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明德幼儿园 张秀芝
摘要:如今学前教育不断深化改革,越来越要求教师全面发展,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园本研修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通过有效的园本研修,教师可以从中获得许多专业经验,从而以此助推儿童发展。本文以如何有效促进园本研修为切入点,分析园本研修现状,提出促进园本研修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成长;园本研修;有效策略
一、引题——走进园本研修
仔细分析园本教研情况,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源,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在研修过程中指向性发生偏差,即重视教研当场的质量,而轻教研之后的行为落实。近几年,我园在“大教研引领?小教研跟进”以及“教师分层研讨”的网状化教研模式引领下,进行了运动大区域的研修,我们倡导要让教师“享受教研的快乐”,让教研活动回归到实践研究的本质上,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将经验、理念转化为实践性智慧。但是在研修中,如何聚焦游戏现场出现的问题,帮助教师落实行为跟进,真正改善教师指导运动游戏的行为?如何解决大小教研环环相扣策略在园本教研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挖掘其最大优势效能,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是需要探索和深思的问题。为此,我们尝试以大班组运动大区域“小小消防员”为例,以“观察体验?行动跟进”为两大路径开展基于“田野分析”促进园本研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二、有效园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策略
(一)策略一:亲历体验,发现问题——让老师“看见”孩子
体验式教研,通过切身的感受能使教师更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进而去反思和调整,从自我思考到自我发现,也进而发现孩子,“看见”孩子,获得更为有益的实践经验。
【案例】一次“针对各区域动作发展”的体验式教研实录
(1)孩子们会喜欢吗?
A 老师:我负责搭建训练营地,并练习从上往下跳的动作,刚才我在体验中发现,四角竹梯太直,不利于这个动作的发展,可能更适合翻越。
T老师:我刚才穿上消防装备去营救小动物,可是雨披、水枪反而妨碍我钻爬,在环节设置上是不是要重新考虑一下?
B老师:我去运水了,但是油桶一样大小,对于体能相对较弱的孩子不一定提得动,是不是可以有大小不同的油桶,或者是油桶上有能力差异的体现,如做上标记。
(2)我们可以怎么做?
场地重构前的动作发展指向重构后的动作发展指向
小山坡小山坡错综复杂的树木,凹凸不平的山路,适合“营救小动物”发展钻、爬等动作增加在荡桥上平稳行走的动作
大操场大操场宽敞、平整以及天然的草地适合“搭建训练营地”,发展从上往下跳的动作搭建训练营地,将从上往下调整为翻越
小鱼池小鱼池天然的水源适合消防员“救火”,促进大肌肉动作的发展等悬空吊起的动作运水、射击,负重行走有层次性,同时增
反思:在与自己预设的游戏场景、游戏材料间的互动后,教师积累了丰富的亲身经历,所以在体验过后需要总结时,大家的目的性就变得很清晰了,同时体验式教研也改变了教研氛围,让教师们觉得教研可以这么有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策略二:影像回放,行动跟进——让老师“助推”孩子游戏
利用视频材料的影像回放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重温孩子们的游戏现场,对于那些转瞬即逝的、突然生成的事件进行充分的讨论展开,思考师幼互动的适宜性问题,趁热打铁以小组互助形式行动跟进,进行调整。
研析流程:
影像回放→问题聚焦→互动研析→行动跟进
【案例】行动跟进:“针对材料投放适宜性”的教研组研讨实录
(1)第一次行动跟进——问题聚焦
分享交流环节,孩子们提出:“老师,这个绳梯晃来晃去,我很难爬上去!”
“我救了好多小动物,太容易了!”
“我今天是用木梯救的,木梯又高又重,架在小山坡上很不稳!”……
于是,我们通过影像回放,研讨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问题聚焦分析诊断解决策略
问题1:为什么幼儿经过一次探索之后,便不感兴趣了呢?材料投放不能循环利用,同时不够具有挑战性1.在大型玩具上新增许多布条,封锁住“火场”的各个出口,激发自我挑战的兴趣。
2.在四角竹梯上做上记号,鼓励幼儿挑战不同的高度。
问题2:小山坡材料丰富,为什么却不利于幼儿动作的发展?小山坡投放的材料太杂;小鱼池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1.小树林:去掉四角竹梯、彩虹伞;将绳梯放在小木屋处固定;新投放羊角球固定成“沼泽地”用于翻越。
2.小鱼池:去掉独轮车,增加滑板车、轮胎车,调整运水工具。
问题3:孩子们随意摆放救出来的小动物,该怎么办?缺少相应的材料提供增设救护基地,投放担架、听诊器等医疗设备。
(2)第二次行动跟进——互动研析
材料调整后,我们再次走进现场,发现孩子们出现了自主用沙袋、轮胎搭建“救护站”的游戏行为,可是负责的老师却精心准备了许多建构技能的示意图,教孩子怎么围合,怎么垒高?孩子们在老师的“用心”帮助下,顺利的搭建成功。
于是,我们再次通过视频回放,讨论:这个是游戏还是教学活动?并请老师们进一步思考:“我们该如何支持孩子们在“小小消防员”中生成的游戏小主题?
Z老师:对于孩子自发生成的游戏小主题,我觉得教师更多的应该给予支持,包括材料的支持、语言的支持等。
D老师:这是教师导演的“假”游戏,我们是不是可以请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和孩子们一起寻找资料,了解医疗队可以做些什么?需要哪些材料?给孩子提供一些“隐性”的支撑。
W老师:我觉得可以在交流分享环节的时候和孩子们聊一聊,也可以给孩子们看一看相关视频资料,帮助他们积累经验。
三、实施园本研修的感悟
我们始终贯穿着“关注幼儿”的目的,关注幼儿游戏中的具体表现,尝试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在幼儿的运动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将教师引导的活动与幼儿自选、自发的活动相结合,努力寻求一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运动需求的一种适宜的、快乐的平衡。后续我们还会根据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在游戏中的愿望,及时跟进,适时反馈,不断调整,从而使孩子们在体验运动大区域的快乐,促进运动能力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对运动大区域设计实施的能力,提高,提高园本研修的实效性。
论文作者:张秀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孩子们论文; 教师论文; 幼儿论文; 动作论文; 老师论文; 材料论文; 游戏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