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面植皮治疗骨外露临床观察分析论文_白燚

骨面植皮治疗骨外露临床观察分析论文_白燚

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医院 157400

【摘 要】目的:通过对36例骨外露患者的临床治疗的观察,分析使用骨面植皮的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总结更有效的治疗骨外露这一疾病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该类疾病患者36例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进行骨面植皮,总结其康复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骨面植皮的恢复效果优异,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更有利于骨创面恢复。结论:骨面植皮治疗骨外露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面植皮;骨外露;临床观察

人们从事生产生活活动总是会发生意外,使身体受到伤害,严重的外伤治疗起来总是十分繁琐,并且不容易恢复。下文主要介绍了治疗骨外露的临床观察,使用骨面植皮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呢?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较大面积的骨外露很难治疗,进行植皮手术的成功率也很低,那么骨面植皮是否能解决这一现状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下文具体了解一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皮肤一旦大面积损伤很难复原,软组织缺损致骨外露的修复非常困难,尤其是超长度、大面积骨外露,很难找到合适的皮瓣、肌皮瓣、筋膜瓣修复,以扩张术修复更不可能。为了进行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骨外露患者36例,对其进行骨面植皮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并对治疗手段无异议,本组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5-65岁。骨外露面积3cmx3cm-4cmx30cm。骨外露部位:颅骨19例,内外踝及跟骨8例,上下肢7例,手1例。

1、2方法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所示:创面清洗后将坏死骨质凿除,直至骨面有密集的小出血点,生理盐水冲洗,盐水纱布湿敷。将自体中厚皮片剪成1cmx2cm-1.5cmx3cm大小的邮票皮,直接移植于骨外露创面,间距0.3-0.5cm。局部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多油油纱贴敷,生理盐水纱布团及无菌敷料包扎固定。不易包扎的部位,创面周围缝线,留线打包包扎。术后4d和8d分别于所植邮票皮中心切取0.3 cmx1cm,肉眼及镜下观察。换药时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直到创面愈合。其中13例术中将所余邮票皮于供皮区回植,术后4d取活检,方法同上。活检标本蜡封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

1、3统计学分析

我们采用标准的统计学处理方式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将每项结果的数据及所占百分比均标记出来,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更容易总结临床研究的结果,同时也更方便结果的对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通过对手术结果的统计,骨面植皮治疗方法十分有效,患者康复率较高,具体结果如下所示。移植皮片成活情况:36例中33例植皮全部成活(91.7%);1例因感染皮片部分坏死,行二期植皮修复;1例手电烧伤者植皮50%成活;1例电烧伤致颅骨外露者植皮坏死。植皮片肉眼及组织学观察结果:骨面植皮术后4d,肉眼观察,成活皮片呈浅粉色或粉黄相间,明显增厚,与创基结合较紧密;供皮回植术后4d,皮片呈粉红色或肉红色,未见增厚,与创基结合紧密。骨面植皮术后8d,成活皮片呈粉红色或肉红色,由厚变薄,与创基结合较紧密,皮片皮缘部分愈合;供皮回植术后8d,皮片呈肉红色,与创基紧密结合,皮缘大部分愈合。骨面植皮术后4d,镜下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肿胀,植皮片明显增厚,为4e冰箱存放皮片厚度的3倍以上,有血管再通及新生毛细血管形成,皮片与创基之间有纤维网形成;术后8d成纤维细胞肿胀减轻,皮片与创基之间有毛细血管网形成。供皮回植后4d,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肿胀较骨面植皮轻,厚度约为4e冰箱存放皮片厚度的1.5倍,血管再通及新生毛细血管数量较骨面植皮明显丰富,管径较粗;4e冰箱存放皮片术后4d无任何毛细血管形成,未见红细胞,只见纤维分离及变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研究结果,骨面植皮对骨外露这一疾病的治疗十分有效,其治疗成功率并不低于其他治疗方法。

3、讨论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很多研究中表达的是只有在骨髓创面上植皮才能成活,或小于1cm2的骨外露,植皮后依靠四周皮片桥接成活。从本组病例骨面植皮成活情况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来看,有血运的骨皮质植皮完全可以成活,其成活机理与常规植皮大致相同。在植皮过程中,清创后创基良好的血供是植皮成活的关键,不过骨面较其他组织渗出少,故本术式要求以多油油纱贴敷,并加用含水量较多的生理盐水纱布填塞包扎,旨在保证皮片与骨面良好接触,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使皮片和骨面不致干燥,以保证皮片成活。影响植皮成活的因素主要是创基血运不良和感染。本组中有1例电烧伤,扩创后骨面渗血很少,由于血运不良致植皮失败。故电烧伤者骨外露不推荐采用本术式。其适应证主要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大扁骨、四肢长管状骨、大块松质骨,尤其非重要功能部位的大面积骨外露,以及其他手术方式不能修复的骨外露。术中注意彻底清创,并根据创面感染程度决定术后换药时间。术中局部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促进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增生的作用,有利于毛细血管形成,可促进皮片与创基建立血运联系,提高植皮成活率。综上所述,骨面植皮在治疗骨外露这一疾病方面拥有显著的疗效,值得被推广,以便及时的帮助骨外露患者更快更有效的得到有效的治疗,恢复健康。并且这一治疗方法成功的增大了植皮手术的面积,提高了治疗效率,为植皮手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骨面植皮治疗方法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不断的完善它。

参考文献:

[1]刘沂霖.颅骨骨质创面皮肤移植修复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4.

[2]雷林革,何如祥,马宝,闫宛春,张建磊.双向吸引VSD结合皮瓣移植治疗感染性骨外露[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3,04:40-42+45.

[3]朱邦中,曹东升,丁以春.人工真皮加超薄皮片修复复杂性骨外露创面临床应用[J].安徽医学,2015,12:1488-1491.

论文作者:白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骨面植皮治疗骨外露临床观察分析论文_白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