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卫生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来我院就诊的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选取年份均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28例患者为1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方式,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器官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少,各项差异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效果较为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置管灌洗引流;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076-02
我院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为进一步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对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研究整个过程进行如下分析和报道。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来我院就诊的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选取年份均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28例患者为1组,其中对照组包括16例男性患者和12例女性患者,最高年龄者为65岁,最小年龄者为46岁,中位年龄为(57.85±3.86)岁;实验组包括15例男性患者和13例女性患者,最高年龄者为66岁,最小年龄者为45岁,中位年龄为(58.49±3.75)岁,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资料中的一般信息,结果显示P>0.05,可见差异对比并不显著,此研究中两组研究结果中的数据有较强的可比性,参考价值较高。
1.2 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患者为右侧卧位体位,将一个斜形切口做于患者左侧肋缘,长度约为25~30cm,腹壁各层逐层的分离,入腹腔后,将腹腔积液立即吸净,并对腹腔进行冲洗,将胰腺暴露出来,清除胰坏死组织或松解胰包膜,并进行多管引流[1]。
1.2.2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的治疗方法为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取患者的平卧位,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将气腹针置于患者脐上0.5~1.0cm处,将人工气腹建立起来,设置16~17mmHg气腹压,在剑突下3~4cm位置处为主操作孔,左、右锁骨中线肋缘下3cm为2个辅助操作孔,仔细吸尽盆腔及腹腔积液,冲洗采用0.9%氯化钠溶液,液体清亮为止。患者的胃向上牵拉,横结肠向下牵拉,将胃结肠韧带显露出来。将胰腺和小网膜囊充分显露出来,应用超声刀或者电刀,沿着胃大弯将胃结肠韧带进行逐一断离,从无血管区向小网膜囊进入。囊内积液吸尽后,应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反复冲洗[2]。当发现胰腺肿胀较为显著,同时有组织坏死或感染的情况,要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同时再应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反复冲洗,将腹腔内液体吸尽之后,将硅胶引流管放置在双侧结肠旁沟、膈下级小网膜囊位置处,左、右下腹将其引出,固定好,对切口进行缝合[3]。
1.3 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器官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和对比。
1.4 数据分析处理
此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资料及研究结果中的数据的处理方法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整合,研究结果中的各项数据均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验证方式为t验证,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值进行衡量,小于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而大于表示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情况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对比均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如下表1。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作为一种病情较为凶险的疾病,一般为急性胰腺炎,同时存在脓肿、胰腺坏死或脏器功能障碍等,在其术后很可能产生多种并发症,同时容易发生感染,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必须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提升治疗效果,其中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其优势为对腹腔渗出胰酶进行早期稀释,可胰酶吸收减少,同时可将炎症因子浓度减少,对脏器损伤及炎症介质进行控制,因此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4]。从本研究结果中显示:采用此种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术后拔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器官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治疗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效果较为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志磊.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1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1):151-152.
[2]邓明燕.微创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08(6):187-188,190.
[3]张大明.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全身炎症反应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8):1814-1816.
[4]孙兴,方兆山,陶海粟等.腹腔镜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87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6):903-907.
论文作者:张志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腹腔论文; 实验组论文; 胰腺炎论文; 患者论文; 时间论文; 重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