选以来,重庆地方团工作发生了根本变化。领导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一波高似一波,加入地方团的人不断增加,工作成效在西南地区可谓出类拔萃。
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动机方面,李朝晖(2011)对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动机进行分析,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的政策性建议。李萌(2016)在对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现状进行回顾后,指出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动机在于引导产业投资发展。张蕾等(2011)则将政府引导基金看作是传统补贴政策的替代模式,认为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有利于降低政府的直接负担,有利于防范传统补贴中的“寻租”问题。
这一结果与萧楚女、杨闇公二人处理矛盾的办法密切相关。萧楚女受命整顿重庆地方团,不是闲着没事找茬,更不是唐伯焜说的“争权”,而是为了推动工作。他到重庆后,始终团结大多数,把斗争聚焦在不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的唐伯焜等个别人身上,强调改选重庆地方团领导人,大力推动重庆地方团走出“研究小团体”的圈子,在领导国民会议运动、声援五卅运动等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大放异彩。他以蜡烛自喻,“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最终赢得重庆地方团上下的理解和尊重。
杨闇公则倡导奋斗,自励“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面对工作与生活的种种负面情形,他虽内心苦痛,却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处理,“要求快乐,只有奋斗和自己创造”。正因为杨闇公有如此胸怀,才能在屡次质疑萧楚女动机的情形下,始终强调团结。对于萧楚女推动的工作,他不分畛域,全力以赴。如在反对“德阳丸”案的反日斗争中,萧楚女在《新蜀报》开辟专栏,揭露真相,发表述评,严斥日本领事的蛮横要求,呼吁重庆当局维护国家主权;杨闇公则克服内心对萧楚女的不满,组织重庆地方团员们在学生、民众中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两人相互响应,配合默契,共同领导反日斗争取得胜利。
共同奋斗是最好的黏合剂。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萧楚女、杨闇公逐步加深了解,两人以团结化解矛盾,以奋斗消解分歧。1925年春,萧楚女被勒令限期离境。他走后,杨闇公给团中央的信中屡屡感叹萧楚女的离开对工作的不利影响,其思念之情、信任之意萦于纸上。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